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小學美術課堂在互動中走向精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如果沒有師生交往,沒有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教學就不可能真正發生。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交往、互動的教學是一種假教學。這么多年來,為什么我們要大力倡導教學改革,為什么我們現在要強調課堂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就是因為我們認識到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只顧著“教”學生,只顧著“教”知識,而忽略了互動交往這種教學模式,尤其是小學階段表現得尤其明顯。所以,我們應關注課堂互動,讓課堂教學真實發生,讓課堂教學取得真實的效果。
   一、互動要掌握時機
   課堂互動首先應該注意的是要掌握好時機,千萬不能由原來的教師滿堂“教”變成盲目的滿堂“動”。盲目的滿堂“動”和滿堂“教”一樣達不到教學的真正效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只想著教的知識,而是要在教知識的同時仔細觀察知識的接受對象——學生,及時地了解他們的需求,把教學互動“動”在學生的困惑處,“動”在學生的情感需求處,只有這種有針對性的互動才是有效果的互動,無論這種互動是發生在師生之間還是生生之間。
   在小學美術“環境小設施”一課的教學中,首先是情境導入,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他們身邊比較熟悉的環境小設施,這樣的情境導入很快就激發了學生研究探討的興趣。為了滿足學生交流表述的情感需求,教師安排學生進行互動——小組交流自己關注的環境小設施。在學生們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從哪幾個方面來關注、認識環境小設施,然后師生共同總結要認識環境小設施要從用途、裝飾、造型、顏色等方面入手。最后是設計環境小設施。這個環節,教師給出主題——設計休閑椅,同桌一起設計,最后交流展示。
   這節課的課堂導入,因為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學生們非常熟悉,學生們熟悉的東西,他們就有表達展示的欲望,所以與其讓教師向學生灌輸介紹,倒不如讓學生自己交流互動,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逐步認識什么是小設施,使互動“動”在學生的想動之處。
   二、互動要明晰問題
   我們必須首先明確課堂互動的初衷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課堂互動不是為了動而動,不是為了粉飾一些表面的活躍氣氛,而是為了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以互動的形式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在這里,課堂互動實際上是一種思維的方式?;谶@一點,課堂互動必須圍繞具體明晰的問題進行。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住自己的教學內容,然后從中提煉出課堂互動的問題。提煉的互動內容除了要結合教學內容,重要的是還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只有符合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才能真正地動起來。
   在小學美術“粉印紙版畫”一課的教學中,在第一步欣賞環節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粉印紙版畫作品,在學生欣賞的過程中,教師提出第一個互動問題:你知道這是哪一種表現形式的繪畫作品嗎?你喜歡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這些作品的共同點是什么?學生們分小組進行交流、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明確粉印紙版畫的特點。在學生動手嘗試自己制作粉印紙版畫以后,教師又給出明確的問題:同學們在印的過程中有什么發現?根據經驗,你認為怎樣印才能讓紙版畫的效果更好?學生們分組互動,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制作過程的體會和經驗。
   這節課有兩個時間段教師都安排了課堂互動,并且都是圍繞著明確的問題讓學生互動的。這樣的互動不但能夠讓課堂張弛有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積極的交流中明確粉印紙版畫的特點,明確紙版畫的制作步驟和方法,這樣就突破了這節課的教學重點。
   三、互動要進行總結
   課堂互動可以分三個階段:教師設疑或者學生質疑;師生、生生互動;最后是必要的總結。在教學中,教師經常關注的可能是第一、第二個階段。教師們總是千方百計地去尋找一些互動的突破口,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動起來,學生動起來了,好像就達到了課堂互動的效果,其實不然。課堂上互動如果缺少了第三個階段,缺少了必要的總結,那么互動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梢赃@樣說,沒有互動總結,就沒有課堂效率的提高,更沒有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真正提高,就無法達到互動的目的。
   在小學美術“兒歌與童話”一課的教學中,課堂導入,師生一起唱兒歌《藍精靈》,在歡快的節奏中,教師引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兒歌和童話。有了這樣的教學鋪墊,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就被調動了起來。接下來,是猜童話游戲。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出示童話的插圖,學生們一起猜一猜這些插圖對應的童話,并講一講這些童話的內容。在猜童話的基礎上,教師進行總結提煉,幫助學生給童話下一個簡單明晰的定義,如童話的故事內容必須有想象、幻想、夸張,童話故事里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說話,等等。最后是欣賞創作階段,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美術表現手法創作的童話故事畫,供學生借鑒后進行創作。
   這節課的教學互動也非常精彩,但是如果僅僅是熱鬧的互動,而不引導學生總結提煉出童話的特點,那么教學互動就失去了意義,這節課也就沒有向學生明確教學的重點。只有總結出童話的定義,才能為后續的欣賞和創作奠定基礎,課堂教學才能更具實效。
   四、互動要形式多變
   教學互動的確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能夠讓師生雙方都得到發展。但是,要想達到這種互動的理想效果,必須要講究互動的方法和技巧,如果上課伊始就只是教師提問,學生討論這樣單一的互動形式,是無法實現以上目標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交流、討論,然后向教師質疑、提問。另外,針對美術教學,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或讓學生分組進行情境表演等。
   在小學美術“風”一課的教學中,第一個互動話題“如何表現風來了”,學生們先進行表述,然后進行表演。在學生們能夠表述出各種風的場景以后,教師要求學生自己組織表演,用表演的形式表現風來了這個畫面。學生們表演完以后,接下來是學生出題教師來模仿示范。就是學生想出一個表現風的情景,教師進行表演。在這兩個課堂互動的基礎上,教師布置課堂練習:借助你的想象,用你喜歡的繪畫形式創作一幅關于風的畫。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要求學生集中精力進行創作。最后,是作品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構思、如何起稿等一些問題。
   這節課豐富多彩的互動方式本身就能夠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另外,師生的互動內容,給學生最后的創作打開了思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創作的起點,都能夠創作出內容豐富的作品。并且這樣的安排,又能夠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總之,我們一定要認識到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課堂,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課堂應該是師生共同建立起來的學習共同體,教學應該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一個雙邊互動、共同進步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應主動與學生互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從而讓小學美術課堂在互動中走向精彩。
  
   【參考文獻】
  [1]徐婷.小學美術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踐[J].青海教育,2018(5).
  [2]白婉平.互動式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文理導航,2018(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03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