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山區幼齡茶園管理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對幼齡茶園撫育管理技術,包括抗旱保苗、及時補苗、淺耕除草松土、肥水管理、定型修剪等方面內容,以為茶園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茶園;撫育管理技術
  巴東縣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多雨,濕熱多霧,四季分明,是茶樹王之鄉,具有悠久的茶樹栽培歷史,豐富的茶資源,是興縣富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產業,在發展全縣農業農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來,巴東縣發展生態茶園15萬畝,由于各種原因,茶園投產率不是很理想,為提高經濟效益,要加強茶園培育管理,重栽輕管不但出不了效益,更會造成建園投入的嚴重損失?,F就如何加強幼齡茶園管理,提高茶園成園率做技術性探索。
  1 抗旱保苗
  在茶園建設過程中選擇適合本地區種植的品種是實現茶葉高產、優質的基礎。通過多年的實踐,鄂茶10號、鄂茶1號、龍井43、中茶108、福鼎大白茶符合本地區主要加工綠茶類的生產現狀,適合在該地區種植。其中無性系良種鄂茶10號、鄂茶1號作為主栽品種。無性系良種產量高,品質佳,發芽整齊,采摘加工效益高,非常適合作為名優高檔茶的原料,生產效益高。
  在新建茶園茶苗移栽后要保持土壤濕潤。
  2 及時補苗
  當前,本地區栽植的都是無性系良種苗木,由于無性系苗木根系下扎淺,抗旱能力弱,如遇高溫干旱容易枯死,導致缺苗,因此,栽植后要及時查苗補苗,以保證全苗壯苗。補苗后澆透定根水。
  3 淺耕除草松土
  新建茶園常有雜草出現,為避免影響茶樹生長,每年3~8月份至少除草4次,小行內必須手工除草,而且要保持常態化,做到除早、除小。大行可按春末、夏中、秋初用鋤頭淺耕除草。新定植茶園小行內和茶苗腳往大行方向15cm范圍內手工除草,大行中間用鋤鏟草松土,松土深度不超過3cm。第2年:小行內手工除草,在茶苗腳往大行方向20cm范圍內,松土3cm以內,大行中間部分松土8cm以內。第3年:小行內手工除草,在茶苗腳往大行方向30cm范圍內,松土深度不超過5cm,大行中間部分松土深度8cm左右。
  4 肥水管理
  4.1 基肥
  肥料主要采用腐熟圈肥等有機肥和長效無機肥。第1次施肥在栽植后第3年開始,以后每2年施1次,10月末施入。平地茶園在小茶行外側20cm,坡地茶園在茶行上方,開溝施入,溝深20~30cm,寬20cm,施后蓋土。3齡以上茶園施腐熟圈500kg/畝,磷肥25kg/畝,或人糞尿800~1200kg/hm2。
  4.2 間種綠肥
  間種綠肥幼齡茶園由于行間裸露,間作綠肥是幼齡茶園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間作綠肥能改良土壤物理性質,提高土壤肥力,促進茶樹生長,為高產優質提供良好條件。幼齡茶園種植綠肥既能增加有機肥源,又能防止茶園水土流失,改善生態條件,提高土壤肥力、抗旱保苗之目的。但間作綠肥必須注意:一是合理選擇不與茶苗爭水奪肥和有共同病蟲害的間作物,夏季綠肥品種可以選茶肥1號、田菁、檉麻、圓葉決明等豆科植物,冬季綠肥品種可以選毛葉苕子、箭筈豌豆、紫云英、蠶豆、肥田蘿卜等。二是科學合理間作,無論選種哪種作物,與茶苗需保持40cm以上的種植距離。
  4.3 灌溉排澇
  幼齡茶園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在夏季持續高溫,茶園水分不足時,需要及時灌溉保苗,同時采取茶行間作、鋪草等保墑措施,保持茶園水分;二是在梅雨季節或持續多天下雨導致茶園積水,需要及時疏渠排澇,防治茶苗爛根和老苗;三是在冬季霜雪來臨之前,采取熏煙、蓬面蓋草、行間鋪草、灌水等方式減輕寒害。
  4.4 鋪草遮陰
  茶苗種好后,在茶行間鋪秸稈等覆蓋物,以保水、保溫、保肥,減少雜草生長,提高茶苗成活率。有條件的地方可用遮陽網、樹枝或作物秸稈進行插枝遮蔭,遮蔭度50%~60%,一般需秸稈3000kg/畝。
  5 適時定型修剪
  幼齡茶園的定型修剪是茶園管理措施的關鍵,是培育良好茶樹樹冠和合理數量的健壯枝條的關鍵措施,是茶園中茶樹持續優質、高產和高效的基礎和前提。幼齡茶樹共進行3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在移栽時進行,對相對生長較差的茶苗,也需進行打頂移栽,定型修剪到次年進行。其修剪的高度為離地面15~20cm。用整枝剪,只剪主枝,不剪側枝,剪口向內側傾斜,保留外側腋芽,剪口光滑。修剪時間宜春茶前進行,剪后當年留養新梢。第二次定型為上次修剪1年后進行,用水平剪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將高出的部分剪掉。當茶樹生長旺盛,樹高達到55~60cm,也可提前進行。修剪時間以春茶前進行為宜,或春茶打頂采后進行。春茶打頂和剪后夏、秋打頂輕采采用采高養低,采頂留側,采強扶弱原則。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1年后進行。用水平剪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將蓬面剪平。修剪時間為在春茶前進行,或春茶前期早采,嫩采名優茶后進行,夏、秋季進行打頂養蓬。幼齡茶樹經過3次定型修剪后,樹冠迅速擴展,具有堅強骨架,第五至六年在采完春茶后,采用弧形修剪機在上次剪口上提高5~10cm進行整形修剪,使樹冠略成弧形。
  另外還應注意茶園中禁止使用除草劑及農藥,如發生病蟲害應采取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生態調控、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以達到保護生物多樣性、降低病蟲害暴發概率的目的,同時也是促進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降低農藥使用風險、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洪菊英,過婉珍,程永祥,等.調整茶園綜合生產布局初見成效[J].貴州茶葉,2017(2):32-34.
  [2]謝應南.綠色食品茶葉茶園管理技術[J].茶葉,2016(3):1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7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