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推動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常態下,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凸顯居民消費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而進一步推動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成為關鍵。首先分析了2000年至2017年中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找出當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存在的問題。其次,以消費行為異質性的視角,分析了收入階層異質性、區域異質性和年齡結構異質性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最后,就如何推動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消費結構;優化升級;消費行為異質性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4.043
  1 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然而,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暴露出了一些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受到了廣大學者的關注。學者分別從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升級、居民收入結構等角度,探索了如何推動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然而,少有研究從消費行為的角度出發,探索異質性消費行為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將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現狀及變化趨勢進行規律總結,然后從異質性消費行為的角度出發,找到抑制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影響因素,最后深入探討如何推動我國消費結構優化升級。
  2 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現狀及變化趨勢
  本研究根據國家統計局所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鑒》,選取了“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結構指標”中2000年至2017年主要年份的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結構的數據,并分別從食品、衣著和居住等指標,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
  “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總額的比例)不僅是衡量居民消費結構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國家經濟發達程度的指標。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的食品支出比例分別為28.6%和31.2%。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的劃分標準,“恩格爾系數”大于或等于60%為貧困,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30%以下為極其富裕,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均達到富裕標準,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更是已經低于30%。達到極度富裕的標準。然而,僅依靠“恩格爾系數”分析我國居民消費結構是片面的,必須從各類消費品支出的比重及變化來進行深入分析。2017年,在“食、衣、住”這三項生存消費指標上,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比例分別為58.6%和58.3%,即我國城鄉居民在人民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消費品上的支出超過一半,接近60%。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在“交通通信,醫療保健和教育文化娛樂”這三項發展型消費指標上所占比重分別為32.5%和34.2%,在“生活用品及服務和其他用品及服務”這兩項享受型消費指標上所占比重分別為8.9%和7.6%。從我國現階段的消費結構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仍屬于生存型的消費。其中,在居住消費上,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占比分別為22.8%和21.5%,這說明我國城鄉居民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居住消費,無論是由于房價過高,還是我國居民對于房產投資的熱情高漲,這都不可避免地影響了我國居民對發展型和享受型品類的消費。
  2000年至2017年,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相近,即生存型消費的降低,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的增加。我國城鄉居民的生存型消費指標分別由61.8%和69.8%降至58.6%和58.3%;發展型消費指標分別由27.5%和22.7%增至32.5%和34.2%;在享受型消費指標上,城鎮居民對享受型消費的支出比重呈現出逐步下降的趨勢,由10.6%降至8.9%,而農村居民享受型消費的支出比重則較為穩定,分別為7.5%和7.6%。然而,從變化程度和幅度來看,城鎮居民在三個類型指標的變化幅度分別為5.2%,18.2%和16%,而農村居民在三個類型指標的變化幅度分別為16.5%,50.7%和1.3%。由此可以看出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變動幅度要明顯大于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幅度,對比21世紀初,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和改善。
  從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現狀來看,目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仍有待升級和優化,即生存型消費占比過高,而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偏低;從變化趨勢來看,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優化升級速度更高,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和優化速率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因此,為了更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釋放消費潛力,加快產業結構轉型,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亟需進一步的優化升級。
  3 異質性消費行為對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分析
  3.1 收入階層異質性與居民消費結構
