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展開放之姿樹進取之心育厚德之人建和諧校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校長對一所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校長辦學思想決定了一所學校發展的全部。沒有辦學思想的引領,學校就成了無頭蒼蠅,找不到發展方向。
  2007年,我被臺山市教育局任命為華僑中學校長,時年33歲。歷史厚重的學校和各種紛繁復雜教育理念的影響和沖擊,要求我必須腳踏實地參與到學校發展管理中,在實踐中陶冶真知,努力探尋自身特色的科學辦學之道。
  一、內涵解讀
  “展開放之姿,樹進取之心,育厚德之人,建和諧校園”的辦學思想提煉為四個詞:開放、進取、厚德、和諧。其中開放、進取是育人態度和過程;厚德、和諧是育人的目標。
  1.開放:虛心學習先進文化、知識、技能的態度,是對現在不滿力求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是與時俱進“臺山人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開放不僅是思想上的開放,更蘊含著創新思維、勇于求變求新、勇于追求卓越。
  2.進?。合蛏?、立志有所作為的精神狀態,是中華民族奮發圖強、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進取是僑中百十年自強不息的文化傳承,更是歷代僑中人精神的思想核心。
  3.厚德:是人才培養的核心素質,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4.和諧: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教育的追求。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建立“和諧社會”的目標。學校的辦學理念就是這些理論的具體應用,努力追求學生自身發展的和諧,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師師之間的人際和諧,人的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實現學生、教師、學校、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 思想緣起
 ?。ㄒ唬┑赜蛱攸c
  臺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南臨南海,有“全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臺山”之美譽。作為“全國第一僑鄉”,230萬海內外臺山人有130多萬旅居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洋文化塑造了臺山市“開放”的精神。
 ?。ǘW校環境
  臺山市華僑中學前身為臺山女師,始創于1908年,學校曾三度遷址,數度易名,先后經歷臺山女師、臺山僑中兩個階段。1930年,陳婉華女士接任校長,鑒于接任后的校舍殘缺不堪,不敷應用。陳校長決心籌建新校舍,于是兩度漂洋過海,遠赴南洋、香港、美洲,發動邑里鄉賢捐資建校,書寫了一段艱苦創業、積極進取的佳話。陳校長投身教育、埋頭翰墨,鞠躬盡瘁的形象,只是學校歷任校長的一個縮影。臺山僑中百十年歷經無數坎坷和磨難,正是這些坎坷和磨難,形成了“開放、進取”的辦學理念。
 ?。ㄈr代要求
  “厚德”既有歷史傳統,又有時代特點。今天看來,“厚德”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日常道德修養,二是高遠博的大胸懷。
  三、體系構建
  四、辦學實踐
 ?。ㄒ唬﹫猿珠_放辦學,打造優質教育
  現代學校治理的核心思想應是開放,開放辦學才能讓學校充滿生機,提升核心競爭力。
  1.加強合作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在臺山市政府、香港臺山商會的大力支持下,學校與香港黃棣珊紀念中學結為“姊妹”學校。每年按計劃開展師生互訪活動,加強粵港兩地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學校教育水平。舉辦教學開放周活動,安排我校骨干教師以及兄弟學校教師300多人次參加同課異構、聽評課活動,促進了學校教研的開展,收到良好效果。
  2.加強教師培訓,打造名師隊伍。
  名師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學校品牌的要素之一。學校通過請進名師、外派學習、青藍工程一系列措施,加快打造“名師工程”,鍛煉和培養出一大批教學骨干和優秀教師?!罢堖M來,走出去”,每年邀請華師附中等知名教師來校講課,派出校長、主任、科組長、骨干教師等外出培訓,擴大視野,提高理論水平。啟動青藍工程:通過師徒結對形成,在“傳、幫、帶”的濃濃而開放教學氣氛中,師徒相互聽課、夯實基本功,敞開胸懷,毫無保留,共同探討現代教學模式。
  3.堅持課程開放,積極落實課改。
  堅持課程開放,開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通過課程設置擴大知識領域,培養和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學校借助新課改契機,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倡導各科組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如語文的“分課型閱讀教學”,數學的“6+1”教學法、政治的“導學案”、歷史科組的“討論式教學”,生物、地理科組的“實景式教學”等深受學生歡迎。
  多元課程體系的構建,使學校的課程設置具有了多樣性和選擇性的特點,較好地滿足了學生自主選擇和個性發展的需求,擴大了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
  4.靈活利用資金,改善辦學環境。
  作為僑校,我校的建校、復校與興校都得到廣大華僑、海外校友和由校友組建的董事會、校友會的慷慨捐助,尤其是旅港鄉親李伯榮先生、陳中偉家族捐資近2000萬港元支持學校的大發展,學校的硬件設施和校園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但是學校的快速發展,必然導致建設資金缺乏,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學校積極變通,一改“等、靠、要”思想,主動想辦法,利用政府融資平臺,解決資金難題,改善硬件實施。
  5.積極爭取政策,打造體育品牌。
  我校屬臺山市二類生源,文化課成績相對薄弱,借助體育示范校的優勢,以開放胸懷,進行體育特長生招生,走體育類高考生培養之路。
  近年來,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體育類高考成績以絕對優勢穩居江門市第一位,實現了“堆頭”“尖頭”雙豐收,成為江門市體育高考的典范。2011以來共有李曉彬等11名學生被北京體育大學錄取,本科上線超100人。2016年,有3人被北京體育大學錄取,打造了體育特色品牌。
 ?。ǘ┌l揚優良傳統,弘揚進取精神
