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韓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貿易戰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韓國企業在全球產業化飛速發展環境中,與本國乃至海外的跨國企業展開競爭。為謀求生存,維持可持續經營發展,韓國企業通過擴大海外市場,積極對外直接投資貿易?;趯ν庵苯油顿Y理論分析韓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現狀,從企業投資規模、地域、目標以及形式分析其特點,韓國企業對外投資策略為:推進韓國企業對外投資本土化戰略;投資對象國差別化品牌戰略;韓國公司間合作戰略;根據國際市場變化,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關鍵詞:海外直接投資;現狀;特征;策略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2-0007-03
  海外直接投資是指直接向海外投資,參與投資對象的企業經營活動。 所謂的“企業經營活動”,指的是企業經營、人力資源、無形的經營資源經驗、技術等產業要素的經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獲取經營參與權和控制權。相反,海外間接投資不是直接參與企業經營活動,通常投資企業股票或債券,以分紅或上市為目的的單純的有價證券投資,以經營多元化為目的海外投資。因此,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的差異是是否行使對投資企業的經營控制權。Root(1984)[1]指出,海外直接投資是擁有經營權的海外企業所進行的長期股權投資。Cantwell(2000)[2]提出,海外直接投資動機是多樣的,如資源獲取,市場安全,降低成本,加強技術開發能力,生產基礎多樣化等。韓國作為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化背景下,為提高國際競爭力,促進本國經濟發展,進軍國際市場,拓寬國際貿易領域范圍,積極進行海外直接投資。20世紀80年代后,韓國的FDI和貿易順差呈持續增長趨勢,“FDI”對韓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韓國企業海外直接對外投資狀況分析
  韓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FDI)在1991年達到了10億美元,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迅速進入了國際市場,并在2000年突破了50億美元,在2007年的投資金額超過了230億美元。但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韓國企業經歷了短暫的停滯過程。此后,2010年投資增長到254億美元,再次活躍起來,以后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17年的海外直接投資額達到近440億美元。
  截止到2017年底,近五年間的平均值為344億美元,尤其是2017年的海外直接投資額高達436億美元。但是,2014年因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以及變動性擴大等因素,韓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額同比減少了7.44%,僅為284億美元。
  二、韓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特征
 ?。ㄒ唬╉n國大企業投資穩定,中小企業迅速擴張
  如表2所示,近五年韓國大企業成立數量基本保持穩定,約在500家,投資總額占比最大,為81.7%。作為新生力量的中小企業新成立法人數為51.3%,投資額占14.2%,并逐步擴張,迅速成長走向國際市場,在全球市場環境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個人法人新成立合計4 520家,占28.1%,也促進了韓國企業的國際化戰略。以此說明,投資額仍是大企業占主導作用,但是韓國中小企業以及個人活力大,在國際對外投資中飛速發展擴張。
 ?。ǘ┩顿Y主體形式多樣化,合資形式占主流
  如表3所示,韓國企業獨立投資增長緩慢且有遞減的趨勢,共同投資與合資企業新成立公司數以及投資額度均快速增長。獨立和共同投資方式新法人數及投資額上升趨勢不明顯,合資形式越來越受到企業青睞。海外市場的準入方式可以分為出口許可、海外直接投資等。[3]根據不同類型的投資形式, 海外直接投資比出口許可更具有風險性,但是利潤也會更大。比起獨立投資,韓國以合資投資的方式參與當地企業經營管理,進而促進生產經濟規模的擴大,以獲取最大經營利潤。
 ?。ㄈ┻M入當地市場是投資主要目標
  如表4所示,韓國對外直接投資最重要的目的是進入當地市場,近五年投資總額占71.8%,其次是資源開發,投資額占28.2%。由于受韓國政府政策的影響,資源開發投資額從2013年73.75億降到2017年1792億美元,但近五年對第三國的投資總額已增至22.8%。
 ?。ㄋ模﹣喼蕹蔀橥顿Y主要地,逐漸向發展中國家擴張
