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蛋雞葡萄球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鑒別及防控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蛋雞葡萄球菌病是由于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而發生的一種慢性或者急性傳染病。任何品種和年齡的雞都能夠感染,甚至雞胚也可感染,籠養雞的發病率高于平養雞。盡管4~6周齡的雛雞非常敏感,但實際上主要是40~90日齡的中雛和育成雞易發。該病全年任何季節都能夠發生,但以潮濕季節和雨季相對容易發生,一般每年7~9月為發病高峰期?,F介紹蛋雞葡萄球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鑒別診斷以及防控措施。
  關鍵詞:蛋雞;葡萄球菌病;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鑒別診斷;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4-0048-02
  1 流行病學
  1.1 病原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蛋雞葡萄球菌病的病原,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典型的葡萄球菌呈卵圓形或者圓形,往往單個散在、成對或者呈葡萄狀排列。該菌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在干燥條件下能夠生存3~6個月,在80℃高溫下處理30 min才會被殺死。另外,該菌對抗生素容易形成耐藥性,但對龍膽紫敏感。
  1.2 流行特點
  該病通常在規?;B雞場發生,往往從每年的4、5月開始發病。主要是生理發生較大變化的預產期和產蛋期蛋雞比較容易發病。另外,對于野性較大、好打斗、好動的品種,由于容易出現外傷,也會感染發病。
  2 臨床癥狀
  2.1 眼流淚型
  病雞一側或者兩側眼睛有混雜泡沫的灰白色液體流出,眼部變得濕潤,呆立,縮頸。采食逐漸減少,機體日漸瘦,眼瞼發生黏合,甚至雙眼失明,往往被其他雞踩死。
  2.2 眼腫型
  病雞通常是一側眼瞼緊閉、流淚,有時兩側都可見,眼結膜逐漸紅腫,眼瞼在黏液分泌物的作用下發生黏連,里面存在灰白色或者黃色的塊狀干酪樣凝固物以及膿血性分泌物,眼瞼明顯腫脹,在眼面部隆起,眼角膜呈灰白色,發生腫脹,變得混濁,進而出現失明。精神萎靡,頭藏在翅下。如果病雞兩側眼睛都失明,往往會由于無法采食被踩死或者只可采取淘汰處理。
  2.3 皮痂型
  病雞的面部、背部、翅部、腿部以及爪部存在大小不同的黑褐色痂皮,且形狀各異,將痂皮剝離后往往會流出少量膿血性液體,少數趾尖發生干涸,但精神和食欲狀況一般正常。
  2.4 皮炎型
  病雞表現出精神不振,采食減少或者完全停止,縮頸,雙翅下垂,往往在一旁呆立,拒絕走動,體溫升高。有些會排出黃綠色或者灰白色稀糞。胸腹部、背部、翅部以及大腿內側等處羽毛變得濕潤,容易發生脫落,皮膚黏潤,皮下存在積液,能夠自行破潰,并有暗紅色液體流出,附著在周圍羽毛上。3 實驗室診斷
  3.1 涂片染色鏡檢
  無菌條件下采取病死雞的足墊內滲出物、肝臟以及脾臟等病料制成涂片,經過革蘭染色、鏡檢,能夠發現革蘭陽性球菌,呈葡萄串狀排列或者不規則團塊。
  3.2 分離培養鑒定
  無菌條件下采取病死雞的足墊內滲出物、肝臟以及腓腸肌,分別在普通瓊脂培養基和血瓊脂培養基上接種,放入37℃恒溫箱內培養,經過12~24 h,可見普通瓊脂培養基上生長不透明的圓形菌落,邊緣整齊,表面濕潤、光滑、隆起;血瓊脂培養基上長出的菌落會發生溶血。對普通瓊脂培養基繼續進行培養,能夠看到黃色菌落。挑取典型菌落進行涂片、染色、鏡檢,看到的菌落與本文3.1部分所述相同。
  3.3 生化試驗
  將分離的細菌分別在葡萄糖、果糖、乳糖、蔗糖、麥芽糖、甘露醇等培養基上接種,都可產酸但不產氣;M.R.試驗、V-P試驗呈陽性,且能夠使明膠液化;可使牛乳凝固,并產酸。
  4 鑒別診斷
  4.1 維生素K缺乏癥
  二者相似之處是都會導致病雞精神萎靡,腿部和胸部皮膚變成紫色。區別是維生素K缺乏癥是由于日糧所含的維生素K過少而導致,通常是2~3周齡易發,到6周齡腫大會逐漸消失,雞冠變得蒼白,雙翅皮下發生出血,腹部皮下出現水腫,用針刺可見藍色的濃稠液流出,如果有創傷或者擦傷等會導致持續出血,血液不易凝固。
  4.2 維生素E-硒缺乏癥
  二者相似之處是都會導致病雞關節腫大,出現跛行。區別是維生素E-硒缺乏癥主要是由于日糧所含的維生素E和硒不足而導致,通常是2~4周齡的雛雞易發,臨床上往往會發生腦軟化病,共濟失調,雙腿出現痙攣性抽搐。5 防控措施
  5.1 疫情處理
  如果病雞已經失去治療價值,要立即進行淘汰處理。如果病雞癥狀較輕,要及時采取隔離治療。同時,用0.5%過氧乙酸溶液對雞舍和飼養用具進行徹底消毒,一般按雞舍每立方米空間使用1 mL 1%過氧乙酸,與29 mL水混合均勻后,裝入噴霧器進行噴霧消毒,每天1次,連續進行3天,注意噴霧后需要密封1 h。對于病死雞胴體以及糞尿等,必須采取無害化處理。
  5.2 藥物治療
  只要雞群中出現發病,要立即從雞群中挑出發病的雞,并進行單獨隔離飼養,然后剩余的雞群要及時使用敏感藥物進行全群防治。多種藥物都可用于治療該病,如青霉素、紅霉素、林可霉素、氧氟沙星、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多黏菌素以及磺胺類藥物等有效。但隨著金黃色葡萄球菌不斷產生更多的耐藥菌株,因此在使用藥物治療前最好先進行藥敏試驗,根據實驗結果選擇敏感性最高的藥物進行全群防治,同時還要注意定期輪換用藥和聯合用藥,確保防治效果良好。
  眼流淚型,病雞可使用林可霉素注射液滴眼,每天3次;眼腫脹型,病雞可先用沾取慶大霉素或者林可霉素注射液的無菌棉球擦去眼內膿汁和干酪樣物,接著取膚炎凈軟膏(主要成分為白癬皮、苦參、苦楝皮、樟腦、土荊皮、桃仁、冰片、紫草)按調成糊狀,在眼瞼外和眼內涂擦,通常用藥1~3次即可痊愈;皮炎型,病雞可按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30 mg林可霉素或者2 mg慶大霉素,每天2次,連續使用2~3天。
  5.3 加強飼養管理
  雞群在斷喙、肌肉注射以及刺種等時,要做好消毒,避免通過傷口感染細菌。同時,加強滅蚊、驅雞虱。經常檢查雞籠,避免雞籠損傷雞。在容易發病季節,可用阿莫欣(阿莫西林,按每升水添加60 mg)等敏感藥物飲水,同時交替使用高效碘、衛可(過硫酸氫鉀三鹽復合物)、速潔(過氧乙酸)等消毒水輪換消毒來預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7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