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皮黃皮高產優質栽培關鍵技術要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針對廣西欽州地區烏皮黃皮種植技術,從選擇烏皮黃皮種植園址、烏皮黃皮種植、養護與防治3個方面展開分析,闡述提高種植產量與質量的有效建議,有利于推動當地農業種植產業發展,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 烏皮黃皮;土壤管理;廣西欽州
中圖分類號:S666.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21
黃皮是產自亞熱帶地區的長綠果樹,果實中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果膠等,不僅可以生食,還可以制作成蜜餞,得到了人們的青睞。廣西欽州地區種植的烏皮黃皮,也有惠亮土種黃皮之稱,因為果實成熟之后表皮呈現出褐色,所以被廣泛稱作烏皮黃皮。這種果實品種帶有遲熟的特點,除此之外還有果實大、核少的特征,果實味道酸甜,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對于烏皮黃皮的種植,為了提高果實產量,保證種植質量,種植戶在栽培過程中總結了一些關鍵技術,有利于提高當地烏皮黃皮種植經濟效益。
1 選擇烏皮黃皮種植園址
廣西地區年平均氣溫超過20 ℃以上,氣候溫暖、雨水與光照充足,適合烏皮黃皮的種植。另外,在選擇種植園址時,要保證園區附近有充足的水源,土層厚度、肥度、排水性等都要滿足要求,做好選擇砂壤土和丘陵緩坡地進行種植[1]。低洼地、水田也可以作為烏皮黃皮的種植園區,但是如果選擇這兩種土壤,那么地下水位則不能超過80 cm,種植期間起畦,設置排水溝,避免種植后期出現積水問題。
2 烏皮黃皮種植要點
2.1 準備階段
開始種植烏皮黃皮前半年,種植人員需要按照3.5 m×4 m的株行距挖種植穴,長、寬、深均以60 cm為宜,每隔667 m2開挖50個種植穴。種植穴開挖結束的2個月后,需要回填表土,穴底表土回填高度達到總高度的35%,中間部位施基肥,各個種植穴內施80 kg的土雜肥和1 kg的過磷酸鈣。施肥前將其與表土均勻攪拌,當種植人員完成上層表土的回填后,便要進行起種植墩操作,種植墩要超出地面15 cm[2]。
2.2 定植階段
每年的4月前后進行烏皮黃皮定植,將株行距設置為3.5 m×4 m,間隔667 m2種植50株烏皮黃皮。種植過程中將其壓實,并且澆足定根水,樹跟部位要進行覆草操作。結合廣西欽州地區的天氣情況調整澆水次數,只需保證土壤濕潤即可。
2.3 施肥階段
烏皮黃皮種植過程中進行施肥,其中涉及諸多影響因素,例如氣候、土壤等,針對欽州當地實際條件決定施肥時間、用量以及肥料等。在黃皮施肥期間,將氮、磷、鉀純素比例設定為1∶0.5∶0.8,相關數據顯示,1 kg黃皮施肥需要有20 g的純氮、10 g的磷和16 g的鉀。黃皮的株產量為50 kg,那么1年中需要對每株施加2.2 kg尿素、6 kg磷粉、2 kg硫酸鉀,同時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施加1 kg貝灰、100~200 g的硫酸鎂。
烏皮黃皮施肥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施加促梢肥,是在采果后,如此可以快速恢復烏皮黃皮長勢,并達到促生秋梢的目的。通常健康的成年母枝每株復合肥的施加量為0.5 kg、硫酸鎂施加量為50 g,采用開溝施肥的方式,完成施肥后在上方覆蓋土壤。第2階段施加催花壯花肥,當烏皮黃皮出現花蕾時,便可以在每株樹苗下施加10~15 kg雞糞、0.25 kg的復合肥。第3階段施加壯果梢肥,這是在烏皮黃皮果實到達膨大期后,每株復合肥的施加量為0.25 kg。施加貝灰一般是在花蕾期,還需要結合長勢施加鉀肥和鎂肥等。
2.4 樹枝與花枝修剪
烏皮黃皮種植過程中主要有2次修剪,第一次是在采果后,當采果完成后需要馬上修剪結果樹,以保證其后期的長勢;第二次是對結果母枝進行短截修剪,只是留下基部的壯芽,其余全部短截修剪。次年春季開花之前,對所有枯枝、病蟲枝等進行修剪。