  如表5所示,近五年韓國企業外商直接投資和新成立法人數比例亞洲占比最大,為31.6%和67.7%;其次是北美洲,為30%和17.2%。由于中東和非洲,距離遠、文化和工業環境差異大,外國直接投資的比例較低。亞洲已其區位距離近和生產成本降低的優勢成為韓國海外直接投資理想目標地。中國和美國分處于亞洲和北美洲是韓國企業的最大投資對象國。[4]與此同時,由于中國的人力成本上升,韓國海外投資逐漸轉移到東南亞,尤其是對越南的直接投資占有較大比重,韓國海外直接投資的流向正逐漸擴大到發展中國家。
  三、韓國企業對外投資策略
  (一)推進韓國企業對外投資本土化戰略
  韓國企業樹立適應海外直接投資國環境、政治、文化、社會、經濟經營戰略,在海外直接投資中積極推進本土化戰略。主要實現人力資源本土化、原材料采購本土化、營銷戰略本土化、融資本土化、研究開發本土化等。[5]
  第一是人力資源本地化。一方面,人力資源資源本土化可以減少因文化差異帶來的矛盾和危險,如果韓國企業可以利用當地優秀人才,有助于開拓當地市場。另一方面,培養當地勞務管理者,負責管理當地員工,可以減少來自投資國的文化差異造成的矛盾以減少勞資糾紛。第二是采購原材料的本土化。韓國企業在投資國采購原材料的現場購買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諸如質量低或不及時交貨的情況,且在生產管理事先確保充足的庫存的同時,也需要與客戶保持良好溝通。采用本土化的原材料采購商,可以帶來時間和空間的便利性,也有利于生產供應鏈的穩定。第三,國際營銷的本土化。韓國企業大多致力于制造第三國出口及OEM方式的訂單。在投資國市場乃至國際市場上擴展銷售渠道和構建流通網,可以確保競爭力,積極促進第三國及韓國國內市場的出口網絡營銷策略。 第四,資金籌措的本土化。充分利用投資國的貸款政策,與投資當地金融機構形成良好的關系網,可以有效盤活資金。第五,技術研發的本土化。韓國企業以內富化理論為基礎,充分重視海外新技術的發展,依賴于韓國開發的技術,收集投資國當地的市場信息,建立針對當地經營的合適技術開發體系。  ?。ǘ┩顿Y對象國差別化品牌戰略
  韓國投資對象國以亞洲和北美洲為主。投資國不是一個統一的大市場,而是基于各地區的經濟、文化、消費水平差異。因此需要對各個地區的經濟圈、城市圈的目標市場進行市場細分、目標定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將各地區、消費階層、各需求市場進行細分,并開發適合各個階層的產品,采用戰略性目標市場。此外,準對投資國對品牌傾向程度,提高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利用韓國電視劇《大長今》等進行文化宣傳并切合公司產品經營戰略,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韓國公司間合作戰略
  只有企業提高競爭力,才能積極開辟企業的生產線,才能實現成本節約和效率化,實現創收最大化。韓國企業一方面需要相互合作,共享生產、銷售、管理等不同的經驗,以及加強生產和銷售的合作,可以互利共贏,降低市場成本。另一方面通過企業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減少投資的風險,共同抵御風險,提高經濟效率。天津的LG集團以及子公司共有五百多家,這些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產生較好的效果,以公司間合作戰略獲得共贏。
 ?。ㄋ模└鶕H市場變化,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韓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大多從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單純制造業為中心,在國際日益競爭的市場環境中迫切需要調整為技術型服務業等高附加值產業。為確保韓國產業的競爭力,積極變換對外投資方式,開發能夠適應投資國戰略需要發展潛力的核心產業技術。提高服務產業的時代性,以新一代尖端技術領域的長期集中在投資國。
  四、結論
  韓國企業在全球產業化環境中,與國內乃至海外的跨國企業展開競爭。為謀求生存,維持可持續經營發展,擴大海外市場,對外直接投資貿易。為提高韓國企業國際競爭力,首先要建立當地市場戰略,以此來構建本土化戰略。其次,對于投資地區和行業的類型,進行市場細分以及目標定位。最后,根據投資國以及國際市場經營環境,建立產業調整,制定各地區及各消費階層的市場戰略及產品品牌戰略,同時推進韓國企業間的合作,強強聯合,不斷提升國際化水平,從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取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F.Roo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J].South-
  Western Publishing Co.,1984:40.
  [2] J.Cantwel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M].London: Blackwell Oxford,2000: 386-405.
  [3] 楊曉東.海外直接投資對韓國出口的效應分析[J].亞太經濟,2005(3):37-40.
  [4] 黃曉玲.中國主要對外經濟貿易伙伴[M].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5.
  [5] 王 偉.跨國公司本土化經營結構序列分析[D].蘇州:蘇州大學,2013.
  [責任編輯:方 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30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