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美》整本書閱讀實施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一書中以一種與老友交談、和老友分享、同老友討論的口吻,平淡質樸地圍繞“美”進行了闡述,文風清新,思想瑰麗,是高中生必讀的一本佳作。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指導學生采用科學合理的整本書閱讀策略來開展《談美》一書的閱讀,以從中得到更多的收獲。
一、對比差異
對比差異閱讀法,指的是在同一個閱讀主題的前提下,同時選擇不同切入角度或者不同書寫方式的書進行閱讀,在對比差異中找出各自的傾向點。以《談美》這本書的閱讀為例,關于“美”這個話題,或是文學夢幻類,或是道理論述類,或是就事記敘類等,書籍很多。學生可以將《談美》與其他書進行對比閱讀,或是從語言文字的特點上去對比,找出《談美》的語言特色(清新、瑰麗);或是從表達方式的特征上去對比,找出《談美》的寫作手法。通過對比,一方面,學生可以了解作者朱光潛先生的語言風格與寫作特點,為后續閱讀他的其他書籍做好前期的認知了解與鋪墊。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對“美”這個話題有更為豐富的認識,而在多種認知中選擇自己認同的,對自己有啟發的進行深入鉆研,這無疑有利于增加閱讀深度,避免學生只關注閱讀的數量而忽略質量。
二、要點探討
要點探討閱讀法,指的是學生可以抓住書籍中的若干關鍵點,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談論,在討論中深化對書的內容的理解。比如,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一書中以古松為例說明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道理。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就這點進行深入的探討與思考:①由于每個人的性格和情趣不同,審美觀就會有差異,那么又該如何去定義主流的審美,怎樣的美才能被絕大多數人所認可,小眾的美又有怎樣的生存空間,哪些美是有底線的?②如果不同人因性格和情趣不同會對美有不同的定義和認知,那么延伸來看,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環境會不會對美有不同的定義和認知呢?比如古代對女子足部美的定義是“三寸金蓮”,這種審美為什么在現代會被否定甚至是批判?比如唐代對女子身材美的定義是豐盈圓潤(如楊貴妃),而為什么現代很多年輕女孩子并不追求圓潤而是骨感,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是什么?采用要點探討閱讀法來開展整本書閱讀有助于學生深挖書的要點與精華,將內容讀深讀透。
三、聯系現實
聯系現實閱讀法,指的是學生可以將書中的相關內容與實際進行結合,將書中的觀點認知等折射投影到現實中來,從而加深對抽象內容的形象理解。比如《談美》中提到的“距離產生美”,如何理解要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放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呢?教師可以提醒學生結合“追星”這種社會現象進行思考。為什么現在有一部分明星有一大批粉絲?這些粉絲非常喜歡明星,使其為自己的“愛豆”,但粉絲對明星的了解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部分粉絲甚至都沒有見過明星本人,只是通過照片、明星的作品(影視劇作品、歌曲作品、綜藝節目等)等去接觸明星。為什么“不甚了解”卻又“倍加喜歡”,這其中的原因是不是包括了粉絲和明星之間的距離剛剛好?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書中的觀點選擇性地應用于現實情況的分析,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對書內容的指導意義理解得更加深刻;另一方面,能夠讓書的內容在現實案例的支撐下更接地氣?;氐健墩劽馈愤@本書上來講,學生對朱光潛先生的觀點也會更加認同和理解。
四、想象聯想
想象聯想閱讀法,指的是學生在閱讀中應當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聯想力,或是在腦海中生成書內容的片段,或是對書內容中的點進行由點及線,由線成面的思考。比如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中談到的自然美,也許一棵大樹、一朵花、一片樹葉、一只小鳥這些生活中尋常的事物并不能夠激發人的興奮點,但是當人們帶著美好的情緒,帶著欣賞的角度去看這些事物時,它們又都會在被看者的眼里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而這前后的變化就是看者眼光和內心變化所引起的。同樣的,一本書,假如干巴巴地只是用肉眼去讀取文字、抓取信息,那么很容易覺得乏善可陳。但是當為書的內容插上想象與聯想的翅膀時,它們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生機與活力,這就是思維之于內容的重要性。在《談美》這本書中,這個道理同樣適用。因此,教師要善于鼓勵與啟發學生大膽地開動自己的腦筋,為內容賦予靈動的氣息。
整本書閱讀,是高中閱讀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版塊,與入選教材的篇章閱讀對比起來,整本書閱讀更強調閱讀的整體性與宏觀性,即學生能否在每一章節的閱讀中抓住作者的核心思想,從每一段落的閱讀中品味語言的深意。學生是否采用了合理的閱讀策略去開展高效的閱讀也對閱讀的質量有著重大的影響。為了讓學生能夠收獲更為豐盈的閱讀體驗,從書中汲取到豐富的知識營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對比差異閱讀、要點探討閱讀、現實結合閱讀、想象聯想閱讀這幾種策略,從而在保證整本書閱讀質量與效率的基礎上,獲得語文知識的豐富與語文素養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2261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7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