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用閱讀喂養美好的靈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遺失了生命中一份獨特的美好:讀書,讀整本的書,讀整本的好書。為了重拾這份美好,九江市長虹小學開展了有書共讀活動,意在鼓勵教師閱讀,引導孩子閱讀,用閱讀喂養美好的靈魂。
  【關鍵詞】閱讀;有書共讀;回歸;美好
  一、幸福的閱讀童年
  我出生在農村,父親醫專畢業后成為一名醫生,母親未上過學一直在家務農,爺爺奶奶已年邁,下面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一個山旮旯里的農戶沒有男勞力,醫生的工資又不足以養家,因此在同村中我家算窮的。年底生產隊結算時,別的農戶家興高采烈地分錢分口糧,我家想拿到充饑的糧食,還得交錢,沒錢時還得低三下四地懇求生產隊長,先欠著來年再慢慢還。
  現在回想,那時的父母多么需要我們幾個孩子快快長大,走進農田干農活兒、掙工分,只可惜那時的我們還渾然不覺。但是,我卻清晰地記得,每月中旬的周末,父親下班回家,總會給我們帶來一本雜志《少年文藝》。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還陸續訂閱了《十月》《收獲》等。每當這些書拿到手,我們都會翻來覆去地翻看,看一遍、兩遍……十遍……直到翻爛為止。因為每月都有,就沒覺得這書有多稀奇,更沒感覺到這些書占用了我們全家的口糧。直到讀了師范,工作了以后,和同學、同事聊到這些,才知道那時候能讀到這些雜志是一件多么奢侈而美麗的事情。
  有時候總在想,是什么促使父母親花如此的代價讓我們閱讀?長大后,也會在聊天的時候問父母親,父母親的回答是絕對的一致:“我們就是想讓你們讀書,你們能讀到哪里我們就送到哪里!”“可是你們吃了多少苦呀?”“再苦我們也能忍受!只要你們喜歡讀書,將來肯定有出息!你看,現在你們不是都非常不錯嗎?哈哈哈……”我們姊妹四人沒有辜負父母親的期望,都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每隔三年,就有一條好消息傳進山旮旯:周醫生的女兒考取了師范,周醫生的兒子考取了大學……是的,平凡而偉大的周醫生夫婦連續培養了三位教師,一位醫生,在當時的農村的確引起了一陣轟動,也讓母親因過度操勞而日漸增多的皺紋頓時舒展了。
  謝謝我的父母,讓我擁有了一段幸福的閱讀童年。
  二、奮斗的懵懂青年
  工作之后,忙著教書,辦公桌上除了教材、教參,就是相關的教學雜志:《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研究》……回到家中,不是批改作文、試卷,就是觀看教學錄像,或者鉆研教材、精心備課、撰寫論文。在學校加班加點已成日常,有時是在耐心輔導學困生,指導他們背書、作文等,有時在反復指導年輕教師如何上課,如何賽課……
  回想年輕時的忙碌,有些許自豪:自己成長了,帶領的教師團隊也在茁壯成長!但總感覺內心深處似乎丟失了什么,那是什么呢?對了,我似乎很久沒有靜靜地捧一本好書在手。雖然一直在奮斗著,其實還是懵懂的。
  三、回歸的共讀中年
  書教著教著,才發現很不夠用。在江西省教研室及九江市教科所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我帶著長虹小語團隊與趙紅英老師不斷磨課,走進了《小王子》;與袁衛紅老師不斷研課,走進了《彼得潘》;與丁海霞老師一起走進了《草房子》,與張華榮老師一同走進了《夏洛的網》……看著老師們的進步,欣賞著孩子們的收獲,我們知道:是該好好地讀讀書了。
  2016年4月,我校正式開展了“有書共讀”活動。首先鼓勵有愿望參加活動的老師選書,大家可根據自身喜好,選擇一本書籍,將書名上報各年級備課組長,形成長虹小學有書共讀活動書單。然后由學校統一購買,并將書籍贈送給每一位參加活動的教師。接著教師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閱讀,并且將自己最新的閱讀過程感受通過微信群、微信朋友圈上傳分享。同時鼓勵教師閱讀完自己所選書籍后,與其他教師交換閱讀,并且在書后的分享卡中做出記錄。最后要求老師們整理、完善有書共讀活動的過程性資料,進行總結評價。學生活動可以照此計劃進行。
  一時間,讀書活動很快進行著:“夫妻共讀”“親子共讀”“全班共讀”“師生共讀”“點評閱讀”“圖書漂流”……
  我最先捧讀的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本書一共由三部分組成: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第一部分非常簡短,只有兩個頁碼,卻似乎已經告訴了我們故事的結局,定下了悲切的基調。第二部分就是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由剛開始的茫然不知所云到逐步的悲痛,讓我幾經放下這書,無法往下讀。我先生讀完這本書這樣寫道:讀了第一、二部分,已然十分沉重,文筆果然細膩,不愧為“圍城”夫人。但個人認為,年輕人不宜讀此書的第一、二部分。從弗洛伊德理論分析,此夢乃是現實在楊絳先生心中的綜合、集中反映:半夢半醒。第三部分占據了全書的近四分之三,楊絳先生回憶了他們仨一路走來的幸福與艱辛。
  2016年4月17日,我在自己的讀書筆記中寫道:
  長虹小學教師有書共讀計劃第一本——《我們仨》,作者:楊絳。
  2015年,104歲的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的9句話成了網紅,最后一句話是: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在《我們仨》中,就能讀出這些。
  微信群中,朋友圈中,茶余飯后……大家都在分享著讀書的快樂,都在排著隊預定自己愛看的書,跟同事預定,跟學生預定,跟校外的朋友預定?;顒娱_展以后,我先后讀了《擺渡人》《中國最美的語文》《教室里的電影院》《最后一個匈奴》《追風箏的人》《解憂雜貨店》《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及沈石溪系列小說。還跟著夏坤老師的《教室里的電影院》看了十幾部電影。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越讀越知不足,經常跟老友感慨:真不知道自己這近三十年的老師是怎么做的!老友安慰道:幸好你還來得及!是呀,還來得及,來得及和老師們,和孩子們,和家人們,和朋友們一同享受閱讀的快樂,讓閱讀在我的中年回歸。
  第一季有書共讀活動結束后,老師們在一起座談,大家都感慨萬千:年輕的黃華偉老師說,在一次次臉紅心跳中,真正為自己讀了一把書。因慚愧而臉紅,因激動而心跳,每每讀時,都有一種茅塞頓開的喜悅。袁衛紅老師感嘆道,她和孩子們發現了許許多多好看的書,工作之余,學習之余,人捧一本好書成了長虹一道最美的風景。大家讀后的真情流露在詮釋一句話: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讀書,讓你我都感覺,世界是如此的美妙!從教30多年的趙紅英老師說,共讀是生命的另一種歷程,可以憑借閱讀來經歷另一種人生歷程。禪意十足的宋潔老師總結說,靜能生慧。安靜讀書,品味歲月的美好;安靜讀書, 一路有你的精彩;安靜讀書,紅塵煉心的修行。
  我們一起來讀書吧,用閱讀喂養美好的靈魂,幸福一生。
 ?。ň庉嫞糊堎t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0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