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散貨航運企業成本管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趙新明
摘 要:近幾年,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干散貨航運市場持續低迷,我國航運企業面臨嚴峻挑戰。對于經營管理而言,控成本就是增效益,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市場轉型升級的必要措施。因此,本文以我國干散貨航運市場為例,研究航運企業的成本管控,以期為干散貨航運市場的長遠發展謀求出路。
關鍵詞:干散貨;航運企業;成本管控
中圖分類號:U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20)01-0042-02
1前言
在航運業,根據貨物的形態,市場劃分為干散貨、件雜貨以及液體貨航運市場,其中,干散貨海運量約為整體的一半,在航運市場占據重要地位。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干散貨航運市場便持續低迷,雖然近兩年有所回暖,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長遠發展,必須采取轉型升級之策。作為彈性較小的行業之一,成本管控一直是航運業的重點,但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傳統意義上的壓縮成本,已然無法獲得可觀效益。為了持續降低航運成本,增加航運企業效益,必須加強干散貨航運企業的成本管控,促進航運業的轉型升級。
2干散貨航運企業成本管控現狀分析
2.1管理方式粗放化
為了降成本增效益,干散貨航運企業一直推行精細化管理,但就現狀而言,仍有部分企業成本管理過于粗放。一是源于管理成本思想落后。在管控成本時,某些航運企業動機狹隘,視角淺薄,以利潤為導向,只注重短期目標,盲目追求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價值鏈的作用,這種不顧全局的節約思想,有時會帶來客戶流失、設備故障,甚至在航行中發生安全事故。二是因為管理限于局部。對于干散貨航運企業而言,從采購部到安全生產部,再到航運部、風控部,成本管控需要每個部門、每位員工的參與。但實際上,很少有航運企業做到全員參與,某些部門和員工秉持事不關己態度,認為成本管控是財務部的職責,在原材料供應、生產運營、航線設計、售后服務等環節缺乏管控意識,難以做到全過程成本管控。
2.2預算核算不準確
一方面,預算缺乏科學性。干散貨航運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服務企業,成本結構復雜,固定資產成本、船舶折舊、港口使用費用等種類多樣,使用頻繁、占比較大的燃料費不易確定。在制定成本預算時,部分航運企業對燃料費的影響因素分析不佳,錯誤預估市場油價,未考慮船舶構造、船員航行技術等不可量化因素,燃料費的預算科學性不足。另一方面,成本核算不準確。干散貨航運企業成本費用復雜,包括借款利息、設備維修費、航線設計成本、保險費等,某些企業沿用傳統分類方法,將其簡單劃分為固定和變動成本,而攤銷也只以運輸量來核定,這種單一的分類以及攤銷方法降低了成本信息的精準度。對航運企業而言,自然條件的影響程度很大,不同航線的成本因素也不盡相同,部分企業采用同一核算方法,無論是對鐵礦石、谷物等不同干散貨,還是長江、珠江等不同航運線。
2.3成本控制不到位
在購買船舶燃料、物料等時,價格評估機制不完善,市場調研、實地考察、談判協商等流程缺失,進貨成本控制不善。在倉庫管理時,儲存燃油的物理環境不佳,水分和機械雜質控制不善,倉庫人員安全意識薄弱,防火防潮措施缺位,易引致燃油、物料發生火災或受潮,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另外,某些航運企業未使用最佳進貨點,將部分倉庫閑置,待原材料快用完時才進行采購,存貨成本處于不合理狀態。對于船舶的日常維護,由于并非每位船員都了解船舶保養知識,日常折損較大,加快了船舶的老化淘汰,折舊費和維修費控制不到位。在生產運營中,進出港時間安排不合理,夜間航行費用增加,鐵礦石等貨物裝載缺乏技巧性,空間利用率低。海上航行,不可抗因素很多,例如暴風雨、臺風等,航運企業需要在多種方案中抉擇,是選擇加速航行增加燃油費,還是延誤送貨支付賠償。某些企業就出現過決策失誤,為了按時送貨穿越暴風雨,部分貨物被吹到海中。
2.4流程監督待優化
