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有效整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給教育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教師的工作、交流與學習對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本文從一堂“對數的運算性質”的課堂教學中所運用的現代信息技術,淺談了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有效整合。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數學課程;對數;整合
  在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了要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內容的整合。這是要把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各種資源同高中數學課程內容結合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但如何有效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這是眾多投身于課改實踐的數學教師遇到的困惑之一。盡管眾多的科研文章都指出,諸如:“隨著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將使教師的職能發生變化……”“教師將由知識的直接傳授者轉變為知識的組織者,教師由以往告訴學生‘是什么’轉變為告訴學生‘學什么’、‘怎樣學’……教師將由教學活動的操作者轉變成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在計算機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有一個單一的知識的直接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顧問”等等。然而,切切實實獲得過這些體驗的教師卻為數不多。不少具備相當水準的計算機課件制作能力的教師把課件代入課堂教學之后,他們雖然感受到了學生對計算機環境的新鮮感以及學生久違了的學習熱情,但教學本身的變化卻依然受縛于強大的“慣性”。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運用,顯然不能僅僅看做是一般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的運用問題。
  【案例分析】
  從本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數學教師很好地做到了重視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內容的有機整合?!稑藴省分赋觯骸艾F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對數學課程內容、數學教學、數學學習等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教學中,應重視利用信息技術來呈現以往數學課堂中難以呈現的課程內容。同時,應盡可能使用科學性計算器、計算機及軟件、互聯網以及各種數學教育技術平臺,加強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教師應當恰當使用信息技術,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借助信息技術學習有關數學內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庇嬎闫魇俏覀兘洺J褂玫男畔⒓夹g工具,這堂課就是試圖讓學生利用計算器的對數計算功能,把繁雜的計算交給計算器完成,把學習的重心放在數據之間關系的觀察、數學規律的發現上。學生利用它,動手、動眼、動腦,在“做數學”,成為一個實驗者、研究者,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氛圍與活力。
  【深化思考】
  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體現信息技術作為數學學習的基本工具,在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中,應讓學生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數學知識所需信息、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
  一方面,教師應當認識到: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信息技術不是萬能的。一般情況下,信息技術并不能代替我們進行復雜的數學思考,而需要我們自己利用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知識去觀察、思考和總結,才能得出結論或作出決策,防止信息技術的濫用。
  另一方面,教師還應當認識到:信息技術是有很大的潛力的,我們應道深入挖掘?!安皇褂没蛏偈褂眯畔⒓夹g,而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一事實,并不能成為排斥信息技術的一個理由。例如《幾何畫板》等數學軟件在數據分析處理、動態數學實驗、驗證數學猜想等方面都有非常明顯的又是。因此,如果用“傳統”的方法很難解決的問題,為什么不考慮去深入挖掘“現代”的信息技術的潛力,快訊、高效、方便地解決問題呢?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要打破傳統的教學結構,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合作、開放的教學組織形式;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將教學過程視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實現了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探索平臺。
  參考文獻:
  [1]胡來林.《現代教育技術——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發展》.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2]吳琳.《新媒體與新技術環境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教程》.中國出版集團,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8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