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價值鏈的石油企業財務共享文獻綜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馬紅斌
[摘 要] “一帶一路”的倡議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我國石油企業加快財務共享的建設步伐。財務共享如何為石油企業創造價值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文章分別從財務共享、價值鏈、二者之間的關系以及財務共享在石油企業的實踐探索四個方面對國內外現有文獻進行梳理和評述,指出根植于我國石油企業實踐的財務共享研究急需加強,尤其是如何量化財務共享為石油企業創造的價值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 價值鏈;財務共享;價值創造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3. 034
[中圖分類號] F2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0)03- 0078- 03
0 前 言
財務共享是一種依托信息技術,以財務業務流程處理為基礎,以優化組織結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為目的,以市場視角為內外部客戶提供專業化生產服務的分布式管理模式。實施財務共享服務,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降低財務管理成本,提高風險管控能力。本文通過對財務共享與價值鏈的分析,并基于石油企業對國內外現有文獻進行梳理和評述,指出如何量化財務共享為石油企業創造價值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1 財務共享方面
Jeremy Rifkin在《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Collaborative Commons, and the Eclipse of Capitalism》一書中闡述了交易成本最小化的零成本社會,認為未來社會共享價值將會逐漸取代交換價值;Denburgh(2000)認為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運用信息技術、流程再造對業務財務統一管理,能有效提高業務與財務的契合度,提升管理效益;Accenture(2013)調查表明:30多家在歐洲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跨國公司平均降低了30%的財務運作成本。
國外學者從財務共享服務的發展趨勢以及財務共享對企業價值創造的作用入手,對財務共享進行研究;我國學者主要從財務共享服務的概念、構建過程及評價體系等入手對財務共享服務進行研究。如陳虎、董皓(2008)指出財務共享服務是企業統一對易于標準化的業務財務流程進行再造,達到降低成本、改進服務質量、提升業務處理效率目的的作業管理;何瑛(2013)提出企業應加強互聯網云計算的應用,加強流程再造,利用信息系統實現財務共享、業務共享和財務云服務;陳虎、孫彥叢(2015)指出財務信息化一般以財務核算領域為起點,最終實現對管理會計領域的覆蓋,從而實現財務領域全方位的信息化;金燦燦 等(2017)基于渠道管理的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研究了財務共享模式如何提升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績效。
1.1 財務共享服務可以降低財務運行成本
A. T. Kearney在對歐洲25家跨國公司進行基準研究后發現,財務成本削減的關鍵措施在于“交易處理的規模效應”,建立共享服務中心來處理交易將會使得成本大大降低。
1.2 財務共享服務可以提供深入價值鏈的業務支持
The Conference Board(1994)調查發現,如今85%(調查樣本為248)的CFO經常參與業務會議,財務部門開始主動涉入經營部門,財務人員不僅扮演著監督的角色,還通過對財務信息的收集、分析及反饋,協助經營主體處理業務流程中的困難,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1.3 財務共享服務可以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決策支持
普華永道的CFO(2000)調查了300家跨國企業發現:在財務職能活動中,決策支持的比例由過去的18%提高到了50%,財務職能從交易處理和管理控制轉為決策支持和全球戰略發展。為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應將財務人員的精力從大量重復的基礎核算業務中解放出來,使其投入到企業經營及戰略決策支持中去。
2 價值鏈方面
Michael Porter(1985)年第一個提出價值鏈概念。他指出企業是為滿足顧客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活動”的集合體,這“一系列活動”構成企業運作的作業鏈,在向顧客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作業鏈又表現為價值鏈。后來Peter Hines把原材料和顧客納入他的價值鏈,將價值鏈重新定義為“集成物料價值的運輸線”。Jefferey F. Rayport和John J. Sviokla(1995)年提出了開發虛擬價值鏈的觀點,指出物質增值活動構成傳統的價值鏈,而與此相對應的信息增值活動則獨立出來構成虛擬價值鏈。
基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國外學者們對價值鏈的概念不斷地進行更新和完善。我國學者研究的方向主要在于價值鏈理論及其在財務管理的應用。黃大春 等(2006)界定了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的內涵,從目標、特點、內容、原則、程序和方法幾個方面構建了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理論框架;田言等(2018)實證“互聯網+”模式在新型制造業中對價值鏈成本管理控制的應用價值,為傳統制造型企業如何改善價值鏈成本管理及轉型提供方向性意見。
對于將價值鏈理論應用于石化產業的研究方面,我國學者賈蔚等(2003)將價值鏈理論與石化企業的特點結合給出了石化企業價值鏈,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出石化企業綜合競爭能力指標體系,并利用模糊數學的綜合評判模型對石化企業綜合競爭能力進行了評價。王育寶、呂璞(2005)用價值鏈分析法分析了我國石化產業上游、中游、下游、輔助支持部門以及產業整體的競爭力。張玉珍(2006)對我國石油開采業各價值環節的成本優劣勢進行了分析,并通過價值鏈的數量模型、各價值鏈環節之間的函數關系進行了相應的成本抉擇分析;王世秋(2007)對海上石油工程維修成本進行了價值鏈分析,建立了以成本價值鏈分析為基礎的戰略成本管理模式。以上研究主要聚焦在石化企業價值鏈構造以及優劣分析,較少從財務共享的角度進行研究。 3 價值鏈理論對財務管理的導向方面