作為成本管控的初始業務流程,采購環節的監督缺失,極易滋生違法亂紀行為,某些采購人員使用采購權換取個人利益,采購高于市場價的燃料、物料配件等原材料,直接增加干散貨航運企業的成本費用。有些人為了拿回扣、吃差價,購買低質的燃料或船舶,燃燒過程中供力不足并產生有害物質,邊際成本和環保成本同時增加,而低質量的船舶,無論是日常維修還是海上航行,都是一大隱患。與此同時,招聘環節也是監督機制弱化的環節,關系主義橫行,聘用的是不合格的船員、財務人員等,人崗不符現象嚴重。對于倉庫管理,部分干散貨航運企業未開展實地檢查,只關注賬面上的進出庫,而忽略了實地盤存的必要性,以及倉庫環境的穩定性,為安全事故埋下了隱患。在進出關時,許多干散貨存在很大危險,如高空墜物、缺氧窒息、貨物灰塵等,不同類型的干散貨注意事項不盡相同。某些航運企業對此管理不到位,委派的監督人員專業知識缺乏,難以有效指導干散貨的轉運和卸載,易發生貨物的損壞和人員的傷亡,而海關人員對貨品數量、種類等檢查不仔細,部分航運企業借此偷稅漏稅。
3加強干散貨航運企業成本管控的建議
3.1融合精益成本理念,推動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是成本管控的趨勢,也是增效益的有效渠道,干散貨航運企業必須融合精益成本理念,推動成本管控精細化。一方面,樹立精益成本理念。航運企業應當認識到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從長遠角度出發,設立戰略成本目標,鎖定干散貨航運業價值鏈,關注所有產生成本費用的因素,以更好地把控降低成本的著力點。另一方面,實施全面全過程管理。加大成本管控宣傳力度,建立崗位責任制,層層分解責任落實至具體人員,將績效工資與成本管控效益掛鉤,不斷提高相關部門參與積極性。同時,要關注企業價值鏈的所有環節,如采購環節的原材料成本,運輸環節的航運成本,以及送達貨物后的服務成本。 3.2科學編制成本預算,準確開展會計核算
在編制成本預算時,干散貨航運企業應當全面考慮各項成本的動因,可量化動因在以往標準基礎上合理調整設定,不可量化動因需要市場調研收集數據。以燃料費為例,根據燃料價格、航運里程以及定額消耗等量化指標,并收集水流、氣象、干散貨品種等信息,對成本預算數據加以調整確定。在核算成本費用時,不能沿用老分類方法,應依據干散貨航運企業特點,將其劃分為資本成本、采購成本、經營成本以及航次成本,不同成本采用不同核算方法。如經營成本中的船舶折舊費、船員薪酬、維修費等,以干散貨的航運時間為標準,將經營成本分攤至具體航線。
3.3整合企業內外資源,切實執行成本策略
首先,完善價格評估機制,對燃料、物料配件、船舶等進行市場調研和實地考察,建立供應商數據庫,積極開展談判協商。在保質保量前提下,優先選擇折扣力度大的供應商,必要時公開招投標采購,以獲取更優質原材料。其次,確保原材料的倉庫環境安全,加強干散貨臨時存放點的防范措施,尤其是對燃油、礦石、煤炭等物品,必須嚴格控制存儲環境的濕度和溫度,避免發生意外折損。再者,設立最佳進貨點,制定經濟訂貨批量,提高倉庫利用率,在進貨成本、儲存成本和機會成本中尋找最優點。同時,豐富船員的船舶保養知識,加強日常維護和航行前檢查,對達到退役狀態的船舶及時退役,并通過拆船造新的方法,不斷優化干散貨航運企業的船隊結構。最后,合理安排進出港時間,爭取白天完成航行任務,有技巧地裝卸貨物,充分利用船舶裝運空間。在遇到突發情況時,企業必須權衡利弊,制定多種備選方案,采用成本最優化的控制措施。
3.4全面優化流程監督,構建三位一體機制
在航運企業采購部的牽頭下,財務部、安全生產部、航運部等相關部門參與采購,大批量和大額資金采購需在網站上公開招投標,引入社會公眾對成本管控的監督。在招聘環節,從最初的招聘公告,到筆試面試,再到最后的聘用,每一環節都需公開,并由紀檢部監督,嚴禁“一言堂”、“走后門”等現象。對于倉庫管理的監督,航運企業應當開展實地檢查,核實風險防范措施是否到位,財務部定期進行盤存,發現盤盈盤虧及時入賬,確保原材料的賬實相符。在進出關時,必須安排專業人員現場指引干散貨的轉移、裝貨、卸載,海關部門也要全程監督貨物的進出關,檢查貨品的種類、數量以及免稅退稅資質,加強政府機關對航運企業成本管控的監督。
4總結
綜上所述,盡管我國干散貨航運市場有所回暖,但仍處于低迷狀態,成本管控將是干散貨航運企業生存發展的可行之道。在面對管理方式粗放化、預算核算不準確、成本控制不到位、流程監督待優化的問題時,唯有融合精益成本理念,推動精細化管理,科學編制成本預算,準確開展會計核算,整合企業內外資源,切實執行成本策略,全面優化流程監督,構建三位一體機制,才能實現我國干散貨航運企業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孫馨暉,淺談成本管控觀念在航運企業中的運用[J]交通財會,2019(10).
[2]曲百惠,責任成本核算在航運企業中的應用[J]現代企業,2017(12).
[3]王景鵬,新形勢下航運企業加強成本控制管理的探討[J]當代會計,2017(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178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