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的影響體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財政部規定于2019年1月1日起,在各級各類的事業單位中實行新政府會計制度。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于原本的會計制度中的固定資產核算進行了重大的變革,對于財會人員的要求是盡快學習掌握,并應用于實際操作中。本文將從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與改進,也將從前期準備、資產清查、系統升級及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闡述,為事業單位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查;影響體會
固定資產指的是可長期使用并且保持實物狀態的勞動資料與消費資料。固定資產一般分為生產固定資產,其包括工具,機器,設備以及應用于生產的建筑物等;另一個就是非生產固定資產,其包括會計主體所應用的房屋及構筑物及各種專用設備、通用設備等。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頒布,不僅加強了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與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資產管理的水平。
一、改革前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問題
改革前事業單位按照財政部門的要求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管理以及日常的清查,雖說這樣有利于提高整體的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但是大量的事業單位還存在一些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正在影響著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從而解決這些問題,成為新政府會計制度的一大核心。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事業單位的大部分資金都來源于國家政府,而它的主要支出是購買設備等,而舊制度沒有對固定資產進行實體折舊,部分已被替代閑置的專用設備、年限長的專用設備長期在賬面上,從而導致現有固定資產現有實際價值與賬目上的固定資產不相符從而虛增事業單位資產。事業單位在購買設備時,也不能進行合理規劃。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反映不全面,不真實。財政部門與資產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就沒有達到最基本的真實性要求。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核算及其管理的改革變化
?。ㄒ唬┖怂泱w系的改變
通過對于合作模式的重新構建,通過平行記賬將原本的單體系核算轉變為“雙基礎體系”核算。同一筆業務雙分錄處理,預定會計核算實行收付實現制,財務會計實行的制度是權責發生制。財務會計將會計期間的收入與支出費用配比。年底進行兩種核算方式的差異分析并編制預算結轉結余變動表。
(二)折舊政策的改變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頒發之前,固定資產是不提折舊或“虛提折舊”的政策,而現在改為“實體”折舊政策?!疤撎嵴叟f”雖能夠反映事業的固定資產的成新率,但是在技術上并沒有將折舊的成本核算加以考慮,從而與實體折舊的概念相差甚遠。而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體折舊政策,這能夠真正地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價值,事業單位能夠全面的掌握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真實反映運行的成本,從而促進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進行。
?。ㄈ┕潭ㄙY產折舊核算標準的發行
政府出臺健全的固定資產折舊核算準則,以便為各單位提供相應的權威證據。通過政府所指定的準則,能夠解決大多數的事業單位現有固定資產所存在的一些問題。而在此時,也有利于政府固定資產折舊會計信息的可比性,進一步提高政府會計信息的質量。
?。ㄋ模┫到y規范化
對于固定資產核算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信息等,統一會計原則,將會大大的提高會計數據的規范性及其可比性。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核算完善與改進的作用
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的確認、初始計量、后續計量、處置、披露都做了具體規定。在固定資產的管理體系中除文物和陳列品、動植物、圖書、檔案、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以名義金額計量的固定資產外其他固定資產均計提折舊。新政府會計制度不僅改進了固定資產核算的步驟及其準確性,也進一步提高了資產管理的水平。
固定資產進行折舊處理,會促進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準確性。固定資產的折舊對資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確認會計期間的收入與支出費用。在權責發生制度的管理下,固定資產的折舊在于提高財務報告的真實性與完整性,是政府的會計制度與準則要求。事業單位每月對各項固定資產進行折舊處理,而尚沒有對固定資產進行實體折舊的事業單位應全面核查現有的固定資產的購買原價,已用年限,可用年限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核查,并在固定資產核算時對其進行適當折舊,以便能夠準確反映事業單位現有的資產價值,以便促進資產的合理分配。使當前企業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在《新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這一項中將房屋、設備、家具等各類固定資產明確規定了折舊年限。這一規定正是借鑒了企業所得稅中對于固定資產相應折舊的年限規定。
固定資產的處置流程。固定資產的處置關乎事業單位整體的固定資產。通過一級級的申報,以及反復核定確定固定資產已到報廢階段,再經上級財政領導批準,這便是固定資產的處置流程的規范。新政府會計制度強化了固定資產的處置流程及會計核算。固定資產處置核算明確將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轉銷計入當期費用,處置收入扣除稅費后按照規定做應繳賬款(差額為凈收益)或計入當期費用(差額為凈損失),進而真實反映事業單位的管理成本或經營成本。同時這也杜絕了事業單位對于固定資產處置的隨意性。對于長期不用的固定資產進行處置,以便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固定資產的處置流程得到規范,才能夠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不會造成流失,國有資產得以保障。
新政府會計制度已經實行,而對于各級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以及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學習,并注重配合與溝通。單位要及時完善固定資產的運行績效評價體系,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對其工作的責任感,也能夠提高會計信息在單位內部的成本核算和資產管理過程中實現其本身作用,從而能夠提高資產的使用率。
四、新準則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影響
?。ㄒ唬┯兄谑聵I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規范化和核算制度化
《基本準則》將資產重新定義,尤其是對非流動資產核算范圍進行擴展。實施新準則,促進事業單位各部門工作人員學習對其固定資產的知識,進一步優化并完善資產配置。極大限度地提高事業單位實施國有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從而進行全面提高整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實際應用和管理水平,有效預防國有資產流失。各個事業單位嚴格按照《基本準則》以及具體準則要求來完善單位內部的資產管理機制,對固定資產管理相關崗位進行合理安排加強業務培訓,因人設職,使員工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揮最大潛能。在其崗位上的人要履行相應的義務和責任,使每個具體工作都要落實到個人。保證不將工作任務交給不符合工作要求的人。協調好資產管理與預算控制。
?。ǘ嵦嵴叟f有利于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
對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來講,其對應的職責應是以目前事業單位正在運行的具體經濟業務或者正在進行中的項目為基礎來實施會計核算工作,對此應該對本單位運營狀況充分了解,及時準確的反映真實情況,保證會計信息是真實可靠有效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基本都是從國家獲取,這些固定資產從獲得到喪失存在價值,它的使用價值是不斷降低持續減弱的。對此會計人員的工作就是對這些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工作,也就是要正確核算賬面價值、查詢賬面余額、認知賬面凈值等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所有信息。
?。ㄈ┯兄跐u進式貫徹權責發生制的原則
對世界各地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進行充分了解與掌握,很容易得知,權責發生制要比收付實現制更具有優勢,它使被納入政府財務會計核算范圍的經濟交易項目更為廣泛,順應時代發展符合當代發展要求的會計核算原則。政府會計主體固定資產折舊確立一個實提折舊的統一規范,這就需要一個新準則作為規范的標準。計提的折舊需要依據自身用途記錄到本期費用中或相關資產成本內,從客觀角度真實反映其資產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政府成本會計核算制度的完善,且有利于建立健全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
五、結束語
各級事業單位都依據政府會計新制度進行固定資產核算,會計制度的變化,使得固定資產核算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因此事業單位應積極的跟隨時代步伐做出調整與改進,培養新型的會計人才提升核算體系,只有這樣才可保證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J].財會學習,2019 (08).
[2]劉淑玲.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事業單位如何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銜接[J].納稅,2019 (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96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