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日本老年福利保障研究及啟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老年人數量的增加,我國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然而,日本面對此現象已建起一套相對成熟的養老保障制度體系,該國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發展完善與它人口、經濟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說,研究日本社會保障制度所走過的歷程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系統地闡述了日本養老保障制度,重點研究日本的國民年金制度和護理保險制度及相關措施,期望通過研究其成功經驗,讓我國制定出更科學合理、更符合我國國情的養老保障制度。
  關鍵詞:日本;老年福利;介護保險;保障制度
  中圖分類號:D731.3 文獻標識碼:A
  1日本老年福利制度的發展
  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時,日本的老年福利制度可以說是屬于一種官辦型機制,這種通過國家強制力去推行政策的方式,在老年福利制度初步形成時期的確是最有效的??墒敲媾R人們平均壽命的延長及公共福利設備和社會服務的多樣化的現實情況,從政府角度來看各種社會福利費用如果依舊都由其提供,那定會給國家財政帶來很大困難。所以,政府適度地調整了部分中央和地方、公費和私費的財政負擔和職責范圍。從7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的國家福利行政呈減弱趨勢,漸漸向地方政府轉讓,以使日本的基層組織可以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發展具有特色的老年人社會福利事業。在80年代時又開始發展民間福利和志愿者活動。
  日本根據老年人口進入高齡的情況,于1986年6月推出《長壽社會對策大綱》,作為中央與地方政府對長壽社會發展的政策方針。到了80年代末,日本經濟回暖,借此時機,在老齡化程度未達到最高峰之前,于1989年12月公布了《老人保健福利推進10年戰略計劃》,該計劃主要以市町村為主體的居宅福利對策以及設置700億日元的長壽福利社會基金等為主要內容,從此確立了國家對長壽者的“保健醫療福利”服務的方針。
  90年代以來,由于日本受當時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同時老年人口數量漸增等因素的制約,其政府開始逐漸改變其社會福利方案。改變主要體現在:一是保障對象的變化。由以部分特困老人保障對象轉為以全體老年人為保障對象;二是由國家全面承擔保障責任向國家、地方、民間組織和個人共同承擔方式的轉變;三是由僅依靠大型老年社會機構滿足老年人的福利服務需求向以多種福利機構為主體、以居家服務為基礎的服務方式的轉變。同時日本按照《社會福利事業法》,成功引進社會福利法人。
  2日本養老福利制度概述
  從20世紀60年代到現在,日本政府就以相關法律為支撐創建了以年金
  醫療護理為基礎的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在老年人日常護理照料方面取得很大成效。
  2.1國民公共養老基礎年金制度
  日本的國民公共養老金基礎年金制度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頒布的《國民年金法》,法律要求20到60歲的日本公民需參加國民年金體系,如果個人繳納年金滿25年,且年滿65歲,就可以定期領取養老年金。而且民間企業還可參加“厚生養老保險”,公務員還有“互助養老保險可參加”。具體操作是最初政府出資111億日元,之后,國庫負擔總費用的1/3,其余的費用由行業和個人承擔。
  日本公共養老保險制度的基礎年金主要由國民養老保險年金、共濟年金、厚生養老年金三大部分構成。政府主要負責國民公共養老基礎年金的運營。調查研究發現,國民公共養老基礎年金待遇是日本老年人生活的主要收入來源。此外,日本政府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頒布了《老人福利法》,該法提出政府為癡呆、臥床不起等體弱老人修建特別養老院。
  2.2老年介護保險金制度
  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的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以及新生兒的數量逐漸降低,由家庭來負擔對老年人的照護變得日益困難。老人的醫療保險費支出逐漸上升。2000年,日本政府采用了一種新型的老年社會保險制度,實行了《老人介護保險法》,該制度規定國民從40歲開始交納老年介護保險金,等年齡到達65歲以上且需護理的老人,可獲得保障,或者40歲以上未滿65歲的特定疾病需要護理者也可享受保障待遇。引介護服務按介護度分為5個等級,按等級層次享受各自的保險金待遇。費用方面個人僅需支付10%。運行老年介護保險制度不但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同時促進了各類養老服務業的產業化、規?;l展。
  3日本老年福利制度的具體措施研究
  3.1完備的項目體系
  日本先是出臺了《老年福利法》,隨后該國的老年社會福利體系逐步建設起來??梢詮母采w范圍、供給方式、項目設置三大方面的轉變進行概述。
  第一,轉變成全部老人為保障對象。
  第二,變為民間互補福利。
  第三,老年服務方式變為多樣化,如老年保健預防、康復護理、社會參與等:
