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學理念,將這一教學理念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綜合運用的能力?;诖?,主要從課前準備、課前講授和課后練習三個環節對小學中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中年級;生活化教學;實踐
數學源于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數學知識。因此,在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將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生活化教學來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進步和發展。為此,筆者主要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實現小學中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進行了探討,具體分析如下:
一、小學中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對于小學數學學習同樣適用。小學階段是學生興趣愛好養成的最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內,小學生的興趣廣泛且多變,他們對于任何新鮮事物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而生活化教學的方式正好符合了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其能夠將數學知識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取出來,然后再將這些知識回歸到生活中,進而將書本的知識形象化和生動化,以此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2.新課程改革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并通過親身實踐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變為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進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情感態度的進步和發展。因此,在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將各種生活現象用這種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解釋,并讓學生反過來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具體策略
1.課前導入環節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課前導入環節,結合教學內容運用各種有趣的生活案例作為課堂導入。小學生在對抽象的新知識進行理解時,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學生選取一些與生活實際相貼近且具有趣味性的素材來對新知識進行導入,進而為之后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2]。例如:在對“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的內容進行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這樣一個生活案例:一位母親現在有一塊月餅,但是她有四個孩子,那么要怎么分才公平合理?學生思索一會之后,有的學生說將月餅分為同樣大小的四份就行了。然后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提問:“那么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在數學上叫什么?”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接著教師就可以順其自然地引出分數的概念,進而將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2.課堂授課環節
在課堂授課環節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這一環節的重視,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實際上,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但是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對抽象數學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進而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經驗相結合,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能夠從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找到數學原型,進而將數學知識變成一門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科,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例如:在對“面積”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體會“面積”,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摸一摸數學課本的封面,再摸一摸課桌的桌面,說說哪個面比較大,哪個面比較?。咳缓笤僮寣W生摸一摸自己的課桌面和地板面,比一比它們表面的大小。通過看和摸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進而加深學生對面積這一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3.課后練習環節
課后練習環節主要是幫助學生對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同時也是體現數學應用價值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將課后練習作業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3]。例如:在“條形統計圖”這一課時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課后調查自己所在社區對廢棄電池的處理方式,并將自己調查到的數據利用所學的知識繪制成條形統計圖。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同時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中實現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應當將生活化教學的理念融入課前、課中和課后等各個教學環節中,從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汲取養料,從而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和進步,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戴國雄.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論初中數學教學中生活化的回歸[J].新課程(中學),2014(6):62-63.
[2]王冬俠.生活即教育,玩樂促發展: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思考[J].才智,2017(23):69.
[3]余洪慶.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3(5):22-23.
注: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編號:JCJYB18041728)。
編輯 張佳琪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