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企業“工作站”實踐的教師成長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職業學校培養的是技術技能人才,而培養和訓練技術技能人才核心能力的關鍵在于組建一支既有理論知識又有技術應用素養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顯而易見,培養同時具備理論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從國家近幾年的多項舉措來看,教師參與企業實踐已成為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
   一、教師企業“工作站”實踐的時代意義
   為進一步加強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2016年10月,教育部、財政部決定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要求職業院校選派教師到企業參與社會實踐,時間不少于4周。同時,要求各地遴選能夠代表行業先進水平、有較強影響力、覆蓋專業面廣的企業,完善校企共建教師企業實踐流動崗(工作站)機制,支持企業常設一批教師企業實踐崗位。
   2017年12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強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不僅支持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到學校任教,還推動職業院校與大中型企業合作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同時,完善職業院校教師假期實踐制度,支持在職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鍛煉。2019年1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各方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要在全國建立100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職業院校教師每年至少要有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參加實訓,落實教師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
   教育部與財政部很早就著手部署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工作,但鑒于校企合作體制機制的問題,相關工作一直難以順利開展。而各地在貫徹落實政策過程中均存在諸多問題和困惑,與制度設計的初衷和國家相關文件要求還有一定距離。河南省以“整合職教培訓資源,打造企業工作站”為原則,以企業“工作站”為載體,創新出實踐基地制度和以基地為載體的“實踐、教學、創新”師資培養模式,從而在企業“工作站”這一個場所就實現了“雙師多能”教師的培養。
   二、河南省中職學校教師企業“工作站”實踐運行情況
   河南省自2012年開始實施教師企業實踐項目,截至2018年,共有2000多名中職教師分6期到企業基地開展為期3—6個月(2018年改為2個月)的駐點服務實踐,有近60個企業基地參與完成該項任務。其中經省教育廳考核組和參培學員評價為優秀且長期參與項目的企業基地近20個,培訓內容涉及我省中職學校常設的20多個專業。我們把經過嚴格遴選的近20個經常接受教師企業實踐崗位的優秀基地稱為企業“工作站”。企業“工作站”不僅徹底改變了以往企業各自為戰、形式單一、門檻過多等不利局面,還解決了教師到企業實踐專業分散、實踐人數波動大、易受到企業工作時間和工作流程限制、企業提供的實踐形式單一、教師的教學和創新能力難以同步提高等問題,十分有利于提高職業學校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企業“工作站”的實踐鍛煉,中職教師不僅能夠了解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緊跟產業技術發展的新趨勢,還能提高自身實踐動手能力、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
   (一)我省中職學校教師企業“工作站”實踐的內涵
   我省中職教師參加企業“工作站”實踐采取“團隊師徒制學習”形式,內容包括:①學習團隊——來自不同學校相同專業的教師組成學習團隊,進入同一基地共同學習。②多崗輪訓——基地開辟多個專業實踐崗位,確保教師都能接觸盡可能多的崗位。③多師一徒——每個崗位為教師指派資深員工擔任帶教師傅,確保每位教師在實踐期間均有多位師傅指導。④交替學習——培訓基地把生產組織方式、工藝流程等內容融于實踐中一一講解,理論與實踐一般按1:4交替進行。⑤團隊考核——對整個團隊開展以工作業績為主的考核。
  教師企業“工作站”實踐可以充分發揮學校與基地的雙主體作用,進行“三位一體”培養模式改革。首先,校企共訂培養計劃、共管培養過程,簽訂學校、企業和教師三方協議,對教學團隊的實踐、教學和創新能力提升提出具體要求。其次,為提升學習團隊的教學能力,教師可以帶著教研課題進入基地,結合實踐任務在團隊開展研討。再次,教師也可以結合自己所長,實現教學相長,為企業新員工開展內訓。最后,培訓基地梳理技術需求,吸引學習團隊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造與研發。也就是說,企業實踐基地不僅具有實踐功能,同時具有促進不同學校相同專業的教師共同研究專業教學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師長期在基地實踐、工作,深入參與企業技術改造、技術研發,企業實踐基地還具有推動創新創業的功能。
