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朗讀在小學各個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書聲瑯瑯應當成為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征。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朗讀存在于每一天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入情入境,把抽象生硬的文字符號變成靈動鮮活的具體形象,引領學生通過讀來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獲得初步的整體感知形象,進而利用聯想和想象的方式促進學生的思維,進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情境之中,從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必須予以重點關注的課題。
一、激發興趣,有效朗讀
興趣是最重要的。沒有興趣,就不會有激情,就不會把朗讀當做自己的事情來做。很多學生,認為朗讀是讀給老師的,早讀的過程中,就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所以根本沒有效果。因此,興趣是高效朗讀的第一步。小學生的好奇心非常的強,他們都想知道為什么。要調動學生興趣,就要打開學生的好奇心。例如,朗讀《春曉》這首古詩詞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根據題目想象孟浩然大詩人是怎么描寫的春曉的,學生們在老帶動之下,好奇之心如同泉水涌上來。這樣,學生就會非常自然的進行朗讀。在學生的朗讀中,孟浩然的春曉就如同一幅美麗的圖畫,展示出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學生的朗讀把春天的意境讀了出來,春天在學生的口中讀了出來,是一種情不自禁。學生讀一遍,覺得非常感興趣,接著又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樣,學生對詩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春充滿了向往,對春充滿了憧憬,對春充滿了展望。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朗讀激情被徹底激發出來,如同洪水一般,滔滔不絕。在濃厚的興趣之下,學生真正懂得了朗讀的意義,對朗讀有了重新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走進朗讀的世界,讓朗讀帶給學生快樂和激情。
二、借助范讀激發學生的情感
小學語文課文大都是音韻和諧,瑯瑯上口的,許多學生讀起來容易,但是如何讀得更好,讀出課文中所蘊含的情感、哲理、意境及弦外之音卻不容易。因此教師可用范讀的方法,繪聲繪色的作示范,突出重點,在學生朗讀時給他們相應的點拔。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寫景課文,文中最大的特點是運用了兩組排比句,突出了水的靜、清、綠;山的奇、秀、險。教學時我重點針對這兩組排比句進行分析,帶感情的范讀。同時交給學生評價的任務,讓學生在教師的范讀中找出課文中表達的情感。學生在反復的聽讀、朗讀中,腦海中會勾勒出一幅優美的畫卷,使學生深刻感受桂林山水的獨具特色和作者描寫的傳神。
三、小組合作,有效朗讀
教師把學生進行分組,實現個性化朗讀。對于每個學學來說,他們的朗讀方式各有不同,在朗讀的時候,總喜歡用最喜歡的方式進行朗讀。因為每個學生朗讀的時候,都有自身的優勢,也有自身的缺陷,把學生進行分組之后,每個學生都有優點和缺點,這樣學生之間就可以互相彌補,就可以相互學習。有的學生朗讀非常有感情,有的學生朗讀聲音洪亮,有的學生朗讀特別注重輕重緩急,有的學生朗讀時注重思考。這樣,小組中的每個學生的特點就非常明顯的展示出來,學生之間就彼此學習,就相互借鑒,學生的優點就無限擴大。例如在學習《一株紫丁香》的時候,可以進行分組,讓每個小組進行朗讀。每個小組都進行朗讀,小組在朗讀中,相互取長補短,相互指出彼此的缺點,這樣,學生朗讀就會取得很大進步。在朗讀中有的學生沒有感情,有的學生聲音非常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就可以指出來,幫助他改進。通過小組朗讀,讓學生對其他學生的缺點指出來,就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能讓學生更加自主,更快的成長。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個性化朗讀雖然是自主朗讀,學生在小組中的個性也無法很明顯的體現出來,但是通過互相影響學生的個性就能在朗讀中運用的更加明顯。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分角色朗讀,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情感在分角色朗讀中學生群體由整體分為個體,每人扮演一角色,分細了目標與任務,學生能更好地發揮情感,體會也更深了。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握朗讀技巧,豐富情感
多媒體、電子白板等電教設備的發展與普及為小學語文朗讀課提供了諸多的便利。語文教師可以在這期間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視聽情境,以此為學生的朗讀奠定基礎。以《憫農》《楓橋夜泊》等古詩為例:在朗讀之前,我們可以將原聲朗讀音頻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在視聽結合的基礎上體會這些古詩。比如在《楓橋夜泊》這首古詩中,當朗讀到“月落烏啼霜滿天”時,可以要求學生在聽的基礎上觀看視頻中的畫面,然后體會一下朗讀者在朗讀這個部分的時候為何是這樣的語氣,為何要如此抑揚頓挫,由此引發學生的思考。在不斷的思考和探索中掌握朗讀技巧,為他們之后的朗讀奠定基礎。此外,我們也可以定期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童話古詩的朗讀視頻,讓學生在反復的聆聽中把握朗讀技巧,豐富他們的情感,繼而讓他們懂得如何去利用情感豐富自己的朗讀。
綜上所述,朗讀是有聲的語言藝術,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學語文老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讓閱讀更加有效。只有讓學生對朗讀感興趣,才能給閱讀插上騰飛翅膀,讓學生遨游在朗讀的世界里。在朗讀過程中,老師要逐漸引導,不能著急,要循序漸進,讓小學生朗讀一點一點進步,慢慢就會更大騰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