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德育人,浸潤無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學工作,主要是為了讓素質教育更好的實施下去,這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我們就需要重視德育教學。就如《三字經》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教之道,貴以?!?,在每一位學生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是否能夠開花,就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夠專心的培育下去。因此,真正開展樹德育人,讓其浸潤無聲,這才是當前小學德育需要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德育;育人;浸潤
【中圖分類號】G 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5-0016-02
在面對小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關注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能夠基于特定環境來思考道德標準,從而讓學生遵守道德行為。只有考慮到這一部分的綜合因素,才能讓道德教育更加細致與全面,最終獲取滿意的效果。
1.圍繞德育教育主題,探索主要的德育教育方式
每一所學校,都擁有自身的文化傳統,也擁有鮮明的辦學風格。所以,在德育教育中就需要探索一條滿足自身學校特色的發展之路。如,基于校本課程出發,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傳統。在課程研發階段,還需要通過反復實驗,這些巨大的難題以及阻礙出現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一旦成型,其教學本身就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同時也可以滿足教育效果的延續。
?。?)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融入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還需要專門的課程來實施,同時,也需要滲透到學生的各個方面,并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學習,去接受道德教育。由于道德教育效果本身還無法利用傳統的課程模式和對應的考試模式來進行檢驗,而是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去檢驗,通過學生的言行舉止,就可以對學生是否理解道德教育加以探查。
如,在探查之中,我們可以將道德教育與數學充分結合起來,通過應用題教學方式來適當的滲透德育。在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學習中,數學應用題是其中非常關鍵的知識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知識點講解中,在相關數量關系敘述中,就可以將思想品德知識直接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不僅能夠掌握應用題解題方法,同時還能夠感受到德育的基本內涵。在講述歸一問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直接提出例題,如,在植樹節的時候,帶領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保護環境,滿足節能減排的要求。之后,教師就可以舉例,在植樹節上,帶領學生參與植樹活動,在一個班級之中有45名師生,他們利用3個小時在一塊土地上一共種植了400棵小樹苗;另一個班級中有40名師生,一共種植了500棵,如果兩個班級的工作效率是相同的,那么請問第二個班級能夠在幾個小時之內完成任務。在解決應用題的時候,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數學知識,能夠感受植樹節的氛圍,同時也能夠將保護地球、愛護環境的思想理念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去感受德育,在這樣的數學教學氛圍下,就可以實現學生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最終成為全能型的人才。
?。?)制定科學有序的德育計劃
在德育教學體系的構建中,還需要讓每一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夠明確道德觀念認識以及道德行為習慣方面究竟需要達到怎樣的標準,能夠細化到具體的條目,這樣才能夠讓德育具有指導性。對于每一位德育教育工作者而言,在工作之中需要自己承擔大部分責任,這些都是需要明確進行分工的,在滿足效果的同時,還能夠確保道德教育系統化的形成。
?。?)形成完善的道德教育評價系統
對于德育教育而言,其具體的效果如何,還需要后續的評價來加以檢驗。首先,德育教育的效果需要利用學生日常的表現來進行分析。其次,通過定期的調查問卷和對應的個別訪談表也可以將其完成。作為教學效果評價的主要實施者,其由學校的領導來完成的,再配合上家長,就可以將這一項目的工作完成。
2.小學德育樹德育人的有效途徑
(1)嚴于律己,樹立立德樹人教育榜樣
班主任本身承擔了授業解惑的基本重任,同時也承擔了管理班級的立德樹人。所以,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做到嚴于律己,能夠為立德樹人的班級管理做好對應的榜樣教育。
一方面,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需要發揮其榜樣性作用。學高為師,還需要將教師的榜樣性和文化水平體現出來。所以,教師在滿足自身文化水平提升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對自身行為的展示,這樣才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奠定榜樣性作用。在當前的小學階段,是學生偶像意識、榜樣意識形成的黃金階段,在這一階段,就會對教師的言行進行刻意的模仿。在校園生活中,教師還需要注重言行舉止的榜樣性作用。如,在實際的溝通交流中,能夠給學生樹立實際的文明用語榜樣,如,在班級管理之中要注重身體力行,能夠樹立正確的榜樣。通過教師自身的行動去感染學生,最終才可以奠定基礎條件,服務立德樹人。
另一方面,在班級之中,班主任還應該懂得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由于學生犯錯,教師可能會批評個別學生,但是卻難以真正做到公平對待,無法將立德樹人的效果完全發揮出來。如,在班會課上,可能會出現兩個開小差的學生。不過班主任可能會對其中一個學生進行批評,希望能夠產生警示。但是,如果僅僅是批評一個學生,就可能因為不公平,導致其他學生出現不服氣的情況,進而對班級的管理效果產生影響,這樣就很難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針對這一種情況,教師可以說:在班級之中有個別學生開小差,要注意一下。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避免對個別學生的直接點名,同時也可以實現全部犯錯學生的覆蓋處理,真正讓平等對待學生的效果表現出來。同時,在開展班級管理之中,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展示平等的機會,避免將機會只留給成績優異的學生,這樣才能夠將所有的德育效果都完全發揮出來。
(2)融入課程教學,樹立立德樹人教育理念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例題、習題、注釋中,有不少可用于進行立德樹人的材料。因此我們將小學數學教材,作為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載體,深入挖掘其中有精神品質素養的教育因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一,結合教學內容,及時樹德育人。
小學數學教材中,含有大量德育因素,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從題意和數據;概念、法則、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頁、插圖和統計圖表;數學史和數學的故事等幾方面挖掘或設置樹德育
人點。如,對于圓的周長教學中,當講解到圓周率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介紹1500年前祖沖之對于圓周率的計算,并且也了解到其是精確到7位的一人。并且對祖沖之的數學求學道路進行講述,這一個故事能夠激發學生利用科學的態度來對待人生,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科學獻身的精神,這樣就能夠讓學生了解其光輝的科學史,最終激發其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這樣就能夠為學好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第二,結合教學過程,適時樹德育人。
教師通過德育滲透點進行樹德育人,不僅限于一詞一句,一題一例,一圖一表,也可以是一個教學環節,一個教學過程?!崩纾涸诮虒W應用題"金鼎一小六年級學生向希望小學捐獻了220本書,比五年級多捐獻了10%,五年級捐獻了多少本書?"。筆者不但教會學生解題,還適時對學生進行了一次"關愛弱勢群體,增進同學之間友誼”的德育教育。教學過程是教會學生解題后,筆者會追問學生,為什么金鼎一小的學生要向希望小學捐獻書?(他們缺書)除了捐書,還可捐什么?(還可捐書包、筆、練習冊等)對于不認識的學生你們都這么關心,那么對于自己身邊的同學,你們覺得應不應該團結友愛?通過這樣一步步的引導,使學生從關心學困生轉向關愛身邊的同學,他們的同情心與愛心也得到了培養。
3.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是一項長遠的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教師需要堅持,與科任教師做好彼此的溝通,從而在自身素質不斷提高的同時,還可以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最終滿足教學和德育之間的完美結合,這才是當前德育工作開展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楊德勝.淺談小學德育的相關問題[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77
[2]夏艷瓊.中外小學德育教育比較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46-48
[3]韓剛.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德育教學模式探索[J].學周刊,2019(09):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