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散而神不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標英語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成敗,激發興趣,潛能培養,提高課堂的興趣是中學英語教師長期重視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挖掘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課不僅僅注重教什么,而是讓學生通過學習體驗英語的樂趣,感受外國文化,使得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為我們學生將來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英語教學 激發興趣 師生和諧
隨著新教材的廣泛實施和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推進,在我縣教育局的組織領導下,我們全面學習“杜郎口”、“洋思”的先進教學經驗。通過學習理論和觀看教學光碟之后,我們教師感受頗深。對我們初中英語教師從思想理念上是一次洗禮,從教學方法上更是一次革新。其實,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是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來達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堅持以人為本,以興趣為支點,以啟發和點撥為主線貫穿始終。要使每一位學生能在課堂上開開心心地學英語,并 且均有不同的收獲,那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只有實行課堂改革,才能使自己教學方法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藝術性和開放性。使得課堂從形式上“亂”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是一定要把握適度,始終有一個好導演組織好即可。這樣才能吸引住學生,使我們的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語課堂把握“心動、沖動、行動”
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課堂要讓每位學生始終具有“三動”的感覺,只有學生對英語心動了,學生必然對英語產生沖動,二者相互作用學生自然而然的會行動起來。這說起來簡單,到底把這些如何能夠充分的發揮到極致?要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興趣主要取決于老師和學生的互動與配合上,在課堂上教師的點點滴滴都要做的恰當,自然。教師從教每一個單詞,句子到講解每個知識都要創設活動,圖片或者游戲來吸引學生,感染學生。要創設高亢的學習氛圍,這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環境影響下建立起來的,要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的言語,動作和神態要讓學生感到可親、可近、可信。要采取各種有效手段贊揚,鼓勵學生,始終用“微笑”這個非常簡單的動作感染學生,使得學生具有足夠的自信心。
課堂上教師必須為學生安排或通過學生手工制作教具,圖片等教學輔助用品。讓學生全體參加與充分提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來吸引學生,從而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是主人。要創設自發的,油然而生的,輕松的學習環境。學習借鑒杜郎口中學經驗,真正讓學生動起來。
尊重學生,和諧交流
在英語課堂上是由教師和學生兩部分組成的,二者共同參與,相互交流。而且二者要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系,能使英語課堂更加自由開放、富有活力,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必須更加注意教法新穎有創意,更好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體現主人的作用。課堂上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我學習,自我發展,從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我不贊成教師 “一言堂”模式,這樣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境況,適得其反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這樣還使得教師疲憊不堪,學生厭惡無比。這種厭教厭學的狀況我們不能再延續了。讓學生獨立自主,相互交流,共同探究,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愉快,輕松的遨游。教師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提高課堂質量。
學法指導,有效提高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結合新課標英語教材。我們要創造性的設計課堂,總結教學經驗以及方式方法很重要,良好的學習方法更重要,學生把握好學習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身示范,明確要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方法,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老師從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讓學生從示范中領悟方法。教師在課外還要經常征求學生的意見,從中得出在教學過程中的得失,在課堂上師生要開展學法交流,讓學生取長補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局面。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作為一名教師要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實質,教師以學生為本,處處為學生著想,強調學習要靠學生的體驗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尤其是讓學生親自參與實踐,感悟和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讓學生熱情高漲地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學習知識、鞏固知識、拓展知識,也只有學生積極參與,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構建和諧課堂的目的。我相信教師通過自身的努力一定會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能把枯燥無味的英語學習變成一個充滿樂趣和成就感的過程,我們師生會感到英語趣味是大大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81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