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財務共享模式構建框架下的財務轉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分析集團財務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指出構建財務共享模式是企業財務轉型及解決集團財務管理現存問題的必由之路。提出財務共享模式構建框架,從而推進財務技術、組織、職能、人員轉型。闡述了財務共享模式未來的發展趨勢,促進財務共享模式構建、財務轉型理論研究及實踐應用效果提升。
  關鍵詞:財務共享模式;構建;財務轉型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6-0091-02
  隨著經濟發展,集團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但諸如市場飽和、產品升級更新步伐加快等內外因素的存在,企業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居于企業管理體系中重要一環的財務管理,也必然會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著眼于業務層面與企業集團層面,進行財務轉型改造,促使企業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推陳出新,以維系自身競爭優勢。
   一、集團財務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財務管理活動增強了企業對于經濟活動的管控能力,明確財務在企業價值鏈管理中的核心定位,努力為創造企業價值服務?,F階段財務活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內部標準化程度低
   企業通過不斷收購重組,實現了規模的快速擴張和業務的迅猛發展,但也給管理帶來了極大難度。由于收購重組的大量企業管理基礎各不相同,形成了眾多的會計科目、管理名目、客戶數據、供應商數據、業務流程、業務系統等。有的集團所屬企業分屬于不同的行業,企業文化千差萬別,管理方式、理念各不相同,如果把這些企業簡單的拼湊到一起,往往導致缺乏協同效率和透明度,標準化、統一化程度低,極大地影響了集團企業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管控難以落地
   通常情況下,集團總部不直接干預企業內部的經營活動。集團總部采用戰略和財務管控模式,其特點是集團總部對下屬企業的總體戰略方向進行控制:對財務、預算、風險、重大投資、關鍵人事決策等“三重一大”事項進行控制。每個下屬企業都建設有獨立的財務組織架構,在本企業經營范圍內行使各種財務管理職能。這一管控模式雖然有利于發揮所屬企業的主觀能動性,但也使得集團總部難以真正掌握各分、子公司運營情況,難以及時管控業務進展。
   (三)財務工作缺乏價值及效率
   集團總部及下屬企業財務人員往往數目眾多,但這些財務人員分布在集團,下屬分、子公司,各業務單位和分支機構中,長期被巨大且繁瑣的工作量所困擾,效率低下,價值難以發揮。
   一方面,財務人員工作效率低下。日常工作中,財務人員被大量瑣碎的工作占據,如財務人員疲于協助報銷人員查單據,耗費大量精力,資金支付和賬務處理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出錯。另一方面,財務人員的工作難以體現價值。由于基礎性工作量十分巨大,很多有專長的財務人員往往長期從事基礎性工作,體現不出價值。傳統財務對業務未能分級處理,核算過去的時間長,管理未來的時間少,事后報告多,過程信息少,難以及時發現和預防風險。財務工作量巨大,經營性管理報表的獲取不及時、不完整、存在很多手工操作,容易失真,不能滿足管理層的要求。
   二、財務共享模式構建是企業轉型的必由之路
   為了更好地支持業務的快速發展,提升內部標準化、統一化程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集團企業現有的財務體系迫切需要轉型。集團企業需要逐步提升財務組織體系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進而成為企業的“業務合作伙伴”。
   財務體系轉型的成功與否需要靈活、強大、低成本、高效的后臺管理支持系統,而實施財務共享是實現此目標的必由之路。財務共享中心是企業集中管理模式在財務管理上的最新應用,借助財務共享中心,企業可以在真正意義上形成未來大財務體系的決策支持、集團管控及專業財務、交易處理三大財務組織架構,以更好地支持業務進一步擴大,并在此過程中,促進財務組織的管理轉型。
   三、財務共享模式構建
   (一)構建共享系統平臺,推進財務技術轉型
   信息系統建設是共享系統平臺建設的基石,信息系統建設將財務核算系統、影像管理系統、檔案管理系統、資金管理系統整合成一系列并聯的功能系統,形成多系統的數據共享服務平臺,與SAP系統、物資管理系統、集中核算等系統相聯接,形成了連接業務與財務,管控與核算的統一平臺,實現了電子流、實物流、審批流的“三流”的集中管控、集中存儲和集中應用。
   依托信息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最新科技構建的財務共享平臺,將最新信息技術前沿成果應用于財務業務流程處理,有力地推動了財務轉型,極大地提高了諸如資金收付、費用報銷、往來清賬等日常財務工作的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二)構建集中式財務共享中心,推進財務組織轉型
   通過建立集中式財務共享中心,原來分散在集團不同組織中的財務人員得以集中,實現業務的集中化管理,各所屬企業在單位所在地系統進行基礎數據錄入,在共享中心集中審批、核算和支付,減少了人員的重復建設,壓縮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
