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讀為本,讀思結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閱讀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點,以讀為本、讀思結合的實踐課能夠激活學生的身心,引導其對文章進行積極主動的感知和體悟。于是,學生語言的感受力、敏感力、表達力才會增強,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才能得到落實。
  【關鍵詞】閱讀教學 以讀為本 讀思結合 回讀升華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090-01
  閱讀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年級是學習的重要階段,故而中年級閱讀學習,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過渡銜接的重要作用。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言語實踐。朗讀,是文字外顯后的有聲語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默讀,是指學生在不出聲、不指讀、不動唇的基礎上,分享閱讀感受和提出疑問,自主學習。創生觀點、形成結論、收獲成果。下面,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生命 生命》一課為例,淺談中段閱讀教學策略。
  一、初讀感知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初讀課文后,用自己的話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是常用的整體感知方法。學生朗讀課文后,教師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課文內容,共寫了哪些事例。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課文主要講了飛蛾奮力求生,香瓜子變為小瓜苗,靜聽心跳三件事,來說明生命是什么?!边@樣,于感知內容中提高概括能力,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
  二、朗讀悟情
  朗讀是將文字轉變為有聲語言的一種活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需讓其充分地朗讀,讀中感悟,以讀表達言中之情、抒發個人胸臆。課文講述夜晚,我在燈下寫稿,屢被飛蛾騷擾便一手捉住了它。當讀到飛蛾極力渴求生存時,學生表情不自覺得凝重起來,聲嘶力竭地喊道“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翅膀,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將掙扎時的痛苦與渴望,用盡全身力氣鼓動雙翅的力量與決心,完美地展示出。字里行間浸潤著生命的味道,學生神情與言語并用,于抑揚頓挫間讀出對生命的敬畏。
  在學習香瓜子的種子長成幼苗時,學生紛紛用驚訝、感動、嘆息的語氣朗讀,伴隨激昂的讀書聲,頭腦中情不自禁地聯想出瓜苗頑強生長的情景。讀到“我”傾聽自己的心跳,受到震撼時亦能切換自如,用樂觀向上的語調將作者積極的生命觀展現出來。學生被作者積極、強烈的生命意識所感染,便能潛移默化地深入到朗讀的指導發聲中。通過有聲語言的輸出,強烈的生命意識的熏陶,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取得文本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默讀析理
  結合新課程標準對中段默讀的要求,按照教學目標指導學生默讀。通過第一次默讀,學生把握了文章大意,了解了生命主題。再次默讀課文,學生理清了文章思路,具體如下:文章開篇設問,提出生命是什么的問題,之后講述動物、植物以及人三個不同層面珍惜生命的事例,說明生命可貴的道理。第三次默讀,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例如“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學生便能靜下心來思考,懂得雖然生命的長度可以用時間來丈量,但是生命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化財富卻可以穿越時空,成為永恒。這時,便有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悟,人生應立志做積極有意義的事,而不能虛度此生。這里,用學生的主動思考代替教師的機械講解,由思考得來的體悟更深刻,也更能產生持久的效果。
  本堂課的默讀教學,學生帶著目標走進閱讀過程,層層深入,不斷達到深度默讀,文我合一,不斷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最終懂得珍惜生命,立志拼搏,不負韶華的道理,實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目標。
  四、回讀升華
  蘇軾于《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詩中寫道,“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閱讀教學應同樣注意,引導學生在走進文本后,回讀課文,加深感悟和思考,體悟作者內心的情感。
  課文題目運用反復的手法,連用兩個生命,重疊復沓,一詠三嘆,贊嘆敬畏之情溢于言表。文章從三個層面給學生以啟迪,教育學生要樹立積極的生命觀。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時,學生通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1)如果你是那只飛蛾,你會在心里說什么來鼓舞自己?(2)如果你是杏林子,看到這只小小的飛蛾你又會怎么想?(3)這沉穩的心跳帶給作者,也帶給你怎樣的思考?(4)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哪些做法是糟蹋生命的表現。(5)帶著對生命的思考,用簡短的一句話寫出你對生命的感悟。結合教師提出的以上5個問題,學生在回顧朗讀的過程中,對生命的體驗與感悟也會更加深刻。
  溫故知新,鞏固強化在課堂閱讀教學的實踐中得以實現,教師不僅引導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進行回讀,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而且可以推動閱讀教學向廣處和深處發展。
  總而言之,朗讀作為課堂閱讀教學的第一要義,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感悟,切切實實落實以讀文本,默讀思考,文我合一,回讀體驗,升華情感,學生便能不斷提高語文素養,閱讀教學的課堂效果也會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2]《于永正課堂教學實錄:閱讀教學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年2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501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