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夏玉米良種良法高產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柘城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常年玉米種植面積在75萬畝左右。近年來,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保障糧食安全生產的號召,我縣大力發展糧食生產,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建立玉米萬畝高產創建示范區,增產效果顯著,全縣涌現出了一大批畝產超過700公斤的高產地塊。結合我縣農業生產實際,夏玉米高產創建配套結栽培技術如下:
  一、品種選擇
  優良的品種是獲得高產的先決條件之一,沒有優良的品種即使采用良法,其增產幅度也是有限的。豎葉型品種通風透光性好,適于密植,有利于實現玉米高產。目前我縣推廣的豎葉型品種有先玉335、浚單20、登海605、偉科702等。
  二、適期早播
  適時播種是獲得玉米高產的關鍵環節。播種期過早,氣溫沒有到達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易造成爛種、出苗不整齊;播種過遲,土壤溫度升高,易造成禾苗徒長,植株瘦弱,抗倒伏能力低,直接影響后期產量,同時由于播期過遲,成熟期推遲。我縣推廣麥收后免耕鐵茬搶種,播種越早越好,要求6月15日前播種結束。
  三、合理密植
  玉米要想獲得高產,除了要合理選擇優良品種、適期播種,根據不同品種合理密植是最關鍵環節。要實現玉米高產必須保證足夠的穗數,一般每畝種植3500-4000株為宜。推廣寬窄行種植,一般寬行0.8米(間隔4垅麥),窄行0.4米(間隔2垅麥),株距0.28米。
  四、提高播種質量
  1.足墑下種,一播全苗,若墑情不足,播種后澆蒙頭水。
  2.按行距、株距要求定行定穴播種,推廣機播,深淺一致,播深3-5厘米,玉米播種量一般2.5-3公斤,采用單粒機播。適當加大播量,擴大壯苗基數。
  3.三葉期間苗,五葉期定苗,留苗要比計劃密度多3-5%。分期拔除弱病株,提高田間整齊度,發現缺苗,可采取鄰近穴雙株留苗。
  4.推廣麥秸麥糠覆蓋,把全部的麥秸麥糠覆蓋于寬行間。嚴禁焚燒小麥秸稈和麥茬,焚燒小麥秸稈和麥茬不僅污染環境,毀掉秸稈資源,還嚴重破壞土壤理化性質,降低土壤肥力。
  五、科學施肥
  玉米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在高產栽培條件下,要適當增加施肥量。施肥原則是全量施肥,平衡搭配,分期追施,推廣施用配方肥。施肥方法:第一次施肥在玉米播種后或拔節期(播后25天)每畝追施總含量40%的玉米配方肥30-40公斤,用化肥耬串施于玉米窄行中間,深度10-15厘米;第二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播后45天)追施尿素25公斤,條施或穴施,深施覆土(禁止撒施),以攻穗增粒。
  六、化學除草
  一般提倡使用封閉型除草劑比較安全,玉米出苗前每畝噴施40%乙草胺·銹去津(乙·阿合劑)200-250毫升,兌水50-60公斤進行地表封閉處理。玉米3-5葉、雜草2-4葉期,每畝用4%煙嘧磺隆(玉農樂)懸浮劑100毫升兌水35公斤噴霧。使用除草劑原則上寧早勿晚,封閉型除草劑在土壤墑情較差時要適當加大用水量,以保證除草效果。
  七、合理灌水排水
  玉米抽雄前10天和抽雄后20天為玉米需水臨界期,干旱時必須澆水。發生澇災時,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八、科學化控
  根據玉米長勢,進行合理科學化控。
  1.化控的好處有四點:一是促進玉米根系發達,增加玉米氣生根條數30%以上,增加氣生根層數1-2層,降低玉米植株高度20-30厘米,增加莖粗0.1-0.2厘米,降低玉米穗位10-20厘米,促成玉米茁壯成長,提高玉米抗倒能力;二是促使玉米葉片寬大肥厚,增強葉片功能,提高玉米葉片光合作用,提高玉米抗逆能力,延緩玉米植株衰老,增加玉米干物質積累,百粒重增加1-2克;三是改善玉米通風透光條件,提高玉米受粉率,減少玉米禿尖,減少玉米空株率;四是促進玉米提早成熟2-3天,增產效果達到7-12%。
  2.玉米化控噴施時間在玉米6-11葉均可,但以玉米7-10葉期為最佳化控時期。噴的過早,在化控植株的同時,也對雌穗發育會有所抑制。過晚用藥,會影響對玉米的控制效果。
  3.玉米化控常用的調節劑主要有:乙烯利、玉米健壯素、縮節胺、矮壯素、多效唑等。雖然市場上玉米控旺產品名目繁多,但其離不開上述成分,或是單劑,或是混合劑。但噴施玉米盡量不要使用單劑,因使用單劑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混合劑為好,因混合劑能達到速效與長效相結合,受天氣影響小,控旺增產突出,應用時間提前,無毒副作用。
  九、綜合防治病蟲害
  1.未包衣種子應選用辛硫磷等藥劑拌種。
  2.苗期防治薊馬、灰飛虱、蚜蟲等,可用5%吡蟲啉乳油2500倍液噴霧,也可用氯氰菊酯或乙酰甲胺磷進行防治。
  3.防治玉米螟有兩個時期,一是在大喇叭口期,每畝用1.5%辛硫磷顆粒劑250克,摻細沙7.5公斤,混勻后丟心防治;二是在玉米授粉后每株用80%敵敵畏200倍液3毫升滴于雌穗頂部花絲內,或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對雌穗花絲噴霧。
  4.玉米病害以防為主,防治適期在7月上中旬,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畝用量40-50公斤,間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十、適期晚收
  玉米籽粒乳線消失,基部出現黑色層,苞葉上口干枯松散,果穗苞葉變黃干枯時收獲,一般較習慣收獲期晚7天,每畝增產玉米50公斤左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9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