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德育課教學中學生職業意識培養之我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職業素質的高低成為影響一個人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往往能使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更為順利,更容易擁有一個幸福的生活。要形成良好的專業素質離不開不斷的培養、積累。目前,用人單位不僅局限于關注員工的技能和知識,也尤為注重員工在職業生涯過程中動機、素質、能力等職業素養因素。因此,中職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術知識,而且要具備開拓進取的精神,敢于承擔責任的意識,團結協作的精神,善于學習新的知識技能的能力以及能夠妥善處理好上下級和同事之間關系等多重職業素養。
【關鍵詞】中職 德育 職業意識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075-02
一、職業意識的概念及構成
職業意識是規范、調節和操控職業行為的基礎。職業意識是對各種職業勞動的認知、評價、態度的綜合反映,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操守、職業禮儀等職業要素,具體表現在:工作上仔細認真、富有責任感、有基本的職業道德;自覺遵循職業禮儀規范,做講文明、有禮儀的人。
職業意識可以根據不同職業活動的不同特點和程度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以經濟效益為終極目標的較低層次,具有明顯的情感色彩,職業意識具有感性、不確定性和片面性。第二個層次是中等層次,勞動者對職業角色性質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可以主動、全面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并自覺地履行自己的義務。最后一個層次是高層次,員工在工作中具有較高的自覺性,能夠發揮自身的創造力,更關注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合理性、系統性和穩定性的特點。中職學生的職業意識主要包括學習、實踐、創新、合作、誠信和責任意識。具有高層次職業意識的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在未來就業中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自己的能力,促進用人單位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二、中職生職業意識培育的現狀
目前,大多數職業學校已經開始意識并注重對學生職業意識和專業素養的培養,不僅摸索出了多種培養方案,更在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別是在專業技能上,如一年一度的技能競賽,訓練、挑選并培養了很多具有專業技能的參賽選手。然而,現在還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
(一)部分學生不良習慣難以改變,職業意識培養較為艱難
目前,由于招生門檻比較低,中職學校學生的生源復雜,學生整體素養也偏低。有些學生課上睡覺、玩手機,有些學生沖動易怒,常常因為生活中一些不順心的小事、小挫折發脾氣,有些學生團隊意識不強,缺乏合作能力,團隊活動不能很好的完成。這些不良習慣使得職業意識的培養尤為艱難。
?。ǘW校注重培養專業技能,忽視職業意識的培養
中職學校將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培養上,往往忽視了對學生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行為等能力的培養。這種做法表面上看雖然提高了成績,但是卻忽視了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ㄈ┲新毿W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缺乏規范
在增強學生職業意識方面,中職校的教育明顯缺乏系統性,沒有合理的教學體系,總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沒有領導管理,沒有合理的獎懲機制;第二,缺乏專業人士,教師工作任務繁重,如果再承擔這項工作,壓力可能會很大;第三,學校教育活動主題繁多,包括了專業知識教學、體育、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等沒有明確的主題,也沒有專項的經費,使得職業意識的培養不能有效進行。
?。ㄋ模┱n程體系設置不夠完善
中等職業教育大多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了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實習經驗,中職學校一般都采用“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縮短了學生的在校時間,學生完成必修課程尚且吃力,也就造成了培養職業素養和職業意識的課程往往被忽略,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并且學生在實習時不能完全深入了解企業文化,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學生職業意識的缺乏。
三、中職德育課教學中學生職業意識培養方法的建議
?。ㄒ唬淞⒄_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
教師的行為會受到教學觀念的影響,只有教師意識到職業意識對學生未來就業的重要性,才會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學。因此,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首先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不同學生的差異,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增強學生的自主精神。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教師應幫助學生拋棄傳統教學的影子,正確認識自己。教師不但要注重知識技能的培養,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實踐中去,并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擅長的東西,形成對自己的正確的認識。
?。ǘ┝⒆阌诮虒W目標,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至關重要。傳統的德育教學過于單調,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創新教學方法,建立輕松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比如,教師可以開展案例教學,在講授某一內容章節時,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讓學生思考、分析這個案例,提高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開設專門課程,增強職業道德和法律意識
具有正確的價值觀是學生進行職業選擇的關鍵。學校要圍繞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教學大綱開設專門的課程幫助學生增強對職業道德和法律的了解。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認同公民道德和職業道德基本規范,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崇尚職業道德榜樣,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通過開設這些課程,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認同法律、自覺守法,以守法為榮、以違法為恥。
(四)培養良好禮儀習慣,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意識在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等課程上都有體現。例如,職業禮儀對一個人職業發展至關重要,很多用人單位更看重應聘者的職業禮儀。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中職學校要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禮儀習慣,搭建進行職業禮儀訓練與展示的平臺,如職業禮儀比賽、商場導購、景點解說比賽等形式。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深入挖掘課堂教學內容,發揮教學的積極作用,并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性格品質,制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四、結語
總而言之,職業生涯發展的基礎就是職業道德教育,雖然增強中職學生職業道德意識的手段很多,但是一種好的教育方法不僅要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專業能力,也要能夠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增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中職校更應重視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對有效的德育方法進行長期探討,選擇科學合理有效的方案,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進一步提升學生高層次的職業意識。
參考文獻:
[1]李相銀,陳淮高.“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漫談[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28):47-49.
[2]邱兼顧.基于思維培育的名著整本書閱讀四法——以中國古典名著閱讀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8(08):25-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5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