張瑞君等(2004)基于價值鏈理論構建業務財務一體化核算模式,通過實證分析提出這一核算模式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相關性和可靠性;代逸生等(2006)認為業財一體化環境不僅能夠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還能夠實現組織之間的信息交互;陳婧、梅芳(2012)認為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及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業務財務一體化管理模式;肖福英(2017)基于價值鏈模型,構建了業務財務一體化模式,并以北信源為例,探究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具體實施方案。
根據研究可知,價值鏈理論的應用能有效促進企業財務向信息化模式變革。但要真正實現企業價值、達到增值目標,需將價值鏈與業財一體化結合起來。因此,企業的財務管理應掌握價值鏈體系各項要素,并對這些要素進行籌劃和優化,以此作為管理的主要導向。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日益完善,經濟發展走向多元化,價值鏈理論為企業的財務管理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理論基礎,也為企業發展走向多元化、信息化奠定了管理基礎,這是價值鏈理論模式下的企業財務轉型的必然趨勢。
4 實踐探索方面
財務共享服務在國外大型跨國企業中已有30多年歷史,世界《財富》100強企業中有80%的企業采用共享服務模式。殼牌石油公司、??松梨诠?、英國石油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等世界著名石油公司無一例外地使用財務共享服務。我國石油企業經過境內財務共享服務的試點和運行之后,也開始嘗試海外財務共享服務。中石化集團2013年啟動財務共享服務業務建設工作。2017年成立央企首家共享服務公司。截至2018年11月底,財務共享實現集團公司境內企業全面上線,今年累計處理會計憑證2 819萬張,出具報表736.9萬張。中石化集團產業鏈條長、業務板塊多,各企業具體操作中不乏個性化業務流程。以前相同名目的費用包含的內容可能不同,不同崗位處理同類業務也有不同的核算方法,但實現標準化共享服務后,同樣業務場景發生的費用,都按照統一的業務標準體系處理,會計核算業務基本趨向標準化、規范化。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在海外形成了勘探開發、管道運輸和煉油化工與銷售上下游一體化的完整的石油產業鏈,并于2017年11月完成了海外財務共享項目驗收,搭建了海外財務共享服務平臺,使中石油勘探統一了標準和規范,實現費用共享、核算共享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綜上,不難看出,國內外學者針對財務共享做出了大量研究,并且都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企業流程的再造與優化以及信息技術在財務共享服務的應用上。一方面在于流程標準化和集中化是共享服務中心保證流程處理質量最主要的措施。另一方面,共享服務的高效運營需要互聯互通的系統平臺支持,信息系統的架構、功能以及與業務系統、其他財務系統的集成, 是系統規劃的重要內容,關系著共享服務中心能否實現端到端流程效率與流程自動化的提升。
5 結 語
國內外學者對于財務共享和價值鏈的研究往往是分割開來進行,將他們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的研究相對較少。事實上,將財務共享與價值鏈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是實現企業價值創造,實現財務轉型的一個有效途徑。因此本文通過對財務共享與價值鏈進行研究,試圖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比較分析,探究其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傮w上,我國石油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相對較遲。對于石油企業進行的研究大都從價值鏈角度開展,較少從財務共享的角度進行分析,將財務共享與價值鏈進行結合的角度則更少。因此對于我國石油企業實踐的財務共享研究急需加強,尤其是如何量化財務共享為石油企業創造的價值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主要參考文獻
[1]Jeremy Rifkin. 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Collaborative Commons, and the Eclipse of Capitalism[M].NewYork,NY:Palgrane Macmillan,2015.
[2]Denburgh E V,Denis C.Doing more with less[J].Electric Perspectives,2000,25(1).
[3]陳虎,董皓.共享之路如何走——財務共享服務的流程管理[J].財務與會計,2008(16):51-52.
[4]周江虹.煙葉生產成本控制中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探討[J].財會月刊,2012(23).
[5]陳虎,孫彥叢.管理會計信息化——財務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J].財務與會計,2015(7):11-12.
[6]金燦燦,王竹泉,王海龍.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研究——基于海爾集團2007~2014年的縱向案例[J].財會通訊,2017(2):98-103,129.
[7]黃大春,劉秋生,金曉揚.構建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理論框架[J].財會月刊,2006(23):17-19.
[8]田言,林欣.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價值鏈運作優化與成本突破——傳統制造業的突圍之路[J].中國市場,2018(29):84-86.
[9]賈蔚,王衛華,林成發.石化企業綜合競爭能力的模糊評價[J].石油化工高等學校學報,2003(4):77-82.
[10]王育寶,呂璞.中國石油石化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J].資源科學,2005(06):2-10.
[11]張玉珍.我國石油開采企業的價值鏈分析及實證研究[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4):25-29.
[11]王世秋.海上石油工程維修戰略成本價值鏈管理研究[J].管理科學文摘,2007(6):74-78.
[12]張瑞君,鄒立,封雪.從價值鏈管理的視角構建財務業務一體化核算模式[J].會計研究,2004(12):45-48.
[13]代逸生,陸峻梅.財務業務一體化會計信息系統中的記賬憑證自動生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8):30-32.
[14]陳婧,梅芳.探析財務業務一體化會計信息系統中業務流程的構建[J].對外經貿,2012(1):156 -157.
[15]肖福英.基于價值鏈的企業財務業務信息一體化研究[J].財會通訊,2017(1):101-1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5180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