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絡教育資源平臺的教研活動實踐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網絡教育資源平臺的發展,其及時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教師依托網絡教育資源平臺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基于平臺交流互動,讓教研更加靈活高效,不受地域和空間的限制,得到更多老師的青睞。
【關鍵詞】網絡教研;網絡資源平臺;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0-0054-01
基于網絡教育資源平臺的教研活動作為一種緊跟時代步伐的教研新模式,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師理念提升和專業成長。
1 網絡教研活動的優勢
1.1 依托平臺促交流
教師通過各級教育資源平臺參與網絡教研,可以不受地點、時間的制約,不必為調課而煩心,提高了教研頻率,豐富了教研資源,提升了教研熱情,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1.2 在線教研顯智慧
受種種條件限制,教師一般很難與專家面對面交流,不能及時參與優秀教師的經驗分享,而基于網絡教育資源平臺的教研活動,教師點點鼠標就能聆聽專家的報告講座,敲敲鍵盤就可以觀看優秀的公開課視頻,還可以留言、發表評論,與專家、教師及時溝通交流[1]。
1.3 互動空間助反思
教師的成長常常伴隨著教育教學反思,讓反思“論壇化”,除了教師自身能及時總結得與失,消除弊端,得教益,更能借助平臺強大的分享功能,傳播經驗,借鑒提高,彼此成長。
2 基于網絡教育資源平臺的教研活動實踐
2.1 加強平臺搭建,豐富網絡教研資源
網絡教研的基礎是教研平臺的搭建。學校應積極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利用信息化的平臺,更新網絡設備,建立電子備課室,校園網開辟“教研互動空間”等,為網絡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基礎[2]。
2.2 利用多種形式,發揮網絡教研優勢
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教研,依托微信互動空間、教研互動空間,開設課堂反思、課例交流、他山之石、教育沙龍等欄目,為教師提供交流分享的平臺;扎實開展網絡集體備課,進行網上專題討論、典型課例研討、問題分享交流、教育教學評價等活動,匯集智慧,共享經驗。為教師的專業成長鋪路搭橋,以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促進網絡教研的可持續發展。
2.3 更新教研觀念,投身開展網絡教研
引導教師用前瞻、發展的眼光看待網絡教研,充分認識到網絡教研的優勢及其對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進行網絡技術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引導教師主動更新教研理念,積極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利用網絡教育敘事方式記錄下教學感悟、教育心得,反思教學實踐,促進教師自身進步和專業
成長。
2.4 利用省市平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借助安徽省基礎教育平臺和合肥市云平臺,可以開展錄播評課、集體備課,組織或參與省、市、區級教研主題研討,在網絡平臺的支持下,專家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能夠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平等地互動交流,廣大教師能及時得到專家的回應與引領,提高專業化水平[3]。
2.5 構建網絡教研團隊,提高教研的深度
網絡教研需要構建一個“終身型”“反思型”“互助型”的團隊。教師結合自身情況,反思分享,交流互動,共同進步,不斷提升教研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專業化成長。
開展基于網絡教育資源平臺的教研,能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成長,積極加強網絡平臺建設,開展扎實有效的網絡教研活動,充分發揮網絡教研的優勢,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參考文獻】
[1]徐偉,姜國輝,李春生,等.應用網絡教學系統輔助傳統教學若干問題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1(34).
[2]李斌,李緋,梁朝暉.網絡教學平臺中教師交流機制的設計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9(11).
[3]周丹晨.面向網絡化制造的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構建原理與實施技術研究[D].四川大學,2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