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學法結合微課模式在臨床藥理學中的應用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臨床藥理學是醫學生的必修課之一,教學上多采用講授式教學法。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網絡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PBL教學法和微課現如今已走進廣大高校課堂,傳統教學方法面臨著新的挑戰。本文通過對PBL教學法、微課內涵的認知,探索PBL教學法聯合微課在臨床藥理學中的應用,從而改進教學方法。以培養實用專業型醫學人才為目的,希望能為一線教師提供教學改革思路,創新理念。
關鍵詞:PBL教學法 微課 臨床藥理學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3(b)-0202-02
Abstract: Clinical pharmacology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courses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college teaching,teachers generally use the way of depiction teaching.With the coming of the big data time,network exercises an increasingly influence on students learn. PBL and microlectures already existed in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It is a new challenge for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ith a clearer view of PBL and Mircolecture,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explor the application of PBL combined with Mircolecture instruction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aim to cultivate more practical and professional medical staff. I hope tha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ve ideas.
Key Wor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Mircolecture; Clinical Pharmacology
臨床藥理學,是醫學與藥學之間的橋梁學科,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交叉學科,是藥學專業的主干課程。醫學地位舉足輕重。培養優質的高素質醫學人才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而臨床藥理學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于促進臨床醫生給出合理用藥方案、檢測藥物不良反應,提高用藥安全等奠定基礎[1]。是醫學教育中的關鍵學科。但相對于其他學科,臨床藥理學本身知識點、重點、難點多,且具有內容雜、藥物多、涉及基礎學科較多,牽連較廣。針對臨床藥理學這門學科特點我們要積極探索發掘新的教學模式,對課程教育做出變革,努力將臨床藥理學的課堂做到最佳。
1 課程改革的意義
就教學方法而言,傳統的臨床藥理學教學模式還是以講授式為主,這種方式會讓大多數學生感到無趣、枯燥、乏味,失去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和重視程度。使學生容易出現機械聽講,死記硬背,被動學習,考前突擊,造成不主動思考,學習效果較差,也有可能出現高分低能的弊端。
在信息網絡化的今天,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豐富,不單只是依靠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課后也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大量學習資源。在時代變革的推動下,高校教學的教育模式也應緊隨時代步伐,結合臨床藥理學的學科特點,教學方法和形式應多做嘗試,勇于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創新、優化、完善。找出一套與教學大綱相符,又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差異性,適用于高等教育的教學方式。逐步實現臨床藥理學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互聯網時代的優勢。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又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綜合能力。
2 PBL和微課教學的優越性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問題學習的簡稱,在醫學教育中應用甚廣。是將學生置于較復雜,真實,合理的臨床實際的教學情景之中。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引導為輔,以學生自主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發現問題,查閱檢索,語言表達,探索新知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臨床藥學思維。使學生更能深入,牢固的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增加學生的順應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
微課(Mircolecture)是一種便于在線或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一般以網絡媒體視頻形式表現,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微型視頻或微型課堂,其特點為教學目標單一、教學時長短小、教學內容精簡、使用方便快捷,記錄教師圍繞某個重點知識或教學環節開展的明確,簡潔,完整的教學活動,是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2]。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高校將微課應用于教學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課這種形式的優點在于知識點既突出又完整,有趣味性,學習者可自由安排時間觀看,且可重復多次觀看,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自主學習[3]。
PBL與微課這兩種形式的教學方法都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這兩種教學法的側重點又有所不同,微課比較具象,而PBL更具有綜合性。兩種教學法相輔相成,相互補充,不失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3 PBL-微課教學在《臨床藥理學》課程中的作用及應用
網絡信息化時代,有大量資源可獲取是我們希望的,但同時信息知識的碎片化也是弊端。所以知識信息來源的準確性、可靠性我們應尤為關注。結合臨床藥理學的學科特點制作微課,教研室集體備課嚴格按照大綱要求劃分課程知識單元,細分知識節點,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優化。研究視頻片段、病例或討論的問題設計、單元作業、測試題目等的制作要求,精心制作,把教學內容劃分為難中易三個層次錄制微課,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醫學知識儲備能力進行學習。課前觀看微課進行自主學習,課上互動并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強化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也能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樂趣。而對于學生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可以用PBL的形式來進行考察。PBL案例的設計需涵蓋微課中要求大家掌握的內容,明確學習目標。可重點選擇社區常見病、慢性病或具有代表性的相關病例。緊密聯系臨床實際用藥治療工作。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注重醫患關系和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使學生不僅掌握社區常見疾病的診療方法,而且凸顯醫療“人性化”特色學以致用。編寫案例的過程中還可以適當增加趣味性,趣味性越高越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和討論[4]。如果學生能利用自身儲備的知識解決案例中出現的問題,在短期內就可以得到正面的反饋。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
4 結語
高校教育不是應試教育,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時代在變革,高校課堂的教學方法也應緊跟時代步伐。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自學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因為臨床藥理學是一個涉及多種學科,并且理論知識和臨床知識緊密相連的課程,所以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將微課這種教學法應用于這門課程,把學生課下碎片化時間調動起來,不限制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地點;而PBL則可以緊密聯系臨床,做到學以致用,會讓學生即時獲得成就感,樹立信心。將微課與PBL相結合,彌補了傳統模式的不足,有利于應用型服務型優質醫學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李俊.臨床藥理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 袁銘,吳賓.微課結合PBL教學法在心力衰竭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心臟雜志,2019,30(1):115-121.
[3] 白洋,高明奇.微課在臨床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8,20(3):225-227.
[4] 周波,包輝英,袁海虹.基于全科醫生培養的基礎醫學整合課程PBL案例編寫[J].教育教學論壇,2018,17(4):224-2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3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