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陶藝制作中現代與傳統的結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代陶藝是在傳統陶瓷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種藝術形式,而其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觀念的表達,在現代陶藝制作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提倡追求個性、標新立異、觀念表達,可是要想讓其作品更加的完善,也不能拋棄傳統陶藝,因為傳統和現代不僅是對立,也是統一的,而本文也是基于此對陶藝制作中現代與傳統的結合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以此來更好地促進我國現代陶藝制作的發展。
  關鍵詞:陶藝制作 現代 傳統 結合
  我國陶瓷藝術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史,而且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也取得了較為輝煌的藝術成就。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我國傳統陶藝也受到了西方現代化文化思潮的影響和沖擊,并且還因此而出現了現代陶藝,可是無論其如何發展,傳統陶藝都應該是現代陶藝的根基,尤其是在陶藝制作過程中,只有將現代與傳統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制作出高質量的藝術品。為了能夠更好地保障陶藝制作中現代與傳統的有效融合,本文也對其進行了如下概述:
  一、傳統陶藝與現代陶藝藝術風格概述
  1.傳統陶藝
  我國具有較為悠久的陶藝制作歷史,最早知道的陶器就是出現在黃河流域的河南裴李崗文化陶器,從陶器身上我們能夠看見人類偉大文明起始。我國作為一個陶瓷文化悠久的國家,不管是新石器的彩陶文化,亦或者是唐宋以來各種各樣的陶藝制作藝術都具有他國無法達到的高度,所以我們才能看到生動逼真的兵馬俑、華麗豐滿且富有情趣的唐三彩、典雅樸實的青瓷與白瓷等等。尤其是在步入明清兩代之后,我國陶藝制作技術更是空前繁榮,分工也開始變得越發的清楚,整個陶藝制作技術可謂是十分的精湛,那個時期的陶藝制作品更是達到了一種精美絕倫的境界。如果觀看傳統的陶藝作品我們能夠發現,傳統陶藝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傳統陶藝的存在是為了能夠滿足人類對于使用功能的需求,而且在這一基礎上還開始呈現出較為原始的樸實之美,像是罐、瓶、盤、碗等陶藝制品就能很好地發現這一點。其次,傳統陶藝制品在外觀裝飾這一點上大多是使用三彩釉、顏色青釉、釉下彩紋片釉、釉上彩、鏤空雕等方式來實現的,其在制作過程中主要是借助于釉和造型的有效結合來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視覺藝術效果。最后,傳統陶藝制作過程中,他們更加注重的是嚴謹整齊、刻意求工,雖然有時候屬于一種強制性的認為加工完善,但是也很好地展示出了創作者的智慧與能力,可是同時也忽視了材料本身的屬性。
  2.現代陶藝
  現代陶藝要對其進行界定的話可謂是純藝術范疇,所以我們不能將其簡單地認為是現代陶瓷藝術的縮寫??v觀西方現代美術發展史我們能夠發現,早從19世紀末開始,很多藝術家就已經開始醉心于陶藝制作,也正是因為他們的介入才促使陶藝制作之中具有現代藝術風格,并且最終也促使傳統陶瓷藝術開始由現代陶藝發展與轉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領域?,F如今,大家對于現代陶藝的起源都公認是1954年的美國,之所以會如此還是因為彼得·沃克思直接從主觀上放棄了陶藝物質層面上的實用性價值,而這一陶藝制作理念一經出現也促使西方現代陶藝因此而生,并且還對整個世界現代美術發展都造成較為顯著的影響。一直發展到20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藝術節對于現代陶藝才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解釋,相比較于傳統陶藝而言,現代陶藝更加注重的就死陶藝制作者本身的個性、思想與審美意識,所以作品之中也具有更多的現代文化精神以及藝術特征,整個制作過程也變得更加的自由且大膽,不再按部就班;另外,現代陶藝制作雖然依然還是以陶瓷介質作為媒介,手工技藝為主,但是卻擺脫了傳統實用性為主的制作理念,開始更加注重其情感性與觀賞性等藝術形式。
