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結合PBL模式在毒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評價Seminar結合基于問題學習(PBL)的教學模式在毒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1月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將第三軍醫大學2013級和2014級預防醫學及相關專業的學生90名分為三組,每組各30名,分別采用三種不同模式的教學法(傳統教學法組、PBL教學法組、Seminar結合PBL教學法組)進行實驗教學。采用問卷調查和考試成績統計分析評估教學效果。 結果 與其他兩組學員相比,Seminar結合PBL教學組的學員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實踐考試成績顯著升高,教學滿意度更高,學習時間顯著增加,各種能力(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溝通交流、分析解決)和團隊精神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Seminar結合PBL教學手段不僅提高了毒理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且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 Seminar教學法;PBL教學法;毒理學;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R99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9)05(a)-0070-04
Application and thought of Seminar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ode in teaching of toxicology experiment
LIU Wenbin1 XU Ting2 AO Lin1 LIU Jinyi1 CAO Jia1
1.Institute of Toxicology, Colleg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2.Department of Transfusion, Affiliated First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eminar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ode in teaching of Toxicology experiment.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6 to January 2018, 90 students with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related majors from Grade 2013 and Grade 2014 in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ith 30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hree different teaching models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PBL group and Seminar combined with PBL group) were used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Questionnaire and grade statistics were used to analyze teaching effect.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and operation practice examination of Seminar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the teaching satisfaction, academic record, learning tim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alytical and solving ability, team spirit in the Seminar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other group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Seminar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ethod not on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oxic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students′ examination results,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Seminar teaching; PBL teaching; Toxic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innovation
毒理學是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的基礎主干學科,主要研究所有外源因素(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對生物系統的損害作用、生物學機制、安全性評價/危險性分析[1]。這門學科的目的是研究各種外源化學物、生物毒素及物理因素對機體產生毒性或損害作用的條件和性質,闡明其劑量-反應(效應)關系及中毒機理。因此,該學科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在該學科課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2]。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在毒理學實驗課程中的學習興趣,本研究組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在現有基于問題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學模式為主的基礎上嘗試引入Seminar教學法,形成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使之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實踐的能力,并且全面提高學生創新性思維和綜合素質。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6年12月~2018年1月,隨機抽選第三軍醫大學2013級和2014級預防醫學及相關專業學生90名為研究對象,分為傳統教學組、PBL教學組以及Seminar結合PBL教學組,每組各30名。三組學生均為男性,年齡21~22歲。采用教材為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劉勝學和楊錄軍主編的《衛生毒理學實驗教程》[3],選取4個實驗分別實施教學。
1.2 研究方法
三組學生均由相同教員授課。
1.2.1 傳統教學組 按照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備課,授課時教員先講授然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實驗結束后教員對實驗內容作分析小結。
1.2.2 PBL教學組 按照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要求進行備課,教師提前將實驗設計問題讓學生準備形成初步實驗方案。以經典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實驗為例,將受試物和動物/細胞的選擇、染毒劑量和染毒時間的確定、陰性和陽性對照的建立等知識點在課前以問題的形式發給學生,學生分組查閱文獻資料并形成各自的實驗方案。實驗課時各組學生分別闡述實驗方案及依據并在教員的指導下完善然后進行實驗操作,實驗結束后進行小結。
1.2.3 Seminar結合PBL教學組 在上述PBL教學基礎上結合Seminar教學。根據實驗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學生先進行實驗方案討論,然后進行相互提問和討論以及小結,然后老師進行Seminar主題介紹。以微核實驗為例,在對基本的實驗方案有一定的理解后從大家的討論中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專題討論:微核實驗檢測的毒物類型?微核實驗有哪些前沿進展?微核實驗可否進行自動化檢測?微核的“細胞組學”分析?然后各組分別根據文獻和知識點系統闡述實驗設計方案,提出觀點。所有人員進行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有疑問的地方教師進行答疑和解惑。實驗結束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
1.3 考核與評價指標
考核采用成績考核結合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成績考核分為理論考核和操作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及以上為及格。問卷調查:對研究對象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調查項目包括教學滿意度、學習時間、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分析解決能力、團隊精神等,了解學生對各種教學方法的滿意度以及建議與意見,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衛生毒理學考試成績比較
Seminar結合PBL教學組學生衛生毒理學理論課成績和操作實踐課成績均明顯優于傳統教學組和PBL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三組教學滿意度和效果評價比較
