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轉化潛能生的技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潛能生的轉化在班主任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必要時務必掌握轉化技巧,深入了解其心理特征是轉化的基石;再加上相對應的技巧,潛能生的問題定能迎刃而解。
  【關鍵詞】技巧;心理特征;對癥下藥;新型師生關系
  十多年的教師生涯使我深有體會:班主任工作是一個良心工程,“工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就是潛能生的轉化工作,它是穩定班級、形成良好班風的重要因素。潛能生轉化工作要卓有成效,僅僅依靠簡單的“嚴”和“愛”是不夠的,必須講究工作的技巧性。
  首先要摸清潛能生的心理特征,對癥下藥。一般潛能生都有如下幾種心理特征:1.有自尊心,怕諷刺;2.對同學冷淡,對自己要求不嚴,對集體不關心;3.怕老師,自卑感重,自暴自棄;4.不喜歡集體活動,稍不如意就有抵觸情緒;5.怕家長告狀;6.逆反心理嚴重,愛涉“禁區”。由此,他們便常常自甘于“后”:思想消沉,學習粗糙,好動生事。針對潛能生的這些心理特征,要走進他們的心靈,只有采取學生情感上容易接受的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觸類旁通的效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通過不斷學習、摸索對潛能生的轉化工作總結出如下可謂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以“激勵”為主,做到“三點”“三?!?,把調動潛能生的積極性放在首要位置上
  自尊心是學生上進的力量源泉。在工作中要特別注意保護潛能生的自尊心,以激勵為主,做到“三點”“三?!?。平時,“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表揚;少一點冷眼,多一點熱腸;少一點挖苦,多一點贊賞?!睂λ麄儭俺q雎?,常溝通,常激勵”,充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讓他們保持強烈的上進心。相反,如果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他們就會喪失學習的信心,甚至對教師產生敵對情緒,行為只能是一種消極的服從,最后會發展到厭惡學習,逃避學習。這對調動學生內在的潛能毫無意義,完全違背了教育的宗旨。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教師關心學生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碑斎?,維護學生的自尊,并不等于放任自由,而要以情理相融的方式,疏導的方法,在平等討論,正確引導的基礎上促使學生進步。
  上學期我班轉來一名留級生,該生整天無精打采,悶悶不樂,似乎藏著很重的心事,學習成績毫無進步。我多次找他談心,原來,他害怕同學們知道他是留級生而恥笑他,因此很自卑。了解了他的心態,我首先贊揚他有很強的自尊心,并抓住這一點作為幫助他進步的契機,和他訂了一個“君子協定”:老師保證不將這個秘密告訴任何人,但要求他必須考進全班前30名。從此,他開始振作精神,努力學習。當他成績進步時,我及時在班里表揚,使他自信心大增;當他成績退步時,我幫助他分析原因,常激勵他。一個學期后,他的成績由以前的56名終于進到了28名,他的學習勁頭更足了。至今,我仍保守著這個秘密,他對自己的學習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標。
  二、不計小錯,實行“寬容原則”,強化學生“自我教育”的意識
  潛能生在轉化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反復的現象,如果班主任事無巨細,動輒批評教育,勢必搞得學生惶惶不可終日。時間長了,不僅讓學生感到班主任“羅哩羅嗦”,產生厭煩情緒、抵觸情緒,更讓學生感到一種威壓,對班主任形成一種“依賴”,學生沒有自我改進、提高的機會,久而久之就喪失了自我教育的主動性、能動性。因此,班主任對于潛能生一般非原則性的小錯,可實行“寬容原則”,給學生一個臺階下,點到為止(甚至可以故作“視而不見”)有時班主任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教師的寬容中感到老師對自己的愛護和人格的尊重,從而自我改進,不再重犯。這種“寬容”是一個人“接受教育”(被動)到“自我教育”(主動)的過程,它雖表面上退一步,卻能達到進兩步的效果。
  從另一角度來說,潛能生一犯錯誤就批評教育,這無形中強化了他們的弱點,突出了他們的短處,讓他們更加感到自己是“壞學生”,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所以,在教育潛能生的過程中,寬容和嚴格是相輔相成的,有時還能達到比嚴格更好的效果。
  我班上有一位學生,人很聰明,成績中上等,但十分懶散,拖拉作業的次數總是全班排第一。我多次教育效果并不明顯,于是我改變方法。在班會課上,我請他為全班同學介紹學習經驗,當有學生問他:不交作業而能取得好成績的訣竅時,他羞得滿臉通紅。自此后,他再沒有拖拉作業,學習成績躍入班級前10名。這一轉變,正是學生自教育、自我提高的結果。
  三、注意批評的技巧,對事不對人,少當眾批評,多個別談心
