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富硒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無公害富硒水稻在現代生活占據的比例逐漸提升,消費者需求在不斷增加,積極使用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手段,將能夠起到良好效果。本文主要是從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良好應用分析入手,并提出了無公害富硒水稻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實施策略,為推進水稻生產種植活動的穩定開展,實現高產高效目標,提供一定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無公害;富硒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人們生產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保健觀念逐漸增強,對于食品安全提出較高要求?,F代農貿消費市場在富硒水稻方面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切實有效推進富硒水稻生產種植活動的良好開展,提升其總體的產量和質量。
1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良好應用
1.1選擇合適的種植品種
無公害富硒水稻栽培工作進行中,將培育健壯生長、優質高產的群體結構作為重要目標。推進栽培活動順利實施,需要積極選擇優良的種植品種。廣西地區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在水稻種植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產條件。為提升無公害富硒水稻生產的產量和質量,需要注重全面細致分析當地地質環境、水文狀況以及氣候條件,選擇適應環境條件的水稻品種,增強其富硒能力。選擇優質的水稻品種,選擇到抗病性較強的種子,將能夠減少水稻種植的病蟲害情況。
1.2科學開展浸種工作
根據當前無公害富硒水稻生產種植試驗田的相關信息,切實開展浸種活動,將能夠起到良好的種植效果。使用沼液開展浸種活動,培育水稻的秧苗,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水稻的發芽率,強化秧苗的總體抗病性,同時經過浸種處理工作,水稻會保持著良好的生長狀態。實際開展浸種工作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針對無公害富硒水稻的種子進行切實處理,及時去除一些不飽滿、變質的籽粒,并開展1~2天的曬種工作,使得種子的總體吸水能力和發芽能力有效上升。其次,需要將種子放入到擁有較好透氣性的袋子中,避免袋子過滿的情況,扎緊袋子口。再者,需要將盛放種子的袋子放人到沼氣池水之中,需要注意到的是,沼氣池是經過事先處理的,沒有浮渣情況,且可以實施正常的產氣作業。浸種活動需要保持12~14h之后,取出來,使用清水加以沖洗。最后,按照常規方法開展催芽工作。
1.3科學培育壯秧
推進無公害富硒水稻生產種植活動的穩定開展,需要注重加強栽種環節的水肥管理工作,針對各個環節進行綜合控制。首先,在播種之后,需要及時覆蓋相應的細土,使其保持在0.5~1.2cm的厚度,增強苗床土的濕潤性效果。其次,當水稻秧苗生長到兩片葉子的時候,需要及時使用肥料,通過25g/m2的尿素、45g/m2的過磷酸鈣、10g/m2的鉀肥,開展兌水工作,其中需要3kg的水,開展噴灑活動,并實施清水洗苗工作”。
1.4加強移載科學管理
無公害富硒水稻種植活動進行中,需要保障移栽的合理性和科學性。(1)移載秧苗后的水肥管理。秧苗移栽之后,需要強化水肥管理,確保移栽后的秧苗應有充分的營養作為支撐。適當增加相應的肥料,使用有機肥和生物菌肥,實施配方施肥,如通過20g/m2的尿素、10g/m2的鉀肥,能夠起到良好效果。(2)移載秧苗后的病蟲害防治。病蟲害問題,嚴重制約了無公害富硒水稻的正常生長,需要著重控制好病蟲害情況,積極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學防治手段,通過投放水稻害蟲的天敵;做好田間除草和管理工作;利用害蟲趨光性安裝太陽能殺燈;合理使用殺蟲劑等化學藥劑,可以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幾率。
1.5適當增加富硒劑
推進無公害富硒水稻種植的高效優質開展,需要注重施加一定的富硒劑。合理增加一定的富硒營養液,提升水稻的長壽效果。硒元素在水稻生理化學轉化的基礎上,可以有效轉化無機硒,使其能夠變為適應人體吸收和需求的有機硒,并良好存儲在水稻稻谷之中。具體增加富硒劑的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在水稻抽穗到灌漿的時期之中,按照每667平方米使用100g富硒劑的劑量進行處理,并將其放入到20kg的水中進行混合,實施充分有效的噴灑活動,將能夠起到良好效果。
2無公害富硒水稻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2.1采用生物防治手段
無公害富硒水稻生長的過程中,赤眼蜂類、飛鳥、青蛙、蜘蛛等都是水稻害蟲的常見天敵,積極使用這些生物,將能夠起到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在無公害富硒水稻病蟲害高發期,投放到田地中相應的害蟲天敵,可以發揮積極作用。生物藥物防治同樣能夠取到良好的效果,這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在一些害蟲方面的致病性,可以有效抑制或消滅害蟲。如使用Bt乳劑,其在防治水稻螟蟲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再加上其本身的無毒性,不會給人畜造成危害,也不會污染到土壤環境。
2.2做好預防處理
栽種無公害富硒水稻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水稻的實際生長狀況進行全面監控,及時發現其生長狀態中的不良表現,并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處理,通過化學藥物防治、生物手段處理,都將能夠起到良好效果。針對病蟲害的實際表現情況,結合病蟲害的種類,選擇有效的應對手段,加強定期除草工作,并噴灑一定的殺蟲劑。
3結語
無公害富硒水稻生產種植過程中,需要充分采用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通過選擇合適的種植品種、科學開展浸種工作、適當增加富硒劑以及加強水肥管理方式,同時還需要注重積極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將能夠起到良好效果,實現高產高效種植目標。
[參考文獻]
[1]葉祖芳,萬根文,鄧鵬.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關鍵技術初探[J].中國農業文摘一農業工程,2018,30(6):60+75-76.
[2]李順康,梁軍.高效糧經復合模式草莓一水稻模式無公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18(1):21-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