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雅稱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醫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是在19世紀之后才出現的。在西方醫學技術進入中國前,中醫有著種種內涵豐富而又獨特的稱謂。下面為大家簡要介紹幾種。
一、岐黃
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有一個叫作岐伯的大臣,精通醫術。相傳他經常和黃帝一起探討醫學,并用問答的形式編纂成了《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因此,古代的人們稱中醫為“岐黃”或者“岐黃之術”。
二、醫中圣手
在我國古代,“圣”是對那些無所不通的人的尊稱;手,則指專門做某種事情的人。人們將那些醫術精湛的醫生稱為“醫中圣手”。
三、扁鵲盧醫
扁鵲是我國戰國時期的神醫,曾治好過趙國太子的疾病。司馬遷《史記》中說,他本名叫秦越人;而《列子》中則說,他姓盧,被人稱為“神醫”,因此,當時的人們稱呼那些醫術高超的人為“扁鵲盧醫”。
四、懸壺
據班固《后漢書·費長房傳》記載,有一個老頭,醫術高超,在集市上賣藥的時候,常常懸掛一個壺在市頭。古代醫藥不分家,就把“懸壺”作為行醫的代稱。
五、杏林
董奉生活在三國時期,和醫圣張仲景、名醫華佗并稱為“建安三神醫”。董奉醫術高明,而且道德高尚,給人看病從不收禮,只要求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樹作為紀念。患病較重的人種5棵,輕的種1棵。幾年之后,他家房前的杏樹蔚然成林,果實累累。董奉建起了一個倉庫,告訴周圍的人,想要吃杏子的,不用付錢,拿谷子來換就可以。等到谷子堆滿倉庫,他又拿去救濟貧民。為了感謝他的醫德,人們給他送了好多牌匾,上面寫著“杏林”“醫林”“譽滿杏林”“杏林春暖”等贊譽的詞。后來,這些贊譽的詞就成為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雅稱。
六、再世華佗
名醫華佗在一次采藥途中看到有人出殯,發現棺材縫里流出來的血并不像死人的血,就上前救治,終于救活棺材里未死的產婦,被人們譽為神醫。華佗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后來的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將那些醫術高明的醫生稱為“再世華佗”。
七、蒼生大醫
藥王孫思邈醫術高超,心系病人,在《千金方》中說:一個醫生,有病人前來求救,不管他貧富貴賤,也不問是自己的朋友還是仇人,更不在乎他是聰明還是愚笨,都同等看待,一心一意看病,才能成為蒼生大醫。后來,人們就將那些醫德高尚的醫生尊稱為“蒼生大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9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