   (二)企業“工作站”實踐的特點
   基于企業“工作站”的“實踐、教學、創新”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實現了制度創新和模式創新,在國內較早實現了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培養教師“實踐、教學、創新”能力,使“雙師”培養自然過渡到“雙師多能”培養。
   1.制度創新
  創新出實踐基地制度和基地實踐制度?!疤觐^挑子一頭熱”是長期困擾校企合作的難題,其原因在于學校難以找到有意愿、有能力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通過全省統籌規劃,在全省范圍內評選、認定、建設、考核企業實踐基地,形成了一系列規范基地建設的制度,把有合作熱情和能力的企業遴選出來,從而改變了以往單個學校“大海撈針”搜尋合作企業的局面,也使企業具有可持續、可預期的實踐教師來源,增強了企業的合作意愿。實踐基地制度是一項與西方教育企業制度相仿、源于我國國情的本土創新,是解決教師企業實踐中校企合作難題的有效方式。
   確定實踐基地之后,基地開展教師實踐的制度建設得到加強。該制度由師徒關系管理制度、崗位輪訓制度、交替學習制度等方面構成,形成了教師在基地開展實踐、教學、創新項目的基地實踐制度體系。實踐基地制度和基地實踐制度構成了完整的企業“工作站”運行體系,為教師實踐模式改革和師資培養方式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礎。
   2.模式創新
  創新出以基地為載體的“實踐、教學、創新”師資培養模式。在以往的“雙師型”師資培養中,實踐能力培養與教學能力提升處于“兩張皮”狀態,而企業“工作站”創新性地以同一個載體實現“實踐、教學、創新”三種能力的集成培養。企業“工作站”不僅具有實踐功能,同時具有團隊共同學習功能,因此有條件促進不同學校相同專業的教師共同研究專業教學,而且由于教師長期在基地實踐、工作,也具備參與企業技術改造、技術研發的時間和條件。    三、教師企業“工作站”實踐的成效
   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使企業“工作站”成為撬動中職教師實踐、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的支點,從而在一個場所就實現了培養工程師、教師和研發人員的目標,使“雙師”培養自然過渡到“多能”培養。它使教師的實踐、教學和創新能力均有了顯著提升,極大促進了中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實踐能力有所提高
   近年來,參加企業實踐的教師有2000余人,參培教師均能完成企業的基本工作任務和企業典型產品的生產過程。經第三方考核,98%的教師達到良好以上的成績。此外,受輔導學生獲得國賽獎牌的數量明顯增加,近3年,教師輔導學生獲得國賽獎牌數增長了200%。
   (二)教學能力明顯提升
   參培教師都能獨立指導學生開展理論和實訓教學,學生對參培教師的教學滿意度明顯提高,普遍反映參培教師“上課有鮮活的案例、實訓有嫻熟的技能”。教師參加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的成績顯著,獲得一等獎的比例不斷增加。在全省說課、講課比賽中,參培教師表現出色,被評委贊譽“視野開闊、功底扎實”。近年來,參培教師共參與制訂人才培養方案20余份,出版教材30余部。
   (三)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近幾年,每個企業“工作站”基本做到了“一團隊一技改”,每個團隊都參與了企業不同層級的技改項目,實現產值1000余萬元,很多基地的實踐團隊還幫助企業實現了技術創新。幾年來,參與企業“工作站”實踐的教師共發表科研論文100余篇,申請專利30余項。
   近年來,河南省中職畢業生質量受到企業好評,對口就業率不斷提高;教師指導學生參加省賽和國賽的獲獎人數和等級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素養顯著提升,參加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獲獎率不斷增加;河南省職業教育的內涵不斷提升,對社會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招生總量持續攀升。同時,企業“工作站”培養模式也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全國各大媒體也做過專門報道,并為河南省名列“國家2018年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擬予激勵支持?。▍^、市)名單”做出了應用的貢獻。
 ?。ū疚南?018年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重點項目“產教融合背景下多能型師資‘工作站’培養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ZJA18004) (責編   張德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4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