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高農村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農村小學的教育問題,是基礎教育階段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在新課改的前提下,素質教育成為了最終的教育目標。由于農村小學的經濟條件相比城市要差很多,教育資源也不如城市,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利用有限的資源,提高農村小學的高段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引言:
  課堂的有效性,指的是教師通過上課,使得學生能夠有效的學習知識文化。在新的形勢下,教師需要改變以前的教學思想,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生能夠獨立的進行學習,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思想,進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農村小學的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合作交流出現形式主義
  新課改提出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很多教師積極進行,采用新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上課的過程中,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引導學生相互之間進行合作交流,為此,合作討論是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上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目的在于使得學生之間相互的討論,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有利于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但是,很多的教師并沒有真正的運用合作交流的方法,沒有明白合作交流的意義,導致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合作討論浮于表面。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中的《北京的春節》的時候,教師提出一個在北京過年都有什么習俗的問題,然后叫同學們分組討論,教師就撒手不管了,但是實際上學生們并沒有真正的明白合作討論的含義,只是感覺很有意思,當成了一種有趣的游戲來對待,這就導致了學生之間在進行合作討論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幾種問題,比如有的學生抱著偷懶的心態,一言不發;還有的學生之間只有一個人在發言,其余的當起了聽眾;更有學生只是單純的把合作討論當成了玩耍游戲的時間,這樣只是單純的浪費時間而已。這是由于教師對合作交流的認知不夠導致的,使得語文課堂的合作交流活動散漫,沒有組織性,充滿了隨意性,教師應該在學生進行合作討論的時候,進行相對的指導和監督,指導學生進行合作探討的方法,節奏和思路,同時要規定好時間來保證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合作探討。這樣才能保證合作探討的質量。
  學習方法過于自主,缺乏過渡
  很多教師為了響應新課改提出的自主學習,淺顯的認為就是叫學生自習,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最后導致教師的教學方法變得不倫不類。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中呂巖的《牧童》一詩中,如果教師單純叫學生自己學習這首古詩,不僅會加大學生學習古詩的難度,還會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小學生的知識面有限,思維也在發展中,所以小學生獨立的進行學習的訓練應該由教師引導著進行,幫助學生獨立進行學習,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了整首詩的大概意思以后,叫學生自己進行背誦全詩,自己試著去理解詩人這首詩中想要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在這中間,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以免學生想錯方向,浪費時間。
  培養學生能夠獨立的進行學習的能力要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逐步進行,要有一定的過渡性,不能急躁,由教師引導學生逐漸的學會自己去學習,幫助學生掌握依靠自己去學習的方法,不能單純的放任不管,這樣會導致學生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學習,加大學生的學習難度。
  提高課堂教學評價有效性的方法
  做好備課,提高備課的有效性
  教師一定要明白提前備課的重要性,備課是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根本。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思想和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合適的教學方法[1]。備課不僅是準備課堂上所要講的知識,更多的是如何去講,用什么方法去講,分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又分幾個結構去講,學生對于所學知識能夠吸收多少,課堂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么,整個課堂的時間應該如何分配等等重要的內容。這些都影響著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的問題,只有充分的備課,教師才能掌握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節奏和教學進度。比如在備課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中翁卷的《鄉村四月》這首詩的時候,要準備給學生講解整首詩的大概意思,不能通俗直白的去講解,而是要運用修辭的手段去講解,要想著充分的利用學生的想象力和指引學生對于學習詩詞文化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學習這首詩的興趣,同時要想著如何將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動的對學生講解,使得學生容易理解。同時還要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免出現在課堂上學生提出問題而教師卻回答不上來的情況,影響課堂教學的節奏和進度。
  重視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相關的教學工具也變得先進,比如多媒體、班班通、教學光盤等等。由于農村教育是基礎教育比較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農村地區的發展速度相比城市也比較緩慢,先進的教學工具就顯得尤為重要[2]。教師要充分的利用這些工具,將無聊,復雜的語文知識變得簡單,具體化,將無聊的課堂教學變得有趣,活潑,使得學生容易理解知識,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知識的好奇心和樂趣。同時也要注意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手段,不能機械的上課,要注意學生的反饋情況,根據學生的反饋情確定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思想,保證學生能夠真正的掌握知識,而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上課,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展開教學。這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語
  有效的課堂中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要圍繞學生展開,明確教師的教學目標,改革教學方法,通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結合農村小學的實際特點,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育資源,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學會獨立的進行思考,依靠自己去學習。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高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9):156.
  [2]龔文潔.淺談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7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