  一是保健預防。日本老年人保健預防福利服務由專業機構承辦。具體形式是由取得專業資格認證的護理人員按照行業規范去約定的特定地點或是采取上門服務的形式對老年人進行生活照護方面的技能教授與幫助。
  二是康復護理??祻妥o理是由設施護理、居家護理、地區護理和福利用具出租與銷售福利服務構成。
  三是參與社會。國家主要是用促進就業的方式。日本政府主要是與當地企業合作,通過適度地延遲退休等制度,讓原本達到退休年齡的60至65歲的老年人可以繼續工作。其余高齡老人如有工作意愿,可通過老人人才中心分配適合的工作。
  3.2明確的責任體系
  日本的社會福利體系是由多方責任主體構成的。在該大體系中,負主要福利費用支出責任的是國家,且國家還承擔社會福利的全局規劃與實施;地方政府作為社會福利體系中第二大組成部分,其負擔的福利支出費用是國家負擔部分的50%。同時可結合地方的具體財政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福利活動;民間社會福利團體作為第三大責任體負責社會福利的運作。在日本,絕大部分的福利設施的經營者都是民間社會福利法人。日本的民間福利設施有受政府援助的民間組織的這種類型,也有為部分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人提供商品化的福利服務設施的類型。老年人可依自身的經濟狀況及生活追求等來挑選適合自己的生活。市民團體也是社會福利網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日本政府正是意識到了該團體的重要性,近年來一直大力倡導市民參與社會福利機制。   3.3優質的服務體系
  為了讓老年人享受更加優質的社會福利待遇,日本以抓服務為重點,主要包括服務隊伍專業化與服務方式多樣化等方面。
  第一,服務隊伍專業化:一是專業化要有專業性的資格認證憑證,依據日本社會福利的專項法律,從事社會福利工作的人員要獲得專業證書;二是讓學校培養專業人才,在部分學校選擇開設了社會福利服務專業,為社會輸輸送專業性人才;三是為己在社會福利事業的工作崗位上就職的人員定期舉行職業培訓,不斷精進業務,拓展知識。
  第二,服務方式多樣化。不同的老年人有不同的福利需求,日本政府既關懷到老年群體的共性特征又考慮到不同的個性特點,所以研究出了多樣化的老年社會福利的服務內容。當前日本的老年福利設施由保健、康復、社會參與等多種形式構成,服務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按照照護時間分為日托、短托、長托等方式。
  4思考和啟示
  4.1加大社會投入
  我國民間團體在社會公共福利事業中所起作用應進一步提升。日本的福利設施百分之八十都是由民間社會福利事業團體接受國家委托從事經營建設的。其福利設施的建設費用百分之八十是由國家和政府承擔,剩下的部分需要接受了委托、從事經營的經營者負擔。據研究發現日本的很多公共性的福利事業都是由多方主體共同經營。我國也可結合具體情況,提高社會團體在這方面的積極性。
  4.2建立護理保險制度
  以前,在我國“家庭護理”是老年人度過老年生活的主要方式。但隨著老年人口數量的增長,職業女性的不斷增加,及受之前我國特定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當前繼續采用家庭護理方式恐怕捉襟見肘,且未來家庭護理模式很可能不復存在。所以,借鑒日本的經驗建立介護制度具有可行性。在建設介護保險制度的同時不斷地補充與優化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以防我國在借鑒的過程中在費用支付方面出現困難,可以采用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政策、彈性退休政策、延長繳費期等方式。同時我們要未雨綢繆,積極倡導養生之道。
  4.3培養專業化的服務隊伍
  當前各種養老形式并存,要想長期地發展壯大必須依靠專業化的服務。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年人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因此培養老年福利事業的專業化人才,打造專業化的服務隊伍是至關重要的。對于隊伍的管理要嚴格,入職前須取得專業化資格證書,進入崗位后要定期進行培訓,按照具體的標準進行考核,接受組織監督。
  4.4發展新興的老年產業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產業定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日本老年產業的發展就為其創造了可觀的收入。該國的老年產業根據老年人的經濟能力和消費需求分為高中低檔。如一些經濟實力強的老人可能就會選擇高檔公寓。高檔老人公寓醫療便利,靠近公立醫院或是公寓內有醫療隊,方便老人就醫,也都設有娛樂設施。同時也有設施較為完備的適合工薪族老年人的出租型老年公寓。而對于根據調查確實貧困的高齡老人會給予水電費的優惠等??偟恼f來,我們發展的老年產業應該是多元化,規?;?。
  4.5重視發揮老年人自身的作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老年人在達到退休年齡后仍有精力從事許多社會活動,或者繼續科學研究活動以及參加老年志愿者活動等。如在老年人自我管理方面,可借鑒日本“老人俱樂部”的做法,在街道或社區成立自愿參加的老年人群眾組織,采取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方式,使老年人真正成為社區養老的中堅力量。這種方式既可以使老年人發揮所長,又可豐富老年生活。所以國家應積極倡導老年人發揮余熱,采取一定的資金支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712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