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高中政治教學課堂生活的返璞歸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胡炳程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逢勃發展,與時俱進的新課改也不斷變化。關于高中政治教學的要求就是政治課堂要貼進學生生活,教學要密切學生的日常生活,是高中政治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之中,為學生成長、學習提供必要的精神實糧,高中政治教師應緊跟時代的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從自己成長的生活經驗中發現相關知識,提高高中政治知識運用能力。
【關鍵詞】高中政治;返璞歸真;生活體驗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83-01
與時俱進的新課改要求高中政治課程教學貼進學生生活,要求教學密切學生的日常生活,要求高中政治教學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之中,這就明確了高中政治的學習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精神實糧,為高中生以后的學習與成長中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熱愛生活。進而形成相關的理論與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進而形成自己良好素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起正確的樹立人生三觀。
讓政治教學課堂生活化是為了激發高中生學習政治的熱情與興趣,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果,達成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如何讓政治教學課返璞歸真到生活、成為學生今后成長與學習的必要知識呢?
一、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要以貼進生活的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為出發點,結合教材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進行課堂教學。通過相關教學情景設計讓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形成共鳴與感悟,不僅知道事物的所以然,而且知道了事物的之所以然。加深對教材內容的思考與理解。讓通過學習的政治理論指導日常生活,反過來又通過日常的生活與學生來檢驗政治理論的正確性。目前高中政治教材編制的版塊內容也無一不是從學生身邊生活做起的,也就是要求學生把生活邏輯與教材理論邏輯緊密地聯系起來,相互促進,進而提高學生自己的政治素養與生活的能力,以利于學生將來能夠快速地融入社會生活,了解社會生活,更好的為社會生活服務。就教材具體的章節而言,教材編排的內容也是以生活情景導入開始、以問題探究為教學基本模式,將教材內容和學生生活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沒有任何違合感。所以在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中教師也應當多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體驗,關注符合學生身心成長需要知識與實踐,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作為一名高中政治老師,應該在創設生活化情景課堂時要從學生身體與心理條件出發,以生活性、實踐性、趣味性、時效性的相關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經濟、政治、哲學的相關角度思考分析問題,進而把得出的結論應用到社會經濟、政治和哲學,在分析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有所發現、有所生成、有所成就,不知不覺提高了自己分析事物的能力,進而有了分析社會政治現象的能力。如可以恰當地分析評論國內外新聞時事,恰到好處的理解黨的方針、政策,慢慢由參與者變成堅決的擁護者,同時又會對周圍的人群帶來積極的影響,成為學生學習政治與實踐的第二課堂,反之這些經歷又成學生們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情景的另一生活化來源。
二、創造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條件
課堂教育的本質是教師教育經驗再現與創新。教育通過課堂教育不斷地豐富與完善自己的經驗,同時教師又通過課堂教育把這些經驗傳授給自己的學生,通過這樣的運作老師讓自己經驗變得有了社會意義,同時又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教育工作也是建立在生活經驗基礎之上,并通過自我、家庭、社會、環境或學校的相關要求不斷實踐,進而將這些經驗傳授給學生達到教育的目的。
新課改要求高中政治課堂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只聽與記,課下記憶的教學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通過相關的生活體驗中來理解知識并提高自己相應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學生才會有深刻的印象。讓學生看到滿池的污水,聞到受污染河流的刺鼻氣味,看到滿河面漂浮的魚肚白,學生才會懂得保護環境和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讓學生親身體驗了夏日炎炎,付出繁重的體力和汗水,才會懂得珍惜眼前的學習機會。讓學生了解一些山區貧困家庭一年到頭吃不上一次雞蛋的同齡人的生活困境,學生才會有不同的生活體驗與切身感受,才能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與同情心、關愛別人情感。高中政治老師利用課堂要密切聯系現實生活,引導學生關注他人,關注與他們有關或者能帶給他們震撼的相關新聞資料,使課堂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相結合,讓課堂內容與課程改革相結合,讓課堂內容與當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方針相結合;讓課堂內容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相結結合起來,充分體現國際與國內時代發展的特征。
教師通過政治課堂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結合社會發展形勢思考、分析與感悟,提升學生自身素質與能力并形成正確的價值三觀。如以《投資理財的選擇》的教學為例,告訴學生他們的父母每天面對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七件事,他們是如何理財的呢?讓學生回家問一下家長或自己參加工作的親戚友人是怎樣投資理財的?讓學生有個簡單的生活體驗與感受。并且布置課下作業,讓學生利用周末或假期作個調查,成年人是如何理財的,然后寫出自己的體驗心得,假設每個人手里有100萬元,你們根據調查情況結合教材的內容給出相應的投資方案。正常上課后,老師挑選一部分范文進行講解,讓學生理解教材內容上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三、精心設計課堂,引導學生積極行動起來
常言說得好:“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眰鹘y教學往往過于注重理論的講解與學生的死記硬背,要求學生參與,積極行動實踐不足,而新高中政治課堂則要求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或現代信息技術自我管理與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向過來人請教的實踐式教學模式,進而讓學生能力得到提高與快速發展。
如何讓學生能積極的參與和行動起來呢?結合現代新科技可以說方法和途徑很多。高中政治老師一定提前規定好學生要讀相關資訊和內容,充分考慮到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讓學生最大限度的積極參與。如:前文要求學生調查親朋故舊的投資理財方式??梢越M織學進行演講比賽。這樣設計政治課堂的意義在于讓學生的親身感受與經歷相關社會實踐活動,培養高中生積極主動學習態度,自己查漏補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相關課堂或社會活動中激活自己所學的知識,學會與別人分享、合作與討論,提高了學生理解、運用和創新能力。
高中政治教材內容源于生活,反過來又指導學生生活品質與提高,又服務于學生生活。這是當今高中政治課堂的新特點,同時是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趨勢,返璞歸真。
參考文獻
[1]侯尾添.新課改下優化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9(20):39.
[2]梁明鵬.淺談高中政治如何生活化[N].發展導報,2019-03-19(019).
作者簡介:胡炳程(1965.11-),男,安徽安慶市人,安慶市第二中學東區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育及高考對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011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