  二、陶藝制作中現代與傳統的結合
  1.在泥質材料藝術表達上的結合
  陶藝制作過程中泥、釉、火是制成成品的關鍵,而泥、釉、火之中又很好地融合了陶藝制作者本身的創作精神以及材料的物性。我國早在唐代開始就已經出現了絞胎瓷,這一種泥質材料主要指的是將白泥和褐泥相互絞在一起而成的材料。這一種類型的泥質材料如果泥片較薄的話,在相絞的時候線則會較細;反之,整個線條則會較粗,在進行陶藝制作的時候,對于其粗細的把握則還是取決于陶藝制作者本身?,F代陶藝作為時代發展下的產物,其發展的多元化也促使陶藝制作泥料選擇變得更加的豐富,像是大缸泥、陶藝、匣缽土、紫砂等各種各樣的材質都能夠有效地應用到陶藝制作之中,這也促使現代陶藝制作變得更加的豐富。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可以將傳統陶藝與現代陶藝在泥質材料藝術表達上進行結合就能讓其變得更加的多彩,比如說,我們可以在絞胎瓷的啟迪下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泥質,將匣缽泥和陶泥混合在一起,亦或者是將匣缽土和大缸泥混合在一起,這樣就能隨意調配處自己需要的泥料,從而也就能夠讓現代陶藝制作變得更加新穎,而且還能在陶藝制作中實現現代與傳統的有效結合。
  2.在釉的藝術表達上的結合
  縱觀我國陶藝發展史我們能夠發現,雖然早上商代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釉子,可是真正使用釉材料來刻意去追求陶藝肌理效果卻是發生在唐代之后,而之所以會如此主要還是因為早期的陶器釉料之中具有石灰石,在高溫下具有較大的流動系數,釉層不僅十分的薄還沒有任何顏色。在步入漢代后,我們就發現了低溫鉛釉陶,這個時候陶藝制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也有意識的在制作過程中加入呈色金屬元素,像是鐵氧成色的褐釉、銅氧呈色的綠釉等等;而在步入到唐代之后我國陶藝制作在釉的藝術表達上得到了較為完善的發展,陶藝制作者能夠很好地借助于鉛釉呈色豐富、艷麗這一特征來進行陶藝制作,并且還因此而創作出了紫、藍、黑等顏色的陶藝制品,而且還借助于交錯、重疊等手段來有效地實現了多種顏色相互浸潤交融的目的,最終形成了具有一定藝術感的肌理效果。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陶藝制作過程中的還將草木灰及其他含鉛硅酸鹽物質有效的應用到了釉中,石灰堿釉更可以說是直接替代了高溫系列的石灰釉,而石灰堿釉之中具有較多的鉀玻璃成分,而鈣玻璃成分則較少,所以呈現出來的釉層也就相對較厚。在這種現狀下,追求釉子絢麗多變的肌理就成為了可能……在展開陶藝制作的過程中,要想實現現代與傳統的有效結合,制作人員可以積極借鑒傳統陶藝在選材、施釉以及靈活多變的藝術處理等技藝展開制作,這樣能夠更好地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效融合。比如說,在進行陶藝制作的時候,我們可以將合適的釉色搭配在一起,結合實際來做好加減處理,這樣就能夠給人以較為和諧且具有藝術感的視覺效果,像是在透明的釉和具有顏色的釉搭配在一起等等。但是在進行陶藝制作的過程中,為了確保現代與傳統的有效結合,陶藝制作人員一定要注意加法與減法的合理把握,這也是傳統陶藝制作工藝中較為重要的部分,以減法為例,在進行陶藝制作的時候一定要對釉層的干濕程度進行很好的把握,假設要在坯釉完全干透了的情況下進行剔釉工作的話,就很容易會出現一些不該脫落釉面卻脫落的情況,所以說在進行制作的時候最好是在釉將干未干的時候進行剔釉處理,這樣才能真正確保陶藝制作的合理性與科學性,讓整個陶藝制品色彩、層次感都得以有效的提升。   3.在陶瓷顏料上的結合