Seminar結合PBL教學組的學生對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傳統教學組和PBL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與傳統教學組以及PBL單獨教學組比較,Seminar結合PBL教學組的學生學習時間顯著增加,各種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分析解決能力)和團隊精神等方面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在傳統的毒理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們大多就按照教材設計的實驗步驟按部就班的進行實驗,不會主動去思考實驗的目的和原理。對于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缺乏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報告中也不會對實驗中發現的問題和結果提出自己的觀點。在這種氛圍之下,學生的學習過程都是被動“填鴨式”教育,效果如同水流過沙[4]。PBL是以問題為導向的一種新形式的教學方法,它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為形式,在教師的輔助參與下,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研究的學習過程[5]。該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提高分析問題能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來被國內外許多高等院校所應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6-10]。前期筆者已經將PBL教學方法滲透應用到毒理學實驗教學中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11],但問卷調查的結果也顯示有部分學生反映出對PBL教學方法的不適應,認為在PBL的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的過程偏長,需要學習的資料太多,學習負擔太重。
Seminar源于19世紀初的德國,其核心理念是通過平等、民主和科學的教學過程,創新課程教學的目標設計和實施組織方式,有效的提高課程知識的獲取[12-14]。Seminar的教學方法是學生為研究某一問題而與教師、專家共同討論的一種交互式教學,其目標是強調學生的參與,充分調動學生與教師的互動積極性,從而深化對某一主題的認識,以實現知識交流的最佳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而教師則起到輔助的作用[15-18]。PBL和Seminar教學的主體均為學生,在課堂上是以學生自由討論為主要形式,教師主要的作用是引導。在這種結合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在課堂引導過程中更好地把握學生討論的方向,使學生在該種教學模式的學習中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對課前準備的知識進行梳理,做到合理取舍,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更加積極的參與到科研活動中,在科學實踐中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學生通過課前查閱文獻了解相關知識的過程,擴大了知識面,并了解了毒理學相關問題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研究手段,學生們學習的內容不再僅僅局限于教材,而是多方面、深層次的知識,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疑問,通過課堂PBL和Seminar的方式,與同學和教師進行討論交流,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疑問,同時提高了自己積極思考問題、表達自己觀點以及對知識的闡述等能力。 PBL和Seminar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啟發學生主動思考設計實驗方案,而且還能把握學生思考的大方向,引導學生成功解決問題,使課堂內容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但是,當前采用Seminar結合PBL教學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中國現有教育體系的考核重點是考試,這就導致了許多學生已經習慣于應試教育,甚至認為上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從而忘記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獲取知識,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因此,學生對于這種全新的教學方法還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其次,PBL和Seminar的結合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不但要具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應當具備相關學科的專業技能,熟悉PBL和Seminar教學的方式,同時具備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以及課堂氛圍的把握能力,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19-21]。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現在的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勢必面臨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毒理學實驗教學不僅能全面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還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綜合素質。我們開展PBL和Seminar聯合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以往教學方法的不足,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了教學質量,為全方位培養高水平創新型醫學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Berg N,De Wever B,Fuchs HW,et al. Toxic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working our way towards a visionary reality [J]. Toxicol In Vitro,2011,25(4):874-881.
[2] Barchowsky A,Buckley LA,Carlson GP,et al. The toxicology education summit:building the future of toxicology through education [J]. Toxicol Sci,2012,127(2):331-338.
[3] 劉勝學,楊錄軍.衛生毒理學實驗教程[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
[4] 張雪梅,王軍,蔣雷,等.師生角色轉換式教學在毒理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2):167-169.
[5] 曹冬黎,王立金,金韜.雙語PBL教學法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 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102-103.
[6] 肖丹,李海濤,張磊,等.醫學生循證醫學PBL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評估研究[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5):945-949.
[7] 朱潔,張莉莉. CBL聯合PBL教學法在神經病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重慶醫學,2017,46(16):2301-2302.
[8] 周凱,吳鵬飛,范雁東,等.改良PBL教學方法在神經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20):168-171.
[9] 陳英華,胡國棟,張琳,等.PBL教學法在我國基礎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及存在問題[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 7(18):7-8.
[10] 代佑果,閆志軍,馬駿,等.案例式PBL教學法在普通外科教學中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探索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2):46-48.
[11] 劉文斌,敖琳,崔志鴻,等.PBL教學模式在毒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20):3965-3967.
[12] 張麗紅,胡青平,張秀紅.高校課堂教學改革中Seminar教學法的應用概況及狀況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7, 3(2):1-2.
[13] 李莉,師如意,張新旺,等.Seminar教學法在醫學遺傳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5):347-349.
[14] 王勝正,劉雪英,王玉琨,等.Seminar教學模式在藥物化學本科生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10):146-148.
[15] Romanelli F. Seminar series course to teach essent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not covered in the traditional pharmacy curriculum [J]. Am J Pharm Educ,2008,72(4):84.
[16] 王濤,李佩芳,浦芳,等.病例討論結合Seminar教學法在腦病科本科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7,(15):188-189.
[17] 何麗華,柳強,謝穎,等.LBL、PBL、CBL和Seminar教學法在碩士生衛生學研究進展教學中聯合運用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5):33-35.
[18] 張麗紅,胡青平,張秀紅,等.Seminar教學法在高?!稇梦⑸飳W》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可行性探索[J].高教學刊,2017(17):12-14.
[19] 季秋實,許諾,王君玲,等.PBL中增加研討會教學法在口腔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2):294-296.
[20] 趙龍姝,辛婕琛,蔣立文,等.重癥醫學臨床教學中應用Seminar聯合CMT教學法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7, 55(34):128-131.
[21] 侯銳.PBL教學與Seminar教學相結合的婦產科學實習新模式[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3):36-37.
(收稿日期:2018-11-08 本文編輯:蘇 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52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