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分析及防控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我國企業發展模式呈多元化方向發展,并購作為常見的企業發展模式,其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但同時也使一些問題突顯出來,如企業并購環節的支付風險、定價風險等不斷提高。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通過本文探析了企業并購內涵及存在的財務風險,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分析;防控措施
一、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概述
?。ㄒ唬┢髽I并購涵義
企業并購是指兩家以上的獨立企業法人在平等、自愿、有償基礎上達成合并協議,其中一方出具一定的經濟費用,將其他企業納入本企業名下,其是企業資本運營的主要手段之一。當前企業并購主要有公司合并、資產收購及股權收購三種形式。
?。ǘ┴攧诊L險涵義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盈利及損失的不確定性,如企業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可能喪失償債能力的風險及股東收益的變動性。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企業不斷擴大投融資規模,致使企業的債務、租賃等資產不斷增加,企業每年固定支出隨之上漲,但經濟效益未得到有效提升,制約了企業的償債能力。而企業并購財務風險是指并購企業因融資決策不當產生的償債風險與股東收益風險,具體是指企業在并購環節產生的不確定性的財務效益損失,致使企業在并購中產生的實際價值與預期目標存在差距,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甚至導致企業破產。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融資風險、定價風險、支付風險與整合風險,其具有可控性、綜合性與動態性等特征。
二、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分析
?。ㄒ唬┒▋r風險
定價風險是企業并購前期針對目標企業的市場價值進行評估,確定并購價格,而并購完成后,企業對目標企業的資產價值定位存在變動產生的風險,對此,企業需依據市場價值、地理位置及行業環境等劃定目標企業資產的價值范疇。這一過程中,企業往往因信息不對稱、價值評估體系不健全等加大企業的定價風險。當前我國多數并購企業管理中主要利用企業數據及資料等預測評估企業價值,但由于我國證券交易市場未對此類交易制定規范化制度,專業并購組織及評估機構較少,且其專業性較弱,致使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核心數據未全面公開,企業的財務報表、負債數據、資產情況等資料缺乏完善性,導致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過高,加大企業的并購財務風險。
?。ǘ┲Ц讹L險
現階段我國企業并購的主要途徑為資產收購及股權收購,且企業的主要支付方式為股票、現金、債務、資產或混合支付五種,支付方式不同,其適用的并購條件也不盡相同?,F金支付是當前最常見的支付方式,其具有操作方便等特點,但同時也導致賬面資金大量減少,降低資金周轉速率,制約企業的正常運營。甚至部分企業為確保資金靈活周轉,大規模融資,增加了企業的信貸壓力,若匯率發生較大變動,會影響企業的收購計劃。而股票作為企業并購的另一常見方式,其雖確保了企業資金的正常周轉,但其操作流程相對復雜,股東控制權也會下降,甚至產生股權轉移現象,制約企業的健康發展。
?。ㄈ┤谫Y風險
融資風險是指企業能否短期內籌集并購所需的資金及融資后期對企業的影響,企業并購中的融資主要來源于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具體包含銀行借貸、股票、債券及留存收益等。債務融資的風險主要表現為:企業將留存資金變成并購資金,致使流動資金大量減少,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應對能力減弱,且還本付息易增加企業的利息負擔,甚至超過企業的償債能力。股權融資中,股票的大量外放,一定程度上會降低企業股東的控制權,易使企業的股權結構發生變動,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
?。ㄋ模┱唢L險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企業并購易受市場環境、國家經濟政策、匯率變動等方面的影響,這一過程中,若經濟出現周期性波動、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財務制度、相關法律法規出現變化時,會造成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致使企業實際經營價值與預期價值存在較大偏差,制約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防控措施
?。ㄒ唬┱莆詹①徯畔?,精準價值評估
在新經濟形態下,企業要全面防范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就要加強與目標企業的信息溝通,精準掌握目標企業的市場價值、資產狀況、負債情況及真實的財務報表等數據資料,并尋求專業化的價值評估機構,構建系統、完善的價值評估體系,合理避免定價風險。這一過程中,企業要組建并購團隊,科學配置專業人員及設備等,并明確劃分各崗位職責,之后由并購團隊人員負責目標企業的行業環境數據、財務數據、運營信息等資料的收集工作,確保企業獲取真實、全面的并購信息。同時企業管理層在獲取目標企業的資產狀況及運營情況后,可通過賬面價值法或市場價值法評估目標企業價值,構建評估模型及價值評估系統,準確獲取目標企業的價值。此外,在企業價值評估過程中,企業還需全面分析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通過財務報表獲取企業債務信息、壞賬情況,掌握目標企業的資金計劃及資產價值,進一步明確目標企業的并購價值。
?。ǘ﹦撔轮Ц斗绞?,實現混合支付
并購支付環節,企業要依據自身的現金流動速率、股權分配情況選擇適當的并購方式。為降低企業的現金支出及財務風險,多數企業在發展中運用混合支付方式進行并購支付。例如,S企業的資本結構及資金流動相對穩定,在并購環節,企業可精準劃定自身的現金支出量范疇,在此基礎上進行現金支付,并通過股權債務置換支付剩余并購資金,同時企業還依據自身的發展現狀及需求等,通過拆股分紅、抵押及償債控股等方式實現并購支付,以確保資源的最優配置,規避企業并購中的支付風險,實現企業并購后期的健康發展。此外,近年來我國出臺一系列稅務優惠政策,并購管理中,企業可利用股權支付方式實施并購計劃,并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這一過程中,企業要合理控制換股比例,以免降低股東控制權,改變企業的資本結構。
另外,企業還可通過權證方式實現上市公司的并購支付。這一過程中,企業融資成本偏低,可降低企業的債務成本支出,同時權證允許持有人以約定價格在規定時間內購進或賣出相應數量的有價證券,企業發行權證后短期內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股東及資本機構,因此,企業在并購上市公司時,可通過發行目標公司的備兌權證籌集資金,確保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開拓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
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尚處于探索階段,融資渠道等制度及流程仍缺乏完善性,且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并購環節,企業要依據自身的發展現狀及需求等,科學制定融資策略,并結合企業信用、資本結構的變動拓寬融資渠道,綜合分析融資成本及風險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實現穩健并購。企業在進行外部融資時,要依據自身的資產狀況及現金流量等科學劃定外部融資金額,并通過制定負債清單,合理選擇負債融資或混合融資。當企業留存資金較多時,可選擇內部融資,并建立監管團隊,由其全程監督企業的融資數值及資金支付的時效性,確保企業資金靈活運轉。同時企業還需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設置風險預警小組,并聘請業務水平及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審查目標企業的財務情況、資本機構、專業技術狀況、資源儲備信息等,并完善激勵政策,定期組織員工參與專業培訓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實現企業并購后的長遠發展。
?。ㄋ模娀\營整合,優化資源配置
并購活動結束后,企業要實現自身的預期發展目標,就要加強資產債務、財務管理制度的整合,促進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這一過程中,企業可通過完善資本結構,整合、清除效率較低的資產,優化資產質量,并通過負債隨資產或負債轉股權等方式整合企業債務。同時企業并購結束后,需制定統一的會計制度及全面預算管理機制,編制合并報表,實現企業財務活動的統一管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并購中存在一系列財務風險,對此,企業要掌握并購信息,精準價值評估,創新支付方式,實現混合支付,開拓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強化運營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最終實現企業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琳.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分析及防范措施[J].財會學習,2017(22):92.
[2]王梓奕煬.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分析[J].現代商業, 2017(14):138-139.
[3]林海.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 No.326(9):141-1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126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