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問題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事業單位正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不斷進行變革,對其掌握的國有資產的管理成為生產經營活動的關鍵。本文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四個方面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找到相應的對策來解決這些問題。通過針對性的分析,確定了管理目標、健全管理制度和完善監督機制的方法,可以確保國有資產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能夠最大限度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
  關鍵詞:國有資產;資產管理;監督機制
  現階段,我國經濟保持著高速發展的勢頭,各領域、各行業的發展需要事業單位的共同協作。事業單位要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發揮自身的作用,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就是首要的任務。只有提升管理水平,才可以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所以,事業單位必須先從自身查找不足,彌補已經發現的諸多漏洞,以期解決實際問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促使事業單位的發展與國家經濟的發展相適應。
  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維持我國各級事業單位平穩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保障。一方面,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家本著為人民謀福祉的宗旨,對事業單位的投入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事業單位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持續進行資產積累,國有資產體量不斷擴大。這就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研究發現目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上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
  1.預算控制效果不佳
  預算的作用主要是對事業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資金進行預估,并根據預估資金數額進行資金的分配調整,目前主要的問題在于:
 ?。?)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不能進行資產相關數據信息的精準分析,事業單位管理層未能得到準確的財務信息,這就導致各級事業單位虛報預算資金額度,導致資金浪費,也就不能為事業單位管理部門對其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最終事業單位不能依靠預算來開展國有資產的管控工作。
  (2)在實際的預算控制操作中,因為事業單位不能開展效果明顯的預算控制工作,所以,其自身不能提高資金使用率,造成了缺少資金的業務得不到足夠支撐其經營的資金;而資金適當、運行正常的業務重復性投資卻得不到合理比例的回報。
 ?。?)資產管理在未得到有效的預算控制時,就不能形成對預算資金使用的過程控制,產生相關的財務風險,導致資金嚴重浪費。
  2.賬實不符
  在過去長期的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由于事業單位多而雜,對自身資產的統計經多級傳遞后,數據不能體現事業單位資產狀況,逐漸形成事業單位內部賬目與實際資產情況符合度低的現象。一方面是由于事業單位對自身的資產管理要求不夠嚴格;另一方面是由于空間上的廣大,造成數據統計時間上的延遲。
  3.管理制度不健全
  (1)對外投資管理制度薄弱?,F階段,科研教育類事業單位進入發展的快車道,融入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對外的投資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然而,這一類的事業單位經營活動起步晚,尚未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投資管理制度體系,制度的薄弱導致國有資產管理不力,容易造成資產流失的風險。
 ?。?)無形資產管理制度缺失。目前,事業單位自身不斷進行著生產經營活動的探索,越來越多的單位開始意識到無形資產在其資產中的重要地位,也開始加強對無形資產的管理。相較之下,事業單位在針對無形資產進行管理時,因其重視程度還是與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宜,未制定出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的無形資產管理制度,無法使無形資產對生產經營活動的促進作用體現出來。
 ?。?)資產處置管理制度約束不強。資產處置管理是整個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節點,一旦處置管理措施失效,就無法保障國有資產完整。然而現實是,事業單位內部一直缺少針對資產處置管理完整的制度體系,而且,部分單位對國有資產的處置較隨意。正是因為資產處置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其管理制度無法約束各級事業單位相關部門不合理、不合規地的處置。
  4.監督管理機制缺失
  對國有資產管理活動的監督工作是保障國有資產完整性,避免國有資產流失的關鍵措施,也是防控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然而,針對多數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的機制尚有缺失。
 ?。?)監督管理人員的缺失。現階段,財政部門執行對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的工作,在這樣一種管理機制下,監督管理人員無法對事業單位開展全面有效地監督管理工作,也落實不了相關的政策與法規。
