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水平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語文知識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學生的日常溝通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所以,對語文教學進行創新和優化具有重要價值,本文將針對綜合性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對綜合性學習基本概念和特點進行闡述,同時針對目前綜合性學習方式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改進措施進行研究。
  一、綜合性學習的基本概念及特點分析
  (一)綜合性學習的基本概念分析
  綜合性學習的基本概念和實現方式為:將語文學習作為基礎,通過利用學生的自主性、合作能力、探究能力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和探索,以及與他人的交流與合作等實踐能力,同時綜合其他教學科目和現代社會當中的學習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給學生以開放的空間和科學的引導,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學習,從而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和學習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性學習方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還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形成,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當中融入綜合教學方式具有很大的教學優勢,教師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身感悟能力,避免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填鴨式教學法,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語文知識。
 ?。ǘ┚C合性學習特點分析
  綜合性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應用在教學當中,主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特點。第一,綜合性學習當中的綜合性能,這種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很好地突出了教學中綜合性的重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綜合性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對語文知識聽、說、讀、寫方面的學習,同時也要注意將其他學科可以與語文知識進行綜合的內容融入教學中,并且讓學生具備將語文知識與其他科目結合的學習能力。使用這種教學方式,需要首先保證學生對語文的基礎知識有良好掌握,然后通過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鼓勵學生敢于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遇到問題時,能夠結合在學習中積累的知識體系進行自主解決。使用綜合性學習方式只是為了學生在成績方面有所提升,應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在綜合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及愛好,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認知觀,引導學生成為具有綜合性、全方位發展的未來型人才。第二,綜合性學習中更注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在利用綜合性學習方式學習過程中,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應針對問題進行合理分析,并且具備自己查閱相關資料,請教教師而獲得答案的能力,也就是更好地培養學生將問題進行合理分解、消化、解決的能力。在提高學生自主性同時,教師應發揮良好的引導功能,給學生一定時間去解決問題,將這種能力在實踐中獲得提升。第三,綜合性學習中的合作性特點。綜合性學習通常需要團隊協作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組成學習小組,分別給小組設定問題或者研究方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與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時讓學生能夠實際感受到合作處理問題的優勢。第四,綜合性學習當中的實踐性特點。在利用綜合性學習方式時,要求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和實踐活動,還可以要求學生在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研究時,主動搜集和整理相關資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堂講解機會,更好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二、初中語文教學的綜合性學習方式存在的問題
 ?。ㄒ唬┙虒W理念的明確有待提升
  由于我國教育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嚴重,雖然目前在新課改的引領下,已經開始推廣和應用各種信息教學方式及手段,但很多教師仍然無法很快掌握這種教學方式。綜合性學習在理論方面雖然有很大優勢,教師也認識到必須改變教學理念,但在實際應用中沒有很好的提高效果。
 ?。ǘC合性學習關注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重視程度不足,主要在于對學生使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熱情。為更好地改善這一現狀,教師應及時掌握和使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課內及課外的教學實踐活動,但此類活動在組織和實行中也都是由教師的主觀性作為指導,缺乏針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實際提升。
  (三)教師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綜合性學習方法對教師的專業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目前我國初中教師普遍存在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不足的情況,導致在實際應用新型教學手段過程中效果不佳,教學活動仍然停留在對書本知識教學和課文講解的傳統教學框架中,很難將其他科目教學內容有效地融合在語文教學實踐中。
  三、綜合性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具體措施
 ?。ㄒ唬┘皶r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
  為了更好地提升綜合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教師應首先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有效轉變,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等綜合能力作為教學主體目標,同時,教師應將自己放在教學引領和服務者的位置,通過組織和協調處理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將語文學科中的知識點和其他科目進行有機融合,做到協調統一,避免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一味關注語文學科本身進行學習。只有教師具備了正確的教學理念,才能更好地促進初中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并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二)有效改良教學方法
  在新型教學理念逐漸建立完成之后,也需要配合相應的形象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隨著初中階段語文教學逐漸向綜合性學習方法轉變,對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也必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我國的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教學實踐當中應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并且結合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性,以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為前提,創造自主、協作、探究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意識,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進取精神。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來說,綜合性學習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實現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例如,在初中語文《我愛我家》這篇課文學習的過程中,就給教師提供了三個能夠自由選擇的實踐活動資源,“舊照片的故事”“媽媽的絮叨”和“意見家庭的物品”這三個活動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開展的,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找到家里的老照片、舊物品,通過和家人進行溝通交流,探索過去的故事,并將其編寫成一篇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就得到了綜合性學習。
 ?。ㄈ┐罅U充教學資源
  語文知識和實際生活密不可分,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教學內容,首先應將綜合性學習結合社會實際,所以教師在應用這種教學方式時,需要積極地擴充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的擴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教師自身通過對生活的觀察,收集有用的信息,并且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另一種方式是給學生設定題目,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察能夠起到輔助作用的教學資源并收集和研究,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學到的知識進行有效擴展,還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四、結語
  在語文教學當中,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屬于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在實際教學中,語文也是主要科目之一,但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教學效率。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教育工作者應結合實踐對教學方式進行反思,結合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對實際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在教學當中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逐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近年來,綜合學習方式被教育學者提出并被應用與實踐教學中,獲得了較好效果,值得推廣和學習。
 ?。ㄘ熑尉庉? 林 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5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