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階段,無論是語文的課堂內,還是課堂外,加強朗讀都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引導小學生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小學生還處在學習的初步階段,聽、說、讀、寫的能力亟待提升。朗讀過程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心、口、耳、目齊上陣,才能真正地領悟學習的內容,品味文章的內涵。養成長期朗讀的習慣,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漢語是有升降調,有韻律感的語言,漢語文章講究抑揚頓挫。這些音韻美的文章,只有通過朗讀才能鑒賞其魅力,品嘗其韻味。從現狀上看,當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以下筆者將重點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朗讀教學 問題 應對策略
  一、導言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朗讀和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陶冶學生的情操?!蓖ㄟ^朗讀,學生可以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使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并用。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子。因此,加強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是我們在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二、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指導問題
  隨著新課標應用的逐漸深入,絕大多數語文教師都認識到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在日常教學中也更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會將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作為朗讀教學,但在指導上有所欠缺。具體而言,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若學生占用了大量時間用于自主朗讀,這樣雖然可提升其對朗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但由于課堂時間的占用,教師在對學生的講解上會有所缺乏,久而久之無法讓學生從朗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對于語文學習弊大于利。
  (二)朗讀時間極為有限
  通常情況下,學校對語文課時都有明確的安排,包括每周上多少次語文課,每節語文課的時長多少,教師每學期的教學任務是什么,相對而言,這些都是教學的硬性要求和硬性指標。對此,教師需充分把握每一節課有限的教學時間去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任務。而朗讀教學不作為教師教學所需完成的硬性指標,因而少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分配給學生朗讀的時間則少之又少,由此而收到的朗讀效果也十分微小。
 ?。ㄈ├首x意義不明確且流于形式
  在朗讀教學中發現,有部分教師對實施朗讀教學的意義認知不明確,認為朗讀僅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很小的環節,因而可有可無。受此影響,其在語文教學中,甚少安排朗讀時間,且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明顯不足,朗讀教學流于形式,未能切實發揮朗讀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成效的積極作用。
  三、朗讀教學的策略
 ?。ㄒ唬閷W生的朗讀提供充足的時間
  為了更好地促進朗讀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教師提高對朗讀教學的重視度,并將朗讀教學作為整個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在素質教育過程中,切實強化朗讀教學,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并在課堂中對朗讀時間進行合理地分配。每堂課文中都要設置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學習,這樣學生就能在這一過程中感受朗讀的魅力,同時把個人情感和作者情感進行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對課文的學習和認知。如在教學《梅花魂》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花五分鐘時間來朗讀課文,通過個人的朗讀行為促進其對語文學習內容的升華。并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對于促進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開展靈活性的朗讀教學
  為了更好地在教學中促進朗讀成效的提升,教師需要切實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注重朗讀教學現狀的優化,采取多元化朗讀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樂趣,還能在朗讀過程中促進學生積極情感的激發。這就需要教師開展多元化的朗讀教學,盡可能地促進朗讀教學效果的提升。如采取表演朗讀的方式,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聲情并茂地進行表演,這樣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能更好地對人物性格和課文的中心思想進行理解,促進學生朗讀學習能力的提升。
 ?。ㄈ┙處煈M行范讀
  教師的范讀是學生評價教師教學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一些教師的音質一般,且普通話不是特別標準,然而教師只要在范讀時合理融入自身真實情感,則也會得到學生的肯定,贏得學生的掌聲。范讀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是指導學生且收效最快的一種教學方法。由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的知識量有限,因此,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不能合理把握語速和語調,無法準確讀出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教師應在感知文章主旨和領會所要表達的情感的基礎上,進行范讀,進而指導學生更加深入、全面地感受文章情感,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另外,小學生還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且樂于模仿教師舉動,通過范讀能夠改進學生朗讀過程中的不足,掌握朗讀技巧,增強朗讀技能。
  (四)教師應引導朗讀與思考的有機結合
  教師應精心挑選經典文章,讓學生先通篇理解文章內涵,把握文章情感線,首先動腦思考幾個問題,并帶著問題去朗讀和理解,用心去領會作者寫文章當時的情感。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五年級語文課本《草原》這篇文章時,教師應依據課文的內容制作課件,幫助學生進入情境,引導其更加深入的理解內容,進而培養學習能力、激發學生興趣、鍛煉邏輯思考能力。
  結語
  總之,在教育改革深化和新課標提出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方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集中表現在教師的指導不到位以及缺乏針對性評價方面,導致學生在朗讀實踐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們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從帶著問題朗讀、將朗讀和評價有機結合和有感情的朗讀等方面提出了應對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牟桂杰.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17(4):45.
  [2]黃玉梅.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19):1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0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