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言巧語”讓體育課堂更精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中最簡單、最實用的一種手段就是通過教學語言來進行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怎樣運用教學語言就顯得非常重要,不同的表達方式,教學效果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本文從文獻資料和自身實踐出發,在教學語言上下手,旨在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語言;教學效果【中圖分類號】G80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39-02前言現如今,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現代的教學手段也越來越先進,但是仍然離不開教師的教學語言,它是知識信息的載體,作為接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橋梁,有它獨特的魅力,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教學語言的概述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學語言多以口語為主,各種體態語為輔的多種語言形式互相配合、綜合運用的語言系統。教學語言藝術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個人的創造性,正確處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或矛盾,正確而有效的把知識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與教育教學環境相平衡,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教學語言作為一門藝術,具有其獨特的特點。教學語言的科學性。在體育課的教學中,科學性是基礎,為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發展其能力,對學生進行思想、心理的教育,必須遵守和依據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和原則。教學語言的教育性。在上體育課時,都是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進行的,教學語言在傳輸教學信息時都帶有鮮明的教育性。每節課的時間都是固定的,教學語言必須精心設計,高效傳遞,廢止一些與教育無關的話。教學語言的多變性。在應對不同的教學對象,使用的語言就應有變化。低年級的學生應該使用形象化的語言,讓學生容易理解,還應帶有一定的幽默感、趣味性。高年級的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有了自己的理解,語言應該深刻、多變,具有哲理性。二、教學語言在小學體育課中的作用1.調動學生的情緒,調節緊張氣氛。在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在掌控課堂紀律時,難免會很嚴肅的對待調皮貪玩、擾亂課堂的學生,這樣不利于調動學生跟隨自己的思路或語言進行學習。在課堂紀律已經掌控下來的時候,教師用趣味性的教學語言會輕易地使緊張的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悅起來。2.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在低年齡段的學生眼中,教師是高高在上的,不可親近的。多變的語言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魅力,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和理解,在教學中堅持平等、民主、欣賞的態度,善于鼓勵和肯定學生的學習行為,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2],更容易獲得學生的認可和歡迎,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3.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求知欲。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多數小學生很喜歡體育活動,但自身的力量、耐力、柔韌及靈敏都還未發展穩定,對于有些運動項目還不能有效完成,教師要善于應用鼓勵型語言增強學生體育學習和參與體育活動的信心,讓學生敢去嘗試,勇于突破。4.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通俗易懂。在小學體育課中,難免有些比較枯燥的內容,教師就需要運用自己多變的具有吸引力的語言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轉變為生活當中或者學生可以接觸到的事物,使他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更具接地氣的語言,他們才會更愿意跟著教師的指引來學習,更快的接受新知識。三、結論根據教學任務、教材性質和學生特點等因素所劃分課的種類,可分為理論課和實踐課[3]。本論文主要以實踐課為主要研究類型。體育課可以相應的分為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1.準備部分。教學內容:集合整隊、檢查人數、宣布課的任務與要求、安排見習生、隊列練習、一般性準備活動、專門性準備活動、游戲以及講解示范和調整隊伍等。教學語言要求:體育課大都在室外進行,由于視野開闊,空間大,這就要求體育老師的口令要響亮,明確果斷,不拖拉,有力協調。口令中的預令和動令要張弛有度,吐字清晰。如:在低年級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會用到:“1,2,3我坐端”“小眼睛,看老師”“小嘴巴,不說話”“小耳朵,仔細聽”等等來進行管理課堂。2.基本部分。教學內容:教師講解示范、專門性練習、復習上節課內容、教和學的步驟、正誤對比、糾錯、游戲、比賽、體能練習、學生練習與休息、調動隊伍等。教學語言要求:上課開始時,教師應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來為本次課來個很好的開端,運用鼓動性的語言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例如:“試一試吧,老師相信你可以的!”“勇敢一點,你一定能跳過去的!”“你敢不敢來挑戰一次?”“做錯了也沒關系,大膽去做就好?!钡鹊?,這樣會更讓學生信服教師的教授和指導,更加樂意聽從教師的安排。在教授新技術的時候,講解要用針對性和計劃性,有的放矢,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編成簡單易記的口訣,便于理解與記憶。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來比喻動作要領。3.結束部分。教學內容:隊伍的調動、全身的放松練習、呼吸練習、游戲、放松舞蹈、課堂總結與評價、布置作業等。教學語言要求:運動后的放松環節,做一些整理活動,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機能慢慢緩和下來,機體恢復到安靜狀態。教師應用比較輕柔和緩的語調,使學生全身心的放松下來,緩解運動帶來的疲勞感覺。在課堂小結時,應更多的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如:“剛才就是腿抬的不夠高,下次再努力一下,腿抬高點,動作就完成了!”“真是好樣的,你們的動作越來越標準了!”“你瞧,這次的練習已經比上節課好很多了,相信你們再多加練習,我們一定能完成這個動作的!”四、建議1.認真備好課。教師除了具備本學科的知識素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外,還應對提前準備好教學設計、教案等等,考慮到上課過程中會遇到的一切事件,越細化越好。只有準備充分后,才能在上課時靈活使用教學語言來掌控課堂。2.了解學生。對于自己班級的學生,教師應該從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進行多方面的了解,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不同情況,有的放矢地準備,客觀的分析每個學生,因材施教。3.熟悉教材。在教學中,教師應全面了解教材,清楚單元的學習內容,能具體說出學習一項技術前都需要哪些運動的鋪墊,具體到某一個技術動作時能準備指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凡是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的,教師自己先掌握,而且要遠遠超過學生所能達到的水平。作者簡介:汪月月(1990.11-),女,漢,湖北棗陽人,體育教學碩士,小學體育二級教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