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成功體驗的中學數學分層教學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成功體驗是中學生情感因素中的重要方面,有效的成功體驗對中學生學習主動性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分層教學使中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可以保證成功體驗的有效性和全面性,由此構建“基于有效成功體驗的中學數學分層教學模式”。
【關鍵詞】成功體驗;有效分層;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51-02
隨著中學教學改革的深化,中學生的情感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一個能夠享受學習過程的中學生必然有著良好的成功體驗,而缺乏成功體驗的中學生會慢慢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分層教學能夠使教學從面對全體細化到面對更多層次的中學生,將成功體驗與分層教學相結合,可以使全體中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成功體驗。
一、有效成功體驗的來源
有效的成功體驗應有以下特點:①是在中學生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的成功體驗;②是中學生通過自我感知而獲得的成功體驗;③是能夠對中學生產生持續影響的成功體驗。根據對教學活動的觀察,中學生有效成功體驗的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環境中的競爭。
在中學生學習過程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競爭,良性的競爭環境應該能夠讓中學生既在追求榜樣成功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又在被追兵追趕的過程中,保持自身水平而獲得成功的體驗。分層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充分發揮環境的影響。對于差距過大的榜樣,中學生只能在認清自身水平的情況下承認自身的不足,榜樣并不能發揮增強學習動力的作用。
2.探究合作。
中學生的學習離不開相互間的合作交流。探究合作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能夠使中學生經歷“再創造”的過程,在自我發現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小組成員的組成是影響成功體驗獲得的一個重要方面,小組成員水平接近更有利于成員間的交流,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到探究中去,使成功體驗的覆蓋面更大。
3.課堂提問。
青少年處于表現欲、自尊心較強的一個階段,課堂提問給中學生提供表現自己并得到認可的機會。相比于教師對中學生直接的表揚,課堂提問產生的成功體驗更能對中學生產生促進作用。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同,所提問的中學生水平也會有差異。分層教學能夠區分中學生的層次,使課堂提問更好地發揮提升成功體驗的效果。
二、基于提升有效成功體驗的數學分層教學模式
以獲取成功體驗為核心、分層教學為手段,構建了基于提升有效成功體驗的數學分層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班級整體分層策略。
縱向分層根據學習水平將中學生按照比例1:3:4:3:1由高到低分割為層次一、二、三、四、五共五個層次,并在不同層次的基礎上分為A、B、C級別的班級,根據學校人數確定每一級的班級的個數。由于細化了分班的層次,可以保證每一個班級中學生水平呈現較密的級差分布。這樣的分層保證了同一班級中學生水平相差不至于過大,有利于榜樣的選擇和競爭的持續,減小中學生所設目標的間距,通過小目標的達成保證中學生成功體驗的不斷獲得。2.1.2橫向互動獲得較高成功體驗的中學生需要高強度的競爭和更有成就感的成功體驗,成功體驗獲得不足的中學生需要能夠獲得成功體驗的環境。有的中學生更適合競爭較強的學習環境,有的中學生更適合競爭較溫和的環境??紤]到中學生水平的差別和心理因素的差別,在教學中適時地將A級班中的2、3層次的中學生與B級班中的2、3層次的中學生進行層次變動,將B級班中的3、4層次的中學生與C級班中的3、4層次的中學生進行層次變動,加強中學生與環境的適應性。
班級座位分布的分層,在班級整體分層策略中已經將中學生的層次級差進行了更密的排列。在進行班級座位分層時,中學生的水平是以均勻的間隔進行排列的,根據中學生排名順序以S形進行座位排列。對于其中一名中學生,他的前后是與他成績相差一名的中學生,前后同學的差距非常接近,在與前后水平接近的同學競爭中,更容易產生超越與被超越的過程,成功與需要成功的體驗頻率更高。座位排布左右的差距較大,便于幫助中學生樹立級差相對更大的目標,促進中學生在小目標和大目標的達成中循序漸進地進步。由于中學生群體水平變化不是同步的,需要根據不同中學生水平的變化適時地對座位排布進行及時的調整,使中學生周圍環境能夠更好地促進中學生成功體驗的獲得,促進中學生進步。
2.探究教學的分層。
探究教學采用兩人探究小組的方式,一般的探究教學都采用四人小組的方式,由于小組人數過多,小組成員的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同學在小組中只承擔了聆聽者的角色,沒有承擔表達者的角色。兩人小組中,成員在聆聽者與表達者的角色間互換,增強了探究的效果,使小組成員都能參與成功解決問題的過程。2.3.1較困難的探究任務對于困難的探究任務,根據班級座位分布的分層,對每一排的中學生進行兩兩組合。較難的任務更需要思辨的過程,不同水平的中學生想法是不同的,對每一排進行左右組合,使水平不同的中學生在討論中產生認知沖突,互相了解對方的想法,低水平的中學生也能夠學習高水平中學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問題的成功探究,以達到成功體驗的獲得。2.3.2較簡單的探究任務簡單的探究任務更注重教學中培養中學生通過再發現知識獲得成功體驗的過程。根據班級座位分布的分層,對每一列前后的中學生進行兩兩組合。這樣的組合方式中學生水平接近,討論過程更加連續,中學生的想法更相似,避免了因與高于自身水平的同學探究簡單問題,過于快速得到答案而無法獲得有效的成功體驗。
3.課堂提問的分層。
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依據回答問題所需要的認知操作,可以將提問分為六種類型:事實型問題、理解型問題、應用型問題、分析型問題、綜合型問題、評價型問題。用較低層次的問題對較高層次的中學生進行提問能達到獲得成功體驗的效果,但是反之則不然。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問題的類型和難度有清楚的把握,對中學生水平和思維方式有清楚的把握,在課堂提問中保證問題與中學生層次的匹配,充分發揮提問提升成功體驗的效果。
結語
總的來說,中學生成功體驗的獲得對中學生學習水平、核心素養、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分層教學是保證中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需要根據中學生的不同需求來進行分層,保證中學生與環境的適應性,使學習環境充分發揮提高中學生的成功體驗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敏.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學周刊,2014(33):44-45.
[2]李麗潔.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07(11):218-2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