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正處在一個全球化發展的社會,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創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已成為目前教育界研究的一大課題,而要想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效率,創新教育模式是必經之路。因此,對新課程環境下的實用型課堂教育模式的構建進行研究?!娟P鍵詞】新課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創新;重要性;方法對策【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32-01目前,我國對無論哪一階段的教育教學都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方案和標準,在這一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也需要進行一系列改良,徹底解決應試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學習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提升其實際操作能力。本文將著眼于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模式的創新,旨在改良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切實打造實用性課堂。一、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教育的必要性1.優化教學內容,保證小學信息技術的教育質量。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模式中,大多數老師更多注重理論知識的考查,忽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創新改革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模式,一方面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或進行音頻、視頻等形式的教學等方式,使教學內容變得豐富有趣,有效進行課外知識延伸,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開闊其眼界;另一方面可以使授課內容生動且直觀,優化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知識理解程度,從而保障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教育質量。2.優化教學過程,保證信息技術教學的趣味性。創新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模式不僅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同時也能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尤其是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的學習已不再拘泥于課堂,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學習。創新信息技術教育可以使教學過程變得輕松有趣,提高學生注意力。將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糅合在學生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學過程得到有效優化,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3.優化教學結果,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般。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而言,一個好的開始,會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課堂導入,是教師創新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在以往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么不懂得如何進行課堂導入,要么是直接不進行課堂導入。直切主題式的教學模式,往往會讓學生轉不過彎來,最終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善用課堂導入,那就會使自己的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在執教小學信息技術的過程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學生對計算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理。為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設計出了很多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語言,或者是通過一些現代化的導入手段,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筆者在引導學生學習文字編輯的相關內容時,很多學生都會覺得比較枯燥和乏味,認為文字的編輯不過是打打字而已。為了激發學生文字變編輯的興趣,筆者在課堂伊始,就通過一個視頻短片的播放,讓學生了解文字編輯的基礎性和重要性,讓學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同時,在文字編輯的過程中,筆者通過一些有趣的小競賽活動,如“看誰打得又對又快”等,激發學生文字編輯的熱情。創新信息技術教學最直觀的就是大大改善了在傳統教育模式下信息技術課堂氣氛緊張壓抑,課堂內容千篇一律,學生心不在焉等各種問題。創新信息技術教育給課堂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與此同時,創新信息技術教學還向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既要保證教學質量還要保障教學的趣味性。不斷創新的教育教學模式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新一輪的提高,進一步使教學結果得到顯著優化。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教育的方法對策1.在教學中增加動態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當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可以在教學中增加動態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導入時,就可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符合教學內容情境的圖片或動畫。在學習文字編輯時,學生容易持一種“文字編輯就是打字而已”的錯誤觀念。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播放相關視頻,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到文字編輯的重要意義,還可以通過打字比賽,為課堂注入活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2.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加強課堂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創新時,教師應該注重實踐教育,真正把培養學生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的。例如:在進行文字編輯學習時,不能一味地讓學生練習打字,而應該加強學生練習的目的性,如讓學生給老師、家長寫一封信,既鍛煉了學生的打字速度,也培養了學生的文字編輯能力,通過這種教育方式的創新,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的學習中感受到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自主應用知識的意識,做到學以致用,形成長久學習的動力。3.改革教學模式,傳統教學與創新教學方式合理融合。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創新過程中,一方面,教師應大膽創新,改革教學模式,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老師也可以多提問,多引導學生思考,設置較為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并以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解決,加強學生自主思考意識和相互合作意識。另一方面,在打破陳舊的教育傳統模式,改善課堂氛圍時,也要注意尺度的把握,教師不能為了節約時間,完全摒棄傳統教學方式,全部通過視頻或文字的方式講解,而不對基礎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的解釋以幫助學生理解,只通過PPT的簡單放映,就認為完成了教學任務,而應注重傳統教學與創新教學方式的合理融合。信息技術教育是學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在科技發展日益更新的今天,學生將來無論從事哪種工作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因此,本文通過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教育的必要性和實現創新教育的方法對策兩方面進行了分析,進一步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教育進行探討,旨在優化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為我國培養優秀人才提供有效保障。參考文獻[1]郭秀霞.淺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32).[2]鄭麗霞.新課標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4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