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應當凸顯生活教育理念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生活教育思想給我們的歷史教學以新的啟示,我在教學中充分運用生活教育理念設計和組織歷史教學工作:一、聯系時事政治開展歷史教學工作,二、發掘民間資源輔助歷史教學工作,三、自主搜集素材支撐歷史教學工作,四、深入生活調研延伸歷史教學工作。
關鍵詞: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論 歷史教學 學生生活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7-0183-01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是中國近現代教育的開創者。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陶行知便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一是陶行知說“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勞動的生活,就是勞動的教育,是不勞動的生活就是不勞動的教育,是科學的生活,就是科學的教育;是不科學的生活,就是不科學的教育;是藝術的生活,就是藝術的教育,是改造社會的生活,就是改造社會的教育,是不改造社會的生活,就是不改造社會的教育?!倍撬€說:“一切教育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教育與廣闊的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不僅可以獲得充實的內容,而且可以使教育對生活發揮真正偉大的促進作用。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對當今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反思我們以往的歷史教學,只注重歷史知識的傳授,教師總是停留在課本,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角度來設計和展開教學活動,致使歷史課程被認為是最枯燥的學科,學生難以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反而成了學生學習的一種負擔。我在教學中充分運用生活教育理念設計和組織歷史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將結合教學實踐進行簡要分析。
1.聯系時事政治開展歷史教學工作
歷史就是一段漫長的生活,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當代,每一段歷史時期都有其獨特的背景。教師在歷史教學中一定要聯系學生的生活感知,特別是他們普遍關心的時事政治開展歷史教學,達到知古論今、古今對比,以深化理解加強教育。
我在講授美國1787年憲法的時候,我先引入了一則美國新聞:2017年美國國土安全部201 7年2月4日發布聲明稱,根據美國華盛頓州兩區聯邦地方法院法詹姆斯?羅巴特3日作出的裁決,在全美范圍內暫停實施總統特朗普頒布的限制難民等群體入境的行政令。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總統的權力是受美國最高法院制約的。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總統權力為什么會受最高法院的制約,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美國1787年憲法,一起來了解它的精妙之處。
2.發掘民間資源輔助歷史教學工作
歷史教學中的許多內容,在民間生活中還有著千條萬縷的痕跡,引導學生深入生活中,將這些殘存的資源匯聚起來,就能夠拼湊出一幅完整的歷史圖,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例如在講七上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可帶領學生參觀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草鞋山遺址,草鞋山文化遺址是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時期的遺址,遺址分為五個區,文化堆積層厚11米,可分10層,從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到春秋吳越文化,整個序列幾乎跨越太湖地區、乃至長江下游一帶新石器時代,到先秦歷史的全部編年。學生通過參觀,發現歷史就在我們身邊,更好理解書本內容。
3.自主搜集素材支撐歷史教學工作
在《外交事業的發展和國防建設成就》教學中,我指導學生去了解我國外交事業從新中國成立到如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階段,每一階段呈現出什么樣的特點,我國的外交事業取得了哪些輝煌的成就,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以及了解我國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聯系當前軍隊深入改革的目標方向以及預期成效等。這些方面自主搜集的素材有些來源于生活中的渠道,有些來源于網絡、專業書籍等,只要認真搜集,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就能夠充分拓寬知識,有助于加深對歷史學習內容的理解)這樣的學習方式源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學生不再是直接接受歷史知識點,而是通過深入生活拓寬思路,自主搜集資料調查研究,這才取得了歷史學習豐碩的成果。
4.深入生活調研延伸歷史教學工作
初中生己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分析研究能力,如何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進行充分的拓展,特別是延伸到生活中彰顯生活教育理念,培養調查分析能力,這是廣大教師應當深入研究的重要內容。我在教學中重視讓學生深入生活去尋找資料,深入生活去研究世界,深入生活去揭示道理。例如八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一課教學之后,我布置學生進行相應的調查研究,調查的方向是“解放后、改革開放前、現在”二個時間節點,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具體表現在哪些方而,從衣食住行等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這種調查研究既要著眼于本地區不同階段發展的現狀,從經濟數據、圖像資料的對比進行分析,也可以立足于學生的家庭、個體生活,從一滴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芒,較好地體現對歷史發展規律的揭示與認識。通過這樣的分析調查研究,學生從生活中的數據、案例進行梳理總結,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揭示了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等,這樣就充分彰顯了生活教育理念,也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
綜上所述,貫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對當今歷史教學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廣大教師要認真分析、深入研究,將生活教育理念貫穿落實到教學設計與教學組織以及教學拓展的每一個環節,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敏.新課程下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轉變[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