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企業并購活動并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資產合并,而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經濟活動,存在諸多風險因素。論文結合如今的相關研究成果,對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情況進行簡要的分析論述,并提出針對性的防范對策,以期能夠為相關業內人士提供理論參考。
【Abstract】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ctivity between enterprises is not just a simple asset merger, but an economic activity involving many aspects, which has many risk factors. Based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financial risk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insiders.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對策
【Keyword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enterprises; financial risks;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5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1-0057-02
1 引言
企業并購涉及多方面的經濟活動,不乏高風險、高收益,在企業進行并購時,引起財務風險的因素有很多,無疑會提高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這關系到企業財務戰略,甚至企業發展戰略。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企業并購財務風險,是如今眾多企業都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2 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分析
2.1 信息收集階段的財務風險
在這一階段,主要包含的財務風險為信息披露風險與并購價值評估風險。
信息披露風險在財務方面主要表現在:企業財務報表是否能夠真實、完整、準確地呈現出企業的真實狀況,以及充分披露不利因素。部分被收購方為了能夠獲取更多的利益,會對自身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美化,未披露或未充分披露不利因素。因此,對于收購方來說,被收購方所呈現出的財務報表,還需要相關專業人員進行全方位的驗證判斷,從對方的歷史發展、經營狀況、商業模式、業內平均水平、會計政策、財務狀況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調查和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信息不對等問題所導致的財務風險[1]。
由于收購企業與被收購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等,使得收購企業在對目標企業估值時,很容易受到已披露的有利因素影響,對未披露的不利因素難以估計或估計不足,對被收購企業的資產價值、盈利能力等關鍵指標誤判的情況,進而導致被收購企業的估值高于其實際價值,造成在并購完成后,難以達到并購的預期目的,反而會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影響企業的發展。
2.2 交易階段的財務風險
在企業并購交易過程中,主要包含的風險為資金籌措風險與并購支付風險。
資金籌措風險主要是指企業為能夠對目標企業進行有效并購,往往會需要大量的資金,但很多企業自身的流動資金往往不能滿足企業并購的資金需求,企業通常都會有多種資金籌措渠道可供選擇,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和財務能力選擇恰當的籌措方式。但無論收購方選擇哪一種渠道來進行資金籌措,都將會改變收購方原有的財務結構,對以后的資本運作和資金管理造成不利影響。
并購支付風險主要是指收購方所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所帶來的資金流動壓力,以及債務償還風險。并購方一般會采用現金、股權或混合支付方式完成并購?,F金支付要求在短期內支付大量現金,容易造成財務結構惡化,對企業造成不利影響;股權支付會稀釋并購方原有股東的股權,減弱對企業的控制權;混合支付可避免前兩種方式的缺點,是三種支付方式中最優的支付方式,因此,在如今的并購中應用較多。
3 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對策
3.1 加強對目標企業的了解
要想有效地避免信息不對等造成的不良影響,那么并購方在并購前,就需要對目標企業進行全面的調查。具體方法如下:①組建一支調查隊伍,包括:行業專家、財務、法務、銷售等多個部門,調查目標企業的商業、財務、法律和稅務等情況,收集、分析、判斷調查信息,為最終評價提供依據。②加強對財務報表真實性的審核,盡可能發掘出財務報表未進行披露的細節性內容,從而對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有效的補充、完善,及時發現財務報表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③加強與第三方的合作,聘請專業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對目標企業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分析,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加強對目標企業的深入了解。
3.2 選擇恰當的評估方法
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則是結合目標企業的市場環境、財務狀況、經營能力、收益能力等方面內容,考慮有利和不利因素,采用恰當的方法,綜合評估目標企業價值的方法。不過在進行實際評估過程中,由于所使用的評估方法的不同或采用的參數不同,那么最終所得出的評估結果也將會有所不同。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證評估結果的準確性,企業在進行評估時,需要通過對多種評估方法進行判斷和研究,對比、分析各個結果的合理性,進而采用恰當的參數,最終對所得出的評估結果進行模擬對比、評判,取得一個相對合理的評估結果[2]。
3.3 優化融資渠道
在選擇融資渠道時,企業要結合自身的資金與債務情況,選擇最優的融資方式。既要保證資金的流動性,又要考慮資金成本。若是條件允許,企業還需要對融資渠道進行相應的拓展,對并購融資進行合理的規劃,在能夠保證有效并購的前提下,選擇對企業財務不利影響最小的融資渠道,從而保證企業財務結構的合理化。
3.4 靈活選擇支付方式
針對現金支付與股權支付的特點,企業在進行實際并購的過程中,應充分分析企業的財務結構和股東控制權的要求,考慮企業資金流動與股權稀釋的契合度,兼顧股東利益要求和企業發展目標,選擇恰當的支付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并購支付所帶來的財務風險和不利影響。
4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是無法避免的問題,但只要企業能夠充分地發掘出財務風險的因素,并全面深入地分析,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就可以降低財務風險,將其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實現企業并購的目的,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欣鵬,王淑梅.跨國并購中的財務風險與防范——以青島海爾并購通用家電為例[J].商業會計,2018(11):42-44.
【2】蒯莉.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與防范策略[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3):32-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5117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