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長篇小說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中階段是一個人語文閱讀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我國古代的長篇小說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以及教學意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些文化以及歷史大多記錄在我國的古代長篇小說中。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基本上已經具備了一些自學能力以及閱讀意識,而高中課本上也有一些篇幅比較長的文章,但是大部分還是篇幅比較短的文章,總體來說,和課外的整本書籍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同時,古代長篇小說大量的文言詞匯讓文章變得晦澀難懂,閱讀起來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研究高中古代長篇小說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策略,對于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針對高中古代的長篇小說整本閱讀教學策略展開研究,主要研究古代長篇整本書籍閱讀和課文知識之間的銜接以及具體的教學策略以及方法。通過研究,將有助于提高現階段我國高中學生的書籍閱讀量,讓學生語文文學素養以及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長篇小說;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語文素養;閱讀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高中階段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黃金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能力去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加深自己對于中國古典文學的理解,實現課外古代長篇小說整本閱讀和課內知識之間的切換。本文通過語文老師對學生進行書籍推薦、設置專門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分析以及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工作等方面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國目前高中古代長篇小說閱讀的教學,也許會變得更加輕松和高效。
一、為學生挑選適合學生閱讀的古代小說書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需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并且理科部分比文科部分的知識更加晦澀難懂,這就形成了一個困境:真正留給學生用來進行語文課外學習或者課外閱讀的時間是比較少的。這時候如果想給學生進行古代長篇小說的教學,就需要為學生精心挑選出適合學生閱讀,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一定的文學知識,并且帶有一定的文學價值的古代小說書籍,這也是對高中語文老師的一個高要求。
目前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雖然在“名著導讀”板塊推薦了諸如《紅樓夢》等經典名著,但是筆者認為,作為一線教師,還是需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分層進行推薦。同時需要結合課內文章,讓課內的文章和教師的推薦書目之間能夠得到良好的銜接。比如高中語文老師在針對《逍遙游》展開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閱讀《莊子》里的一些文章。對于層次高的學生來說,可以閱讀整本;對于層次中下等的學生來說,老師可以挑選一些經典篇章推薦給這些學生進行閱讀。
當學生到達一定的閱讀層次的時候,教師便可以依托教材推薦著手引導學生進行一些大部頭名著的閱讀了,比如《紅樓 夢》《三國演義》等。這類的推薦還是應立足學生實際,比如男生通常對“三國”“水滸”這類歷史英雄故事感興趣,而女生則對“紅樓”等描寫細膩、感情豐富的作品感興趣,對此,我們都可以有步驟、有計劃地推薦賞讀,不一定強求統一,但閱讀目標應該明確。因為這些著作大都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通過一定層面的閱讀和賞讀,有助于加強學生對于古代人民生活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思想觀。同時,通過這些古典作品的閱讀,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文言語匯,有助于課內文章的閱讀,從而實現課外古代長篇小說和課內閱讀教學之間的銜接。
在進行課外中國古代長篇小說閱讀教學時,教師即使做不到深入閱讀所有推薦書籍,也應做到通讀瀏覽,做好盡可能的充分的前期準備,保證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能進行有針對性的交流與指導,這樣也能恰當地保持對學生的持續性閱讀的期待,可以說,這也是另一種教學相長。同時老師也可以把自己的閱讀經驗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得到更加豐富的指導。
二、鼓勵學生每周設置專門的時間進行古代長篇小說的閱讀,并組織學生交流閱讀心得
總體來說,閱讀并不僅僅是靠閱讀,還需要的一個過程就是感悟。沒有感悟的閱讀是不成功的。要想提高高中學生的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整本閱讀教學,就要鼓勵學生定期做閱讀筆記,并且進行分享,這樣也是對于學生閱讀整本古代長篇小說的一個監督以及指導的過程。例如老師在針對學生進行中國古代長篇小說整本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把班級的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分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閱讀小組里面,然后給學生設置特定的讀書交流日期,引導學生在積極閱讀作品的基礎上,展示自己的閱讀筆記,或者進行閱讀心得與經驗的分享,鼓勵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這不僅是一個對于班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監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學生之間交流溝通分享經驗和讀書體會的過程,有助于加強學生對于書籍整體內容以及寫作背景和特色等的把握,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思考能力。這對于提高高中生的語文素養,尤其是對學生在閱讀素養方面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比如老師在推薦學生進行《明朝那些事兒》閱讀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對于最近閱讀的有關其中人物的特點,以及性格,還有文學價值等分析。經過細致閱讀以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及意見,對于自己的閱讀情況進行一定的總結和梳理,這樣有助于學生對于閱讀的積累。同時,為了加強課外書籍和課本文章之間的相關性,老師在讓學生閱讀了課外的中國古代的長篇小說以后,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自己閱讀的中國古代長篇小說和課內的文章有何異同,從而加深學生對于課內文章以及課外小說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一個更好的閱讀體驗。
除了讓學生進行分組的讀書心得體會交流以外,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制作一些和閱讀有關的讀書海報,將自己讀完一整本書的真實感受和其他學生分享,有助于加深自己對于整本閱讀的印象,引導學生正確閱讀中國古代長篇小說。比如學生閱讀完《三國演義》以后,可以對其中的精彩章節進行歸納總結,然后把自己的閱讀體會寫在海報上,鼓勵大家多多同其他人之間進行專業的對話。
三、向學生滲透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并且給學生進行一定的閱讀指導工作
在對學生進行中國古代長篇小說整本書閱讀教學后,老師需要及時了解學生閱讀的進展,及時解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因為在高中階段,語文老師也應該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運用。同時,老師按層次引導學生進入整本書的閱讀,并輔以多媒體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這種多媒體可以是和書籍有關的相關影視視頻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落實對于學生的語文閱讀教育工作。比如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聊齋志異》的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定期讓學生分享他們的心得體會,說一說讀完文章以后的心理狀態,及時和學生進行高效率的溝通。
四、結語
高中階段的中國古代長篇小說整本閱讀的教學工作對于學生和老師之間具有重大意義。本文主要針對古代長篇小說和學生課內學習的知識之間的銜接和過渡進行研究。通過研究發現,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書籍推薦,并且組織學生定期開閱讀賞讀課,小組之間進行閱讀分享等,以有效加強我國高中語文中古代長篇小說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趙英.高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策略探賾[J].成才之路,2018(31).
[2]呂宏.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
[3]陳濤,鞏道坤.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現代教育,2018(9).
[4]李曉丹.高中古代長篇小說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洛陽:洛陽師范學院,2018.
[6]雷士虎.基于銜接的高中語文小說教學[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ň庉嫞糊堎t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