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分類經營的資源管理對策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社會發展步伐加快的同時,森林資源需求量相應增多,為促進森林資源良性開發,縣林業局務必加強森林資源分類經管力度,并制定合理的管理對策。本文首先介紹森林分類經管的重要性,然后總結常見問題,最后重點探究管理措施。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從整體上提高森林資源經管水平。
[關鍵詞]森林;分類經營;資源管理
現下,森林資源經管工作十分繁瑣,故而,縣林業局應結合森林資源保護需求,積極探索森林資源管理的有效方法。這既符合生態環境建設要求,又能為今后森林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礎。由此可見,本文這一論題詳細分析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1 森林資源分類經營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來,林業資源需求量日益增加,并且森林樹種利用率普遍偏低,這無形當中對森林分類經管提出了較高要求。制定可行的分類經管方案,能為森林資源配置提供依據,從而提高林業資源利用率,并盡可能多的創造經濟效益。林業發展的過程中,參照林業工作目標以及生態環保要求,制定并實施相應的分類經營模式,這不僅能提高森林資源經管效率,又能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目的[1]。
2 常見問題
現如今,森林資源分類經營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但由于縣林業局實踐森林分類經管理念的時間較短,進而分類經管工作中存在一定問題,下文針對已有問題具體總結,以便為管理對策制定提供借鑒。
2.1 分類經營意識淡薄
目前,森林資源分類經管效果與預期要求相差甚遠,隨著時間的推移,森林資源利用率會逐漸降低,進而破壞生態環境,導致生態系統失衡發展。究其原因,森林管理主體的分類經營意識淡薄,所實施的分類經營行為僅流于形式,最終出現森林區域劃分不當、森林資源無序管理等現象。此外,民眾所掌握的森林資源分類經管知識較少,加之,民眾知情權得不到保障,致使森林分類經管工作緩慢推進。
2.2 分類經營體系不夠細化
森林分類經管內容較多,但現有林業經營方式單一,分類經營體系不夠細化,這無疑會增加森林管理難度,為林業持續發展增添阻力。如果分類經營體系短時間內得不到完善,那么亂砍亂伐現象會愈加普遍,對林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會產生消極影響。最終會弱化林業局的職能作用,導致經濟發展陷入困境[2]。
3 管理對策
森林資源分類經管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現下,森林環境以及結構動態變化,要想實現森林高效益、高水平經管目標,務必制定相應的管理對策,探索適合的分類經管模式。下文提出了森林分類經管的合理化建議,以期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3.1 強化分類經營意識
森林管理主體應客觀認識林業資源分類經營工作,并對這項工作高度關注。在這一過程中,管理者應樹立分類經營理念,摒棄以往森林管理的腐朽思想,在分類經營意識的引導下規范森林資源管理行為,根據地域差異完成森林劃分任務。與此同時,定期組織知識普及活動,即面向民眾傳遞分類經營知識,以此提高民眾在分類經管方面的認知水平,并賦予民眾知情權和參與權,確保森林資源分類經管工作規范化開展,最終完成森林分類經管目標??梢?,思想觀念和認知水平對工作行為有重要的引導作用,故而,森林管理者以及民眾應適時調整森林管理思想,為管理實踐提供正確的理念指導。
3.2 改變分類經營方式
分類經營方式未實施之前,林業經管方式主要以過度采伐、無序采伐為主,從資源節約、生態保護角度來講,傳統的林業經管模式已經不能更好的滿足新時代發展需要。故而,分類經營方式順勢而生,即根據森林用途以及林木需求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確保森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大限度的發揮。分類經營方式運用期間,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并適當調整林業布局,將育林保護工作落實于過程,推動植、伐行為良性循環。
3.3 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森林分類經管的過程中,應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這不僅是林業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而且還能起到法律法規完善的積極作用。當前,森林分類經管工作快速發展,但相關法律法規處于落后狀態,這對分類經管行為規范、林業管理效率提高會起到阻礙作用。對此,應全面考慮區域差異性,并制定與所在地區林業經管要求相適應的法律制度,以便為分類經管工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一旦出現亂砍亂伐現象,應對其嚴肅懲處,并深究直屬負責人責任,以此彰顯法律法規實效性,避免類似行為重復出現。
3.4 成立經營監管機構
林業管理制度完善的同時,還應細化林業管理機構,成立公益林管理中心,并合理分配管理人員職責,推動林業管理工作有序開展。除此之外,建立經營監管機構,并適當擴大這一機構的工作范圍,以此實現森林資源分類經管工作動態監督目的。經營監管機構成立后,為避免出現以權謀私、徇私舞弊現象,應不斷細化監督管理機制,加大監督管理機制執行力度,并推行連帶責任制,確保森林分類經營管理工作常態化推進。
除了上述介紹的幾種措施外,還應完善績效考評機制,針對縣林業局在森林資源分類經營方面的表現客觀評價。在此期間,應堅持公平、公開原則,盡可能維護大多數人利益,全面迎合林業管理需求。同時,細化績效考評標準,確保得到的考評結果體現客觀性和真實性,從而為今后林業分類經營管理工作提供改進意見,并大大提高林業資源利用率,取得森林管理的良好效果[3]。
4 結語
森林資源分類經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故而,縣林業局管理人員應強化工作責任感,并堅定工作信心,動員人民群眾共同參與森林保護工作,從而為林業持續發展助力。森林分類經營管理期間,從業者應強化分類經營意識、改變分類經營方式,同時,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成立經營監管機構,以此提高森林資源分類經營管理效率,不斷深化林業管理工作改革。
【參考文獻】
[1]森林經營分類與森林培育的思考[J].林業勘查設計,2018(4):52-53.
[2]高永龍.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淺析——以延慶區為例[J].農學學報,2017,7(5):15-18.
[3]期沙日海.基層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中國林業產業,2017(1):2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