  (2)投資機制的缺失。由于事業單位對標市場經濟的生產經營活動剛剛進入正軌,部分事業單位未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針對性強的投資管理機制,這就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某一項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不深入,未能對建設過程中的內外部風險進行有效的研究,就立刻進行投資,造成重復性建設或因政策改變導致資金浪費。
 ?。?)考核與評價機制的缺失。同樣是因為開展偏向市場經濟的經營活動時間短,針對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工作的考核和評價體系同樣缺失,使得在經營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在考核和評價過程中無據可依,對風險的管控有遲滯性。
 ?。?)內部控制機制的缺失。在過去計劃經濟占主導的時代,事業單位的經營意識不足,缺乏建立內部財務資產控制機制思想,無法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經營需求。內部控制機制的缺失,造成國有資產管理的混亂,資產風險的控制不足,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機會。
  二、加強管理的對策
  1.明確資產管理目標
  首先,明確管理的目標是事業單位擁有的各種形式的國有資產,并針對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進行相應的維護,確保資產的價值和使用特性,避免因為管理不當產生的資產閑置和損壞。
  其次,明確國有資產管理的目標后,將因事業單位分布廣泛、數量龐大的不利條件減弱,這樣就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進行資產管理,查漏補缺,維護資產的安全。還能夠把資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避免資產流失與浪費。
  最后,促進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合理規劃資金使用,通過資金的使用,解決人民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從而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切實履行好事業單位服務社會的職能。   2.健全資產管理制度
  健全資產管理制度,首要的就是要健全財會核算制度,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符合事業單位現狀的資產管理制度,就不能與經濟社會發展互相促進,互相推動。這就要求,各級事業單位應明確大的環境和形勢;明確健全資產管理制度的必要性;明確健全資產管理制度的目標。
  (1)健全資產使用管理制度。第一,依照現行的法律、部門規章和標準規范,加強與實際工作需求的聯系,對國有資產的使用制度進行補充、修改和修訂。第二,在管理制度中明確資產使用管理的責任主體和責任劃分方式。
  (2)健全資產處置管理制度。資產處置的主要形式包含了資產轉讓、置換、注銷、出售等活動,其各個環節中均會出現利益的沖突,也為不法分子牟取利益提供機會,這就要求對資產處置的全過程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實施有效的審核審批制度,處置后的跟蹤檢查制度等。
  (3)健全資產收益管理制度。事業單位在對其國有資產進行租賃、投資、銷售等活動時,資產會產生相應的收益,無論投資何種企業,其產生的收益也將成為國有資產的一部分。但是,目前事業單位對其資產收益的管理還十分模糊,所以,必須加強資產收益管理制度的建設工作,從制度上避免資產和收益的流失。
  3.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1)完善基礎管理監管機制。在一切工作活動過程中,基礎性工作往往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容易被忽視的一項工作。所以,在完善監督管理機制中,完善基礎管理的監管機制必須置于首位。
 ?。?)完善經營活動全過程的監管機制。經營全過程的監管包括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環節的監管活動。事前管理監督的目標是監督事業單位在資產處置前,對風險評估的準確性與合理性,檢查其是否進行了全面的風險分析,最大限度地避免資金浪費。而事中管理過程的監管可以確保資產在運行過程中的完整性,并對資金流動情況進行核查。最后,事后管理監督可以確保資產使用和配置的一致性。所以,完善的全過程監管機制可以最大限度、最有效地滿足資產安全性、完整性的要求。
  (3)完善日常監管機制。完善的日常監管機制可以通過制度的形式,使監管活動趨于規范化,定期且有針對性的監管活動有利于事業單位的業務開展。
 ?。?)完善專項檢查機制。專項檢查機制是有針對性地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薄弱環節進行有效監管,促使事業單位對薄弱環節的整改,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管理其規模逐步擴大的國有資產,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必須凝聚的共識是只有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各項工作,才能保證國有資產的完整和有效運行,才能促進事業單位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何蓉茹,朱文英.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探析.商業會計,2014(12).
  2.費云珊.新形勢下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問題探討.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33).
  3.李揚.探究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會計師,2016(14).
  (責任編輯:蘭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3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