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勢利導 分階段評價增強作文批改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作文教學難,難在學生不想寫、不會寫。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可以從評價環節入手,遵循發展規律,因勢利導,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個性與共性,分階段對學生進行評價與指導:第一階段,找出亮點,激發興趣;第二階段,找到不足,提出要求;第三階段,明確目標,提升能力。經過循序漸進的分階段評價,達到良好的批改效果,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因勢利導;分階段評價;增強批改效果
語文教師們或許會有這樣的懊惱:每一次作文教學都用心選擇內容,課堂上精心教導寫法,課下耐心批改指正,可結果卻是,學生的寫作態度與寫作水平“一如既往”,依然是不想寫,不會寫,似乎教師的耗時費力,通通是“一把力氣打在了棉花上”。怎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一直是寫作教學中一個難以破解的難題?!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應發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種功能,尤其應注意發揮其診斷、反饋和激勵的功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睂懽魇且环N具有個性化與創造性的行為,教師的評價,對于鼓勵學生自主創作,幫助學生學習寫法,無疑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環。因此,關注學生的寫作自主性,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時因人分階段作出相應評價,就能更好地提升作文批改的效率,增強批改的效果。
一、 找出亮點,激發興趣
心理學家蓋茲說:“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能力?!痹趯懽鹘虒W中,如何給學生以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寫作的內驅力,才是教師批改評價的首要任務。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因而在批改的第一階段,教師如果能給學生找出亮點,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在寫作方面的優勢和專長,從而樹立信心,那么,面對今后要求各異的寫作任務,學生們或許會更有底氣,更敢于去嘗試,會更樂于去嘗試。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作文教學,難在寫作的個體綜合素養要高,不僅要有多樣的語文能力,還要有生活的積累與感悟,對于初中階段,還是十幾歲的孩子來說,真的是有難度,學生的畏難情緒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他們的肯定與鼓勵,對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我接手了一個九年級的班級,第一次的作文課,依據第一節課的作文指導,我給學生下達了40分鐘當堂完成一篇600字作文的任務。可臨近下課,班上52個學生,只交了31本,驚訝之余,只好讓沒有完成的學生課下寫完再上交,可直到第三天,仍然有8個學生無法上交。而交上來的作文,有六本字數不足,五本抄襲。真正可以達到“良”這樣等級的作文屈指可數。不寫或不認真寫的理由五花八門,學生們的興致缺乏可見一斑。
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批改時,不給等級,不給分數,以羅列優點的方式,給出評價:書寫工整或是美觀;段落層次好;首尾呼應的結構嚴謹;甚至是某個詞,某個句子用得生動、準確,評語中,沒有批評,只有表揚。
同時,將學生的優點在課堂上找時機夸贊。學生剛開始覺得老師似乎有些搞笑,有幾個家長微信反饋給我,說孩子說“語文老師把我們當小學生了”“語文老師小小的優點也夸”“語文老師要求好低”??山Y果是,不管是課堂寫作還是課外習作,到目前兩個多月之后,作文本只有三、四個學生不交或不能按時交,交上來的作文字數足,沒有抄襲,最重要的是,學生被夸贊過的“亮點”次次都會呈現,甚而“亮點”越來越突出、鮮明,越來越多。
我想,即使是自詡已經是初中階段的學姐學兄的九年級學生,不管面上表現得多么不屑,內心對肯定與夸贊同樣是甘之如飴的。實踐證明,“找亮點”,放大式地表揚,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激發內動力的基礎,是增強作文批改效果的根本,是提高作文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二、 找到不足,提出要求
