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視角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職業教育的改革中,通過產教融合的發展規劃,能夠實現對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升,合理的解決人才短缺和產業需求之間的矛盾。目前的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運作還處于探索階段。因此,必要結合現有的經濟發展體系和資源情況進行產教融合課程的深度分析,加強對制度的完善。明確課程教學目標,確保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本文結合產教融合職業教育的發展必然性分析,就如何提升產教融合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水平進行了探索,以供參考。
關鍵詞:產教融合 職業教育 課程改革 必然性 深度
引言
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與社會發展相結合的主要產物。十八大以來,國家相對出臺了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劃文件。要求通過深度的校企合作,培養高質量的綜合性技術人才??紤]到當前職業教育處在初期發展中,要求相關的學校和企業必須聯合進行教學課程的開發和目標的確定,對產教融合下的職業教育發展進行積極的探索。[1]
一、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改革必然性
1.產教融合形式的職業教育有利于平衡人才和產業需求之間的關系
通過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開展,使得人才的培養更加具有目標性。在提升人才理論基礎的同時,強化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從而提升了他們的就業率。而同時,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為滿足各行業的產業發展中對人才的需求。所以通過產教相結合的形式,能夠實現人才培養和產業人才需求之間的平衡,確保生產關系的穩定性。[2]
2.產教融合是課程領域的深度碰觸
在職業教育的校園課程規劃中,大多都只停留在理論層面,這就導致很多專業知識不能得到深度的碰觸。而通過產教結合的教育改革,教給學生的更多是個性的發展和生存的能力,將程的內容與實踐進行關聯,是課程教學結果的評價和驗收。應該說,產教結合下的教育課程規劃,能夠達到學校和企業相互之間的深度交流和相互作用發揮。[3]
二、產教融合視角下的職業教育課改措施
1.明確產教融合下的課程改革目標
產教融合下要求職業教育必須從怎么用、用的上、有效果等關鍵點進行技能的傳授。這就要求新課標要符合企業對各類人才的實際需求規劃。職業教育能夠以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出發點,通過企業人才的需求標準進行人才規格的確定。其次,企業還要加強與學校的日常溝通,能夠以企業實際的工作任務和職業標準進行課程的內容設置。對于市場的人才需求進行充分的分析,明確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以工作為主導,進行課程的規劃。最后,整個職業教育的體系規劃中,要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開展,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以實際生產環境的模擬,確保學生能夠具有探索性的學習目的,并通過經驗的總結來掌握實際的專業技能。
2.以產教融合開發機制來引導課程改革
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來開展課程改革,是完善職業教育的必然途徑。在主要做法上要從三個方面開展:首先政府要進行宏觀政策的制定,對校企合作中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進行保障。政府要對校企合作的單位進行稅收政策的優化和激勵,調動企業參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政府還要加強對校企合作的總體監督和指導,對其中合作的不利因素進行排除,構建較為可靠的課程教育改革制度。其次,職業院校要提升為企業的服務意識。以企業的實際需求來進行人才的教育培養規劃。堅持校企共贏的機制,穩定合作的局面。在校企合作中,職業院校要注重于企業技術的研發合作,通過新產品及技術的資源提供,優化校企的合作平臺和交流形式。讓企業近進到學校,讓學校進到企業,確保廠中校、校中廠能夠具有融合的發展格局,為課程的改革建立長效的保障機制。
3.以產教融合來推動課程資源的優化
在產教融合下,課程的資源主要是由在校教師和企業的專家、技術人員要共同進行教學改革內容的規劃。在職老師要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并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既能承擔專業的理論知識,又能夠在生產中進行學生實踐能力的指導。而企業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既要對生產一線的行業動態進行熟悉,同時,還要以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來帶動職業院校的課程開發。在課程的資源整合方面,通過建立數字化的教學平臺,開展院校與企業相互融合的教材。借助校內的教學平臺和資源庫。將企業的各類實例進行教學分析和展示,豐富學生的信息資源,更好地進行各項學習任務的完成。而作為企業來講,要結合生產的需要,為職業教育進行合理的實踐課程指定,并通過訂單人才培養,建立實訓基地,為職業院校學生提供可靠的實習機會,確保各項技術能夠得到有效掌握。
4.加強產教融合下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
在管理制度的優化中,需要包括課程的改革和評價管理。由國家進行主導,對于教育的課程發展進行平衡。并結合地方的產業發展制定符合經濟發展的課程文件。職業院校根據國家的要求進行各項教育工作的開展。而對于學生的評價需要對其進行實踐能力和理論知識的綜合評價,通過完善的課程改革管理制度在確保教育水平提升的同時,確保人才發展的綜合性。[4]
結語
總而言之,產教融合是當前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主要方向。它能夠為在校進行理論學習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使他們得到綜合工作能力的提升,從而更好地應對將來的工作。通過產教融合的教學改革,能夠以國家的經濟發展為基礎,不斷的進行適應型人才的培養,確保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周俊.教學“診斷與改進”:變“迎評”為“日?!?中國教學報,2016-10-25.
[2]張智涌,高鍵,雙學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升華路徑探索.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0).
[3]喬毅.產業鏈視角下的產教融合的研究.教育與職業,2017(8).
[4]吳志先,林志謙.“行業企業主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模式探析——以上塘珠寶玉石學院為例.職教論壇,2016(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4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