   從財務組織架構上,原有的財務團隊被分成三層,即業務財務、共享財務、戰略財務。共享財務承擔原有的基礎性工作,基于財務共享信息化平臺,核算的報表工作的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由于工作的繁瑣性大幅縮減,效率大幅提升,財務人員得以擺脫基礎性工作,在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的全新定位下,充分明確個人的發展路徑和所需要掌握的業務能力,更好地為企業創造價值,并實現自我提升與發展。
   (三)構建統一標準化的制度流程,推進財務職能轉型
   財務共享模式的價值之一就是可以實現流程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從源頭上獲取數據,使基礎數據的有效性、標準性更有保障。對公司內部紛繁復雜的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是實現對會計核算集中優化處理的必要前提,也是建設財務共享模式的重要職能。    財務共享模式通過對財務各業務流程、運營支持、主數據等流程逐一梳理和篩選,有效地實現了核算流程的統一、會計語言的統一、會計報告的統一,有力地提升了效率、控制了風險、優化了流程。
   具體而言,財務共享模式明確了三個關鍵職能:一是事前預算控制,超過預算的事項在流程開始時就會在系統中直接被拒,根本無法提交。二是事中信息共享,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流程透明清晰,流程發起方、流程相關方、財務可同步共享信息,同時,對于業務中心審批在規定時間必須審批完成,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事后同步入賬,驅動共享內部自運轉,同步實現集團內收入費用的入賬。通過對一系列業務和管理模型的構建和應用,隨時監控公司運營、輔助戰略落地。
   (四)構建數字經濟共享網絡,推進財務人員轉型
   從簡單的用計算機代替人工處理發展至企業內部信息的深度集成以及財務信息的自動化產出,直至以數字經濟共享網絡為基礎構建的財務共享平臺,財務信息技術的內涵已經發生了深刻的改變。這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傳統的會計專業能力外,運營管理、信息技術等財務人員必須具備的新的專業要求出現。在技能的復合性方面,財務人員對戰略理解、業務理解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財務人員的能力和思維轉型已經勢在必行。在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的全新定位下充分明確財務人員的發展路徑和所需要掌握的專業能力、道德水平、創造力等,更好地為企業創造價值,并實現自我提升與發展。
   四、未來發展趨勢
   財務共享模式的構建和運行是一場對企業財務架構、流程管理、人員規劃等領域的變革,也是一場全面的財務轉型。因此,財務共享模式的構建不可能是短期工程,需要逐步改進和完善。
   (一)提升標準化程度
   隨著企業業務發展和管理水平提升,原有的業務流程必定要重新梳理,提升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和統一化程度。此外,共享模式建設在部分企業剛剛起步,財務共享中心在自身運營管理上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制度,諸如財務共享內部審計制度、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績效管理、共享服務的功能拓展等相關制度,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規范財務共享各業務線條的操作和管理將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二)提高財務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數字經濟時代財務工作智能化是未來財務發展的必然趨勢。實施財務工作的智能化,是在分析海量數據和復雜經濟業務的條件下,對原始數據按財務風險分析目的進行有機規避。隨著財務智能化的發展,財務共享工作中,憑證和票據自動識別、自動審核和自動賬務處理工作可以實現。這些基礎性財務工作基本上不需要人工參與。財務智能化中專家輔助決策系統、數據挖掘分析系統也會日趨完善。
   (三)財務共享平臺發展趨勢
   在提升標準化和智能化水平的基礎上,財務共享平臺應在企業決策支持、財務戰略、資金使用、財務分析和支持、成本管控上發揮積極作用。以物聯網、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為手段,將與財務有關的所有環節打通與連接,并做到精準分析與數字處理,全方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慶龍.財務轉型大趨勢[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
  [2] 胡響鐘.集團型企業財務共享模式研究[J].冶金財會,2013(6).
  [3] 王文娟.智能化財務軟件對傳統會計的影響[J].中國商論,2017(33).
  [責任編輯:王 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837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