想寫,不等于會寫,畢竟對于學生來說,受知識面與閱歷的影響,習作中的不足也是明顯的。要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指導學生發現不足并進行改正,是必須的。這時候,批改評價就可以進入到第二環節,即“找到不足,提出要求”階段。
經過第一階段的肯定與鼓勵,絕大部分學生已經克服了畏難情緒,已經有了進一步提高的愿望。這時候,教師如果能依據學生的寫作習慣,根據學生的寫作能力,有針對性地提出一兩個可以改正的缺點,或者是一些可以改進的技巧,學生會比較容易接受。人們常說:“寫作是用文字說話”,每個人說話,會受到諸如閱歷、知識面、性格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作文亦是如此,正如葉圣陶所說“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正所謂“文如其人”,學生的作文,仔細閱讀就會發現,總有其鮮明的個性特征,比如行文的方式,語言表達的方式,結構的安排,甚至是內容的選擇方向等等。每一位學生的每一篇習作,不足的方面可能不止一兩點,在評價指導時,卻不必一次性的面面俱到。要知道,“寫作文”這項作業,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多數情況下都是艱苦的任務。教師如果寄希望于通過自己的作文批改讓學生“短時間成為寫作高手”,這是非常不現實的。
“急于求成”“求全責備”極有可能讓學生無所適從,嚴重時,還可能將第一階段培養的興趣與熱情毀于一旦。一般來說,寫作水平比較高的同學,作文中的某一缺點會呈現得更鮮明,會表現出更明顯的“一貫性”。給這部分學生提要求時,就可以關注這一點,利用三四次的習作,給予具體的指導。比如有位學生,寫作能力在班級處于中上水平,他的習作不管是立意還是選材,不管是結構還是詳略,每次都可圈可點。
然而遺憾的是,他的作文常常拿不到比較高的分數。分析發現,這與他的作文的開頭與結尾有關,乍一看,開篇扣題,結尾點題,結構似乎很嚴謹,可卻一點也經不起推敲,因為他的開頭段總顯得拖沓,結尾段又顯得含糊與冗長,給人造成主題似是而非,甚至是主題不明確的印象。如何改進,如何提高?我給他一個要求,即首段與尾段字數的限制,同時一定要出現題目中的關鍵詞。
這樣幾次的習作批改指導之后,他的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作文的得分有了很大的提升,他的寫作興趣得以鞏固,在一次的全縣主題征文競賽中,他主動參與,最后竟得了一等獎。從當時的反響來看,不僅對他本人產生了極大的鼓勵作用,甚至對整個班級的學生都產生了很積極的導向作用。這種簡單提要求的方式是否適合程度較差的學生呢?答案是肯定的。寫作水平比較差的同學,雖然難以找到其習作的一貫缺點,每次的作文缺點似乎都不一樣,也似乎很多,但向上的愿望是一致的。因而,評價時,仍然是抓住一兩點提要求即可,只是他們的要求還可以再低些,比如字數寫足,書寫工整,不寫錯別字,語句通順等。
這樣一個階段下來,不同層次的同學有不同的訓練要求,學生的寫作越來越有方向,寫作的水平也就逐漸提高了。
三、 明確目標,提升能力
有了興趣,找到了不足,如何更快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愛因斯坦說:“在一個崇高的目標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會獲得成功?!币岣邔W生的寫作能力,給學生具體、明確的目標最直接有效。此時,教師就可采用分數評價,最好是以考試的作文分值“60分”為依據,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得分等級,然后,通過優秀作文課堂分析與課后張貼展示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自己作文的“敗筆”做具體的分析,看看可以從哪些方面改進,能否再提升幾分,達到更高的等級。在小方向、大目標的指引下,學生的寫作能力將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因勢利導,分階段評價,是我在作文批改方面的一點嘗試,在評價時,如果能找準時機,有效用好評價的語言,效果會更突出??傊?,關注學生心理發展規律,遵循學生的認知差異,“因勢”“因時”給學生以肯定、鼓勵及指導,是關鍵。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葉圣陶.葉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1).
[3]李鎮西.愛心與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5).
[4]美.蓋茨著,陳德榮譯.述教育心理學[M].世界書局,1934.
作者簡介:高檢英,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城關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5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