  已有學者研究表明,我國居民逐漸呈現出明顯的消費異質性,而收入階層則成為影響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重要因素。陳浩和臧旭恒(2019)運用LA/AIDS模型分析了不同收入階層的異質性和習慣形成對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根據其研究結果,本研究認為收入階層異質性影響了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演變:(1)低收入城鎮居民的生存型消費占比下降而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占比上升,其消費結構正出于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演變的階段,收入的普遍上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極大地促進了低收入人群消費結構地改善;(2)中等收入城鎮居民的發展型消費占比上升,其消費結構的改變體現出中等收入居民對于交通通信、教育和醫療的重視,對優質教育和醫療的消費需求成為中等收入居民消費異質性的重要表現;(3)高收入城鎮居民生存型消費占比逐漸穩定,發展型消費占比逐漸上升,但享受型消費占比略有下降。受近年來全面二胎開放的政策影響,城鎮居民對于教育和醫療資源的需求顯著增加,城鎮居民在教育和醫療上的消費壓榨了其在享受型消費即服務消費的空間。   3.2 區域異質性與居民消費結構
  已有研究證明,我國居民的消費行為存在明顯的區域間差異,而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的差異和不同區域居民消費的差異都離不開收入差距所帶來的影響。首先,我國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消費行為存在顯著的異質性。盡管目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已經趨于接近,但是從消費總量、消費質量和消費結構變化歷程上仍存在明顯的差異。其次,我國居民消費在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地理分區上也存在差異。根據趙衛亞等人(2012)的研究,我國居民消費行為的收入異質性比區域異質性更為明顯,我國不斷擴大的收入差距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行為,而這將進一步影響到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
  3.3 年齡結構異質性與居民消費結構
  在居民個體層面上,年齡結構的不同將對個體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結構產生重要影響,導致消費結構的差異性。而個體層面的影響具有累加效應,將在宏觀層面上引起總體消費結構的變化。目前我國人口年齡結構正發生著急劇的變化,隨著生育率的逐年下降,我國已呈現出少子化和老齡化的現象。年齡結構的變遷將通過引起居民家庭結構的變化、個體的收入變化、消費習慣和偏好的變化等來影響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就青少年而言,少子化降低了家庭負擔,家庭在預防性儲蓄和目標性儲蓄上的占比下降,促進了家庭消費結構的升級。而全面放開二胎又使得年輕家庭不得不提升生存型消費和發展型消費,降低享受型消費,阻礙了消費結構的升級。就老年人而言,老齡化將增加家庭對醫療保健類的發展型消費和文化娛樂和旅游服務類享受型消費,從而促進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因此,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動對我國消費結構的影響是顯著的,在推動我國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中我們不得不將人口年齡結構的變遷納入考慮中。
  4 啟示與建議
  4.1 提高居民的整體收入水平
  居民的整體收入水平是影響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居民整體收入水平的提高將對推動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從國家宏觀政策層面出發,應進一步推進供給側改革,立足良好健康的經濟發展,擴展居民收入的來源渠道,通過降低個人所得稅等措施,進一步擴大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釋放消費潛力,從而為整體上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提供保障。
  4.2 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
  目前我國居民不同收入階層和不同區域的收入差距較為明顯,收入差距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優化升級。我國城鄉居民在消費結構上已經大致趨近,但是在消費總量、消費質量上有著顯著差異,隨著近年來教育和醫療消費支出的不斷上升,中低收入人群面臨著較大的生活壓力。因此,從國家政策層面出發,一方面,應進一步推動教育醫療行業改革,擴大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的覆蓋面,加大對中低收入家庭在教育和醫療方面的補貼,降低其消費顧慮,從而降低預防性儲蓄,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另一方面,應加快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建設開發,努力縮小中西部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差距,提升中西部地區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縮小不同收入階層和不同區域的收入差距,將對推動我國居民整體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4.3 拉動服務消費增長
  縱觀發達國家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歷程,服務消費是國家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最終走向。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低附加值的傳統工業將逐步轉移,進而由高附加值的服務業所替代。因此,在國家政策層面應加大針對養老服務各個環節的投入力度,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推出更加方便優惠的政策,引領養老服務行業的發展。同時,更進一步推動文化娛樂產業、互聯網新媒體和旅游產業等領域的建設,深化服務業體制改革、提升服務質量、提升員工職業滿意度、優化服務消費環境、引領文化旅游服務體驗消費的新風潮,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
  參考文獻
  [1]孫早,許薛璐.產業創新與消費升級: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的經驗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8,364(07):100-118.
  [2]蔣勇,楊巧.城鎮化、產業結構與消費結構互動關系的實證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5,(1).
  [3]張慧芳,朱雅玲.居民收入結構與消費結構關系演化的差異研究——基于AIDS擴展模型[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0.
  [4]陳浩,臧旭恒.習慣形成與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基于收入階層異質性的分析[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2019,(2):69-74.
  [5]趙衛亞,袁軍江,陳新濤.我國城鎮居民消費行為的異質性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2,(13):104-107.
  [6]張忠根,何凌霄,南永清.年齡結構變遷,消費結構優化與產業結構升級——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經驗證據[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81-94.
  [7]周星,程豹,郭功星.職場排斥對顧客服務主動性行為的影響——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J].經濟管理,2018,40(06):38-52.
  [8]程豹,周星,郭功星.資質過剩感知影響員工職業滿意度的認知路徑[J].經濟管理,2019,41(02):107-1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41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