2.5 園內土壤管理
2.5.1 松土
種植期間對于不同齡期的果園,每年都需要組織松土。幼齡果園需要多次松土,定期查看園內惡性雜草、間種作物的生長情況決定是否松土[3]。一般夏、秋季節的雨后必須組織松土,避免出現土壤板結現象。如果產生園面板現象,建議結淺松土,深度以l0 cm為宜,使土壤疏松透氣性達到最佳。隨后到小果期,夏、秋季節建議采用生草覆蓋、間種豆類作物的方式達到松土的目的。
2.5.2 客土
當烏皮黃皮進入定植階段已經第2年,種植人員可以在原植穴外圍開挖環狀溝,或者可以在每株之間開挖條狀溝,深度、寬度分別以50 cm、30 cm為宜。在這之后便可以采用分層的方式施加草料、作物莖稈以及石灰,2~3年左右需要在種植園區內深翻改土。如果果園的地下水位比較高,建議冬季在畦面上施加有機肥、雜土肥,施肥結束后在上方覆蓋客土,增加耕作層的厚度,同時也能降低園區內部的地下水位。
3 養護與病蟲害防治
3.1 花芽分化
黃皮結果母枝為秋梢,基于欽州氣候條件,需要促發1次秋梢成為次年的結果母枝。健康成長的烏皮黃皮秋梢長度為15~20 cm,基部直徑為0.4~0.8 cm,帶復葉數量7片左右。烏皮黃皮秋梢在種植期間極容易花芽分化,進入暖冬、雨水季節后,長勢較好,需要在這兩個階段及時做好促花工作。比較常用的方法有控水、控肥兩種,在花芽分化期要減少灌水、施肥的次數,使園區內土壤保持干旱,對于花芽分化十分有益。此外,種植人員也可以通過松土斷根、環割的方式達到花芽分化的目的[4]。
3.2 保花保果處理
?;ū9容^有效的方法是加大栽培期間肥水的管理力度,以此來促進烏皮黃皮樹木健康生長,并達到壯花保果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采取短截花穗的方式,將比較弱小的結果母枝中花穗減掉,大花穗短截1/3即可,花穗比較稀疏的部分可以剪密集側穗,進入花蕾期后,種植人員向花蕾噴施濃度為0.2%的磷酸二氫鉀和濃度為0.1%的硼酸、白糖,噴灑2次即可。另一方面,進入盛花期后,使用云大120噴霧達到保花保果效果。為了避免種植期間出現裂果,要定期施肥,在肥料中增加有機質肥,并做好園區內部的土壤水分管理,杜絕忽干忽濕現象,分別在花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施加鋅、硼、鎂、鈣元素氨基酸液肥與核普酸,使激素趨于平衡。
3.3 病蟲害防治
烏皮黃皮種植期間可能發生的病蟲害包括炭疽病、煤煙病、介殼蟲、鳳蝶幼蟲、瞞類。針對不同的病蟲害采用相應的預防方法。針對炭疽病,使用濃度為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多菌靈500倍液噴灑果樹;針對介殼蟲,噴灑濃度為40%的速撲殺乳油800~1 000倍液;針對蚜蟲,噴灑濃度為10%的吡蟲啉1 000倍液;針對螨類蟲害的防治,建議噴灑濃度為20%的好年冬1 500倍液。
4 結語
為了提高烏皮黃皮種植產量以及栽培質量,需要從種植的各個階段入手,制訂有效的栽培方案,定期施肥,并做好病蟲害防護工作,結合廣西欽州地區氣候情況隨時調節栽培計劃,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烏皮黃皮種植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廣.黃皮果的栽培措施及應用實踐探尋[J].農業與技術,2019,39(5):128-129.
[2] 吳健華,羅照西,李所清,等.黃皮防蟲網覆蓋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19(1):43-44.
[3] 劉剛銀,鄭澤洪.“江津烏皮櫻桃”高產栽培技術[J].南方農業,2016,10(19):30-32.
[4] 葛宇,戴敏潔,王甲水,等.海南省野生與栽培黃皮果實和種子性狀分析[J].中國南方果樹,2016,45(1):56-57,61.
?。ㄘ熑尉庉嫞簞㈥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7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