  陶瓷顏料主要指的是色釉、色坯、釉上彩料、結晶色釉、引色化妝土等各種裝飾材料之中的著色原料,一般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將其稱之為著色劑。我國早在明清時代就已經具有了彩繪顏料,而且還具有能夠和直接涂抹相媲美的肌理效果,通常情況下傳統陶瓷顏料在進行制作與表現的時候,主要有三種藝術表現手段,其分別是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其中,釉上彩這一手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主要包含了古彩、粉彩、新彩等幾種,這一種方式因為釉燒溫度較低,需要使用較多的顏料,所以制成品整個色調十分的豐富多彩;釉中彩陶瓷顏料也同樣具有較為迅猛的發展速度,其大多是用于日用陶瓷裝飾之上;而對于釉下彩顏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景德鎮的青花釉里紅,這一手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謂是兼并了書法與寫意國畫技法,是一種較為獨特的語言藝術。在進行陶藝制作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現代與傳統的有效結合,陶藝制作人員就可以在制作過程總積極借鑒上述幾種傳統陶瓷顏料的使用方式,以此來促進現代陶藝制作成品質量和效果。例如,氧化鐵本身是褐色的,可是在進行制作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將其噴在已經成型了的陶藝制作品上面,之后再講表層進行拭去,這樣在燒制之后凹進去的地方顏色就會略重,而凸出來的地方顏色則會較淺,整個陶藝制品色彩就會顯得十分的豐富多彩,更加具有藝術效果,同時也能實現現代與傳統的結合。
  4.在造型特征上的結合
  傳統陶藝制品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實用的基礎上盡量美觀,這也直接決定了傳統陶藝制作最為主要的功能就是實用加欣賞,所以在造型上傳統陶藝是附屬于陶器的,在我們的印象之中我們也能夠看見器皿屬于我們較為常見的陶藝制品。但是,現代陶藝卻具有一定的藝術屬性,需要較為吩咐的審美情趣,所以在造型上也更加的多樣化。這個時候,陶藝制作者就可以將傳統與現代的造型特征進行有效的結合,比如說可以借助于傳統陶藝的拉坯成型、泥條盤筑、手捏成型等造型特征來進行制作,可是在實際成型的時候我們又可以將個性、表現夸張、感性等藝術特征作為造型表現,這樣就能讓陶藝制作表現力得以有效的提升,同時也能真正在陶藝制作中實現現代與傳統的有效結合。
  結語
  在陶藝制作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將現代與傳統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就能夠呈現出不一樣的藝術空間。為此,陶藝制作人員在創作過程中,一定要將傳統陶藝制作技法和現代陶藝表達借助于一定的藝術形式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能夠實現對傳統陶藝的有效繼承,還能促使我國現代陶藝得到發展和進步,而制作出來的作品也會更加具有傳統文化生命力與精神氣質,同時還會具有現代觀念表達。
  參考文獻:
  [1]劉紅.新中國學院式陶瓷藝術教育探析[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
  [2]艾雅琴.西方現代藝術形式對中國現代陶藝流派發展的介入[D].武漢理工大學,2009.
  [3]唐英.現代陶藝的“形態”關系[J].中國陶藝家,2006(1).
  [4]石瑞齋.現代陶藝與后現代陶藝比較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2.
  注:本文系亳州學院課題,課題名稱:現代陶藝五禽戲設計與制作,課題編號:BSKY201517;課題名稱:亳州文化元素在室內裝飾工藝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BSKY201516;課題名稱:亳州非遺文化旅游產品創客實驗室,課題編號:2017cksy05;課題名稱:亳州文化創意產品傳承與創新基地,課題編號: 2017whjd03;課題名稱:文化創意產業視角下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群實踐教學研究,課題編號:azjxh171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417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