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不同學齡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技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教育與中學和高中有明顯的不同,具體表現在學生的年齡、學習的周期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等方面,小學階段的教育時長比中學和高中都多出一倍,教學難度也相對比較大,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學生的心理特點也不一樣,就給教師的教學增加了很多的難度。小學階段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項學科,只有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和成長。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學齡段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去更好的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不同學齡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巧?!娟P鍵詞】不同學齡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巧【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77-01引言在新的教育形勢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也就是指在教學中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看,由于學生的學齡和學習能力不同,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不同學齡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以及自身的學習能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對于不同學齡段的學生,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也要講究一定的技巧,要結合不同學生的發展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從而促進小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展。一、不同學齡段的劃分以及學生的特點分析小學教育主要分為六個年級,根據這六個年級又分出了三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即低年級階段、中年級階段以及高年級階段,低年級階段主要就是指一至二年級的學生,中年級的學生指的是三到四年級的學生,高年級則指五到六年級的學生,這三個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年齡還是學習能力以及學習需求方面都有明顯的不同,但是其年齡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因此心理方面也有很多的共同點。低年級的學生,入學時間比較短,年齡也相對來說更小,在學習方面學習的是最基礎的知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對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沒有適應;中年級的學生,與低年級的學生相比,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心理方面也趨于更成熟的發展;高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大,心理也日益成熟,有很強的求知欲,也有了更多的學習需求,但是即將面臨升學,因此他們心理也有很大的學習壓力。二、不同學齡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技巧1.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技巧。低年級主要是指1-2年級,在這一階段里,由于學生剛剛從幼兒園或幼兒班轉入,好多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也主要是從學習習慣上入手,讓其逐步的接觸新的知識。在課程教學上,由于有的同學可能在幼兒園或幼兒班學過拼音,有的則可能沒有系統的學過,還有可能有的學過也早就忘了,所以,在拼音教學上,一年級老師要下大力氣。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在課堂上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老師主要以增加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為主。其次,低年級學生尚未適應小學課堂教學模式,這就需要語文老師采用一些技巧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比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中,進行角色扮演,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通過自身的參與加強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最后,因為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較差,但其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模仿來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此同時,還要把課堂氣氛調動起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2.中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技巧。中年級主要是指3-4年級,在這一學齡段里,學生們由于有了低年級的基礎,所以學起知識來,相對比較容易,但從年齡上來講,畢竟還是比較小,所以,還是不能大踏步的進行課堂教學,還是要循序漸進的。由于中年級學生大多已經適應了小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此期間,主要是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首先文老師可以采取情景教學,創造教材中情景氛圍,然后引導學生對課文思想進行感悟和思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盧溝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相關視頻,再現課文中的情景氛圍,加強學生對文章中思想感情的理解。然后語文老師設置合理的問題,比如學習《盧溝橋》之后,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在當時的情景中,會有什么言行和看法,并說出原因,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后課堂知識延伸,在《盧溝橋》的教學中,語文老師可以講述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歷史知識,使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內容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3.高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技巧。高年級是指5-6年級。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信息變多、變雜,學生進入青春期時間相對提前,5-6年級可稱為青春期早期。這一階段學生經過前階段的學校生活,團隊意識、道德觀念、道德行為逐漸發展起來,自我意識也有所發展但受情境影響較大,常用批判眼光看待事物,有時對他人的幫助干涉感到抗拒,情緒把握能力增強,果斷性、堅持性、自制性有所發展但并不明顯。與此同時,記憶力增強,保持有意注意的時間增加、注意的深度、廣度增加,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在整個小學階段達到頂峰。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利用好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學生收獲更多。高年級學生一般在十一歲和十二歲左右,其心理逐漸成熟,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基于此特點,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要強調學生的主導性,營造一個活躍自由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兩小兒辯日》的課程教學中,理解了文章涵義之后,可以讓學生就文中的辯論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并對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說出自己的疑惑。另一方面,在課堂上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例如在《魯濱遜造船》的教學中,老師讓學生課后根據課文內容,小組相互合作使用簡單的模型制作一只小船,既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健康成長和進步。三、結語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特點,根據當前不同的學生的特點,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為初中的學習打好基礎。參考文獻[1]張艷.不同學齡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技巧探討[J].教育科學引文版:00197-00198.[2]關鳳.淺談不同學齡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技巧[J].生物技術世界,2016(2):242-243.[3]張惠燕.不同學齡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技巧[J].都市家教月刊,2017(6):178-1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4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