  先進的學校精神建設對于科學發展現代學校日顯戰略價值,直接關乎現代學校的發展方向、發展路徑和發展動力,可謂現代學校和諧發展的必由之路和持續強勁的生命之魂。   1.讓文化促進進取精神。
  僑中百十年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開放、進取、厚德、和諧”的辦學理念,也鑄造出 “積極進取,不甘人后”的僑中人精神,引領僑中人奮勇爭先、樂于奉獻,鑄造了高考連續十年增長。
  2.讓勤奮實現成功夢想。
  學校在師生中,發揚“以勤為先”的精神。領導嚴于律己,勤于管理;教師勤教勤導,以勤為本;學生勤學勤練,勤能補拙。在校園內形成勤管、勤教、勤學的氛圍。
 ?。ㄈ﹫猿值掠秊橄?,培養厚德之人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推進學校德育工作, 構建了由養成、勵志、感恩、心理、法治安全教育組成的富于實效的德育體系。實現德育工作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教學生行為之禮,育未來厚德之人。
  1.養成教育——精于小節,成于大器。
  養成教育是我校的德育傳統,由“他律”到“自律”。學校根據《臺山僑中學生操行量化管理細則》,建立“學生德育管理平臺”,利用信息技術,登記學生基本信息和行為表現,形成一個立體的“學生成長檔案”,從點滴細微之處,彰顯德育的影響,促進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道德品質。
  2.勵志教育 ——志存高遠,積極進取。
  學校堅持理想主義為核心的勵志教育。通過以主題班會為代表的主題課程,以入學軍訓、百日誓師為代表的活動課程相結合,歷練意志,形成志存高遠、積極進取的精神,培養積極向上、充滿陽光、充滿正氣的僑中學生。
  3.感恩教育—— 育人向善,以德立才。
  學校教導學生懂得愛,懂得感恩,懂得責任。抓住清明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國慶節等時間節點,開展演講、班會、征文等形式,引導學生感恩,這讓學生脫離“小我”達到大愛的境界,樹立高尚的品質。
  學校還結合百十年辦學歷程的“僑”字印記和濃厚的僑校文化,學校建設僑情教育基地,在一樓一室,一景一物中,感受愛國僑胞的情牽故里、心系教育的濃情厚誼。
  4.心理健康教育——正視自我,塑造人格。
  學校堅持“面向全體、全員參與、全面滲透、全程進行” 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堅持個體輔導和集體活動相結合,使學生適應高中學習、生活,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
  5.法制安全教育——遵紀守法,熱愛生命。
  開展法律知識普及教育,積極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創造性地把德育課程與德育活動相結合,進行校本化的構建與應用。
  (四)堅持以人為本,營造和諧校園
  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既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學校內部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確立“以師立校” “以生為本”的和諧校園觀。
  1.確立“以師立校”的思想。
  “以師立校”,在教職工的管理方面,更多顧及大家的利益,滿足其合理需要,提供一個公平、客觀、和諧的平臺,促進教師努力實現自身價值。
 ?。?)建立透明的人才選拔制度
  學校建立公正透明的選人用人機制,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競聘中層干部,把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優秀教師充實到學校干部隊伍中,進一步激發教師積極性,優化學校干部隊伍結構,保證學??沙掷m發展。
 ?。?)建立公平的教師評價制度
  學校依照國家和地方制定的法律、法令、條例,結合實際,修訂完善了《臺山市華僑中學制度匯編》,明確學校各項規定和要求,規范教職工日常工作行為,讓每個教職員工的行為都有章可循,建立公正公平的評價考核體制,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
 ?。?)制度管理與情感管理結合
  堅持制度管理為重,制度管理與情感管理結合。在學校管理中體現人文關懷, 把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作為管理的最終目標,關注教師的情感、價值及工作環境,尊重教師的人格,使每一個人都有安全感、快樂感。使學校真正成為教職工溫暖之家,實現感情留人,穩定教師隊伍,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
  2.確定“以生為本”的思想。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學校的管理一定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服務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以學生為本,落實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2)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的主動發展搭建平臺,實施了班干部輪流制、學生自治委員會,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學校管理,鍛煉提升自我。
 ?。?)以學生為本,落實舉辦各種教育活動,如校園歌手大賽、綜合知識競賽、辯論賽、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校園模仿秀等,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鍛煉自己、展示自己、發展自己,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融洽師生關系、同學關系,使學生在和諧中成長、發展。
  學校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堅持多層次的教育目標,以創新教育為龍頭、以各項活動為載體,全面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校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
  僑中百十年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開放、進取、厚德、和諧”的辦學理念??傊?,校長辦學思想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和靈魂,這種精神不僅源于過去悠久的辦學歷史,更屬于未來。
  (責任編輯 李 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9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