  對潛能生的批評要講究方式方法。一般情況下應少公開點名,多進行個人談心,這樣能保留學生的自尊。班主任要重視個人談心的作用,這是轉化潛能生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談話中注意把握:表揚的話不宜過頭,要有分寸;批評的話不宜過火,要有份量;大道理不宜多說,要講實際;諷刺挖苦的話切不可講,要以誠相待,把對學生的個人談話做到入情、入理、入耳、入心,使改正錯誤成為學生自覺自愿的行為。
  我班還有一位總喜歡穿拖鞋來上課,班干部批評多次都無效,我找來該生私下談心。我只請他說出穿拖鞋上課的好處,并保證如果他說得有理就同意他穿拖鞋上課,結果他啞口無言。我不失時機地說,既然說不出好處,那說明你也知道這種行為是錯的,既然是錯的,又為什么要做呢?果然,這位學生再也沒有穿著拖鞋來上課了。和學生做私下里談心,切不可長篇大論,要簡明且切中要害。
  班主任和學生談話時,要講究語言技巧。學會使用幽默的語言和說“反話”。幽默的語言和“反話”,常常能緩和緊張的氣氛,激發學生的羞恥感。很多班主任看到學生犯了錯誤,常常忍不住怒火,沖口而出一通“教育”,孰不知這種情緒化的“教育”,除了讓學生感到“老師很生氣”以外,對學生實在沒有多大的作用。因此,在這種時刻,班主任一定要冷靜,話有百說,看采用哪一種說法效果最好,最能讓學生感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愛護,心服口服的聽從教誨。譬如,一般不要對學生:“你不行”,而說:“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苯逃龑W生不要隨地扔垃圾,你可以說:“我們不想在垃圾堆里上課?!?   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性
  人們常常會這樣認為,一個好的班主任就應該處處盡力盡為,以身作則,甚至事事為學生包辦。其實,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依賴性強,毫無主見,而且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長遠的人才觀來說,這種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一個學生從小學起就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心理逐漸成熟起來,會逐漸要求獨立自主,不希望別人過多地干預其學習、生活。青少年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決定了班主任工作中,必須以學生為主,要相信他們,尊重他們。尤其是對待潛能生,班主任要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位子上,相互結成同志式的、團結協作的關系。不要一味在學生面前逞強,讓學生感到老師也是“人”而不是“神”,也有自己的憂慮和困難。有時,班主任甚至可以故意表現出自己的“不知所措”,讓學生感到老師也需要幫助,從而激發學生責任感、主人翁意識,他們自然會為老師分憂解愁,并從中獲得很大的快樂。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很好的鍛煉潛能生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掘他們自身的內在潛能,同時也使班主任和潛能生之間建立起一種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信賴關系,強化了學生的自我意識,成人意識,對他們早日成熟起來幫助很大。
  有一名學生,對學習毫無興趣,每天遲到、曠課,到處生事,紀律約束對他絲毫不起作用。我多次和他談心,發現他愛好籃球,還有一手漂亮的字,我便派他組建班級籃球隊和宣傳小組,一切由他全權負責。我還時常向他“請教”一些有關的問題。他的積極性高漲,工作十分賣勁。在?;@球賽和技巧周活動中,他為班級爭得了榮譽。他的書法、繪畫、手抄報等作品還分別榮獲了二、三等獎。這一切讓他找到自身的價值,他開始主動補習功課,不再遲到、曠課,成績逐漸提了上來。當別人問到他怎么變了時,他說:“是老師看得起我?!?
  講技巧、講技巧的轉化潛能生方法,尤如“好雨知時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它會在潛移默化中滲入學生的心田,學生“親其師”自然“信其道”。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注意講究轉化潛能生工作的技巧性,不僅轉化潛能生卓有成效,而且班級管理也是得心應手,極大地調動了全班同學的積極性,無論是學習還是開展活動他們都是名列前茅,班級連年被評為“先進班集體”。
  參考文獻:
  [1]鄭金洲.教育通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黃濟,王策三.現代教育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丁鋼.我們如何做教育敘事?——寫給教師們[N].中國教育報,2004.
  [4]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漓江出版社,199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0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