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學作文批改的藝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藝術來源于生活,學校教育中教師如何授教,如何將藝術的美麗展現在日常小學作業批改中,這都極大的考驗教師對講學的掌握程度。作文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模塊,啟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重要推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成為語文教師共同的目標。將作文批改與藝術運用結合,更加了解學生掌握情況,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小學作文批改的藝術性值得教師深度推敲鉆研。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批改 藝術性 多元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130-01
近幾年來,小學語文課中作文的重要性占據很大比重,培養小學生思考交流能力,激發無限的想象力創造力,是作為語文教師教學方案的首要目標。要實現教師學生一體化目標,加深與學生的互相配合,通過作文批改了解學生性格,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從而做到更好更高質量的教學。作文批改做到適當藝術性,將成為小學教育中硬性要求。
1.取其靈活,去其呆板
作為教育領域重要負責人的教師,做到高質量教學,引領群體學生共同進步,關心學生學習能力,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等問題通常從課后作業完成質量著手。傳統的作文批改注重將結構合理性,邏輯清晰,有無錯字,表達何種思想感情作為一份高質量作文的評判標準,此方法雖在批改過程中嚴謹無差錯,卻不能與如今現代化靈活教育相適應。語文教師應當合理學習運用藝術,用藝術眼光心態去批改學生作業,學會發現作文中閃光點,拋去審視眼光,用欣賞性看待,取其藝術靈活性,去其傳統批改單一性,采取多樣化方式與學生進行無聲的互動,激發學生對寫作的樂趣與興趣。
2.理解學生想法,激勵客觀評價
教師職責不僅是教書育人,更在于帶給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前對待不同學習程度學生兩極分化行為如今要堅決摒棄,做到關愛每一位學生學習進度,鼓勵每一位學生成長,做到帶領所有學生共同向前。對于優秀學生做到保持優良學習習慣,對待需要提高學習能力的學生給予鼓勵關心。例如二年級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教師在批改時注意字里行間每一個值得鼓勵的閃光點,比如一個好詞,一個成語,一句話或一個好的比喻。文章中修辭不恰當,句子殘缺,表達不生動等不足現象,教師應先在批語處提出學生優秀的地方,給予表揚后再以鼓勵的方式提出需要修改完善部分,并在結尾予以期待。如:“這次的作文形容媽媽的詞語‘美麗漂亮’‘溫柔大方’運用的很好,讓我們仿佛真的看見一位美麗的媽媽,我相信如果能再具體描述下你媽媽的性格特征,將會更好,期待你下一次的進步?!睂W會藝術的表達,理解學生想法,探究學生學習不足需要,使學生感受教師的關懷鼓勵,做到每次的進步。
3.進行情感交流,引發情感共鳴
好的促進學習方式絕不是個人為主體的奮斗,它需要群里的團結與交流,引發共同情感共鳴,促進學習交流能力,做到兩全其美。優秀的高質量作文除了做到批改方法有佳,更應該推波助瀾,好的文章需要更多人支持分享。[2]例如小學生作文《給媽媽洗腳》,通過給母親洗腳表達對母親養育的感激和今后更應該孝順母親的思想感情,修辭手法運用靈活,文章結構嚴謹通順,句子生動靈活屬于高質量作文,教師做到認真批改后應當拿出與全班學生分享,由作者本人有感情誦讀,當堂點評感人句子段落,如:“母親,感謝您的養育之恩。沒有您,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我,您辛苦了,我一定會珍惜這份厚愛,長大后好好回報您。”通過文字魅力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偉大,今后做到學習做人的雙重成長,教書育人,作為教師的責任引領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學習進步同時更懂得做人道理。
4.提供探討平臺,促進交流能力
日常知識學習借助特定學習環境,依靠相關教學模式,知識體系來構建學習框架。傳統作文批改方法中,學生作業全由教師一人檢查批閱,學生不能更好的理解吸收,做到改進之處,此方法不能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時間長久,教師對作文檢查批閱也趨于單一化形式化。現代學習方式不僅要求充分吸收課堂知識,更要做到課下獨立思考,學生與學生之間積極探討交流。作為教師要起到促進作用,組織學生積極發言,相互討論,暢所欲言,使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融入課堂氛圍。關于激發學生對于作文的興趣性,運用恰當的藝術性進行指導毋庸置疑。例如作文《介紹家鄉的美食》,教師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借助互聯網查閱美食的相關資料,當天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踴躍發言,交流介紹家鄉特色美食,起源和做法,可以分成小組進行比賽,通過不斷的交流摩擦挖掘學生潛在想象力與創造力。教師應起到輔助作用,將課堂交給學生,幫助指導,最后把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并得出最終結論。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文格式,文章結構,以達到百花齊放的效果。在此環境下調動課堂氛圍,做到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學。
現代語文教學模式的多元化藝術性正逐步提高,高質量的教學理念目標貫徹各大學校,對考察語言表達,詞語運用方法要求極高的作文模塊,其多元化的藝術性指標要求更是教師不斷探討鉆研的主要課題之一。教師學會運用藝術的魅力與作文批改相結合,做到緊密觀察學生成長發展,學習逐步提高,師生共同參與學習探討,做到四兩撥千斤效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進步提供推波助瀾效果。未來多元化,豐富性的作文批改藝術性,將會不斷普及,深入語文教學模式的中心。
參考文獻
[1]劉媛.論小學作文批改的藝術[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5):284-285
[2]齊香萍.淺談小學作文的批改藝術[J].學周刊,2013(25):166-1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1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