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臣:和光大永明共同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刊編輯部
出生于香港的張敬臣,舉手投足之間帶著一種舒緩和優雅,搭配著他那帶著粵語風味的普通話,總會讓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張敬臣辦公室的家具很簡單,只有一張書桌,一把椅子、一個文件柜和一套沙發。最顯眼的就是擺在文件柜上大大小小的相框,相框里五顏六色的相片讓人感到很是溫馨。
從管產品開發,戰略發展,市場銷售,到任職副總裁、總裁將近7年的時間里,張敬臣稱自己是光大永明發展變化的見證者,他說,“7年中,我和光大永明共同成長?!?
與光大永明結緣
19B8年,張敬臣和家人一起移民加拿大多倫多市。經濟學專業畢業的背景讓他有機會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對保險代理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放棄了會計師事務所輕松的白領工作,做了一名保險業務員。在后來的近10年的時間里,他逐步成長為高層管理人員,并對壽險公司和壽險行業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
在加拿大生活的十多年里,張敬臣對逐漸開放的中國金融市場充滿了好奇和期待。2000年,張敬臣接受了朋友陳德仁(注:光大永明人壽第一任CEO)的邀請,一起到大陸創業。談到與光大永明結緣的原因,張敬臣說,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大陸的保險市場會逐漸開放,在這里工作一定有很多新鮮的內容,這一點非常吸引他。同時,在加拿大工作的時候,張敬臣就很熟悉永明金融――它是加拿大最大的保險公司,幾乎家喻戶曉。當他知道永明金融要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的時候,他確定這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2002年4月22日,光大永明人壽作為中國北方第一家合資壽險公司在直轄市天津正式營業,這也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內第一家開業經營的合資壽險公司。張敬臣見證了光大永明的誕生,并在隨后的7年歲月中,與光大永明相伴相隨共同成長。
本土化+國際化
光大永明作為中國北方第一家合資壽險公司,其發展的速度令人矚目。公司成立7年來,累計保費收入超過43.15億元,國內合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的年平均增長率為50%左右,而光大永明近年來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2007年業績更同比增長達到214%。張敬臣認為,之所以能夠克服合資企業“水土不服”的問題,本土化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張敬臣看來,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本土化”:一是人才本土化,二是經營層面本土化。從人才本土化來看,目前光大永明的高管人員絕大多數是華裔,有國內土生土長的,有海外學習歸來的。中層干部中內地、香港地區、臺灣地區的都有。他認為本土化無需刻意去做,隨著國內人才水平不斷提升,本土化進程水到渠成。
張敬臣坦言,更喜歡用本土化人才,因為他更了解中國的情況。不過國際化人才也要有,這就好像一家公司既要有老員工,也要有新員工。老員工會把公司理念發揚光大,新員工會帶來新鮮元素。另外從經營上看本土化,最重要的是學習能力,如何把國外的保險理念、經營方式引進到中國來,符合環境的要求和當地市場需求,就是本土化的過程。說到底,“本土化+國際化”才是成功的制勝法寶。
設立保險公司就是為了理賠
與其他人不同,張敬臣非常重視保險公司的理賠,他還提出一個獨特的觀點:“設立保險公司就是為了理賠”。他說,很多人誤認為保險公司是為了賺保費而存在,甚至連他的孩子也會問,保險公司為什么不給被保險人理賠?張敬臣認為,這與行業內存在的展業、理賠兩張臉等不誠信行為不無關系。他強調,理賠要對客戶負責,要對公司負責,但根本是要突出保險的保障功能。
正是出于這樣的理念,光大永明自成立以來,一直本著以客為尊,客戶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推行“全國通賠”方便客戶申請權益,得到了廣大客戶的認可和好評。自開業以來,光大永明已經賠付了7000多起申請,累計賠付金額3100多萬元。
為了讓光大永明的客戶能享受到方便、高效,優質、專業的星級壽險服務,光大永明還打破行業慣例,推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服務舉措,包括提供臨時保單服務,VIP陽光俱樂部、流動體檢車、手機短信通知等,并率先在業內開通24小時自助保單查詢、代理人身份確認、理賠報案等,免除了客戶奔波勞累之苦。
危機讓我們更健康
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讓很多企業都感到了徹骨的冷意,談及經濟危機對光大永明的影響時,張敬臣卻有一種淡然和鎮靜,他認為這場危機并沒有對光大永明造成嚴重的影響,相反地,卻讓光大永明的發展更健康、更穩健。
光大永明的外方股東永明金融在危機中所受影響非常有限,主要的影響體現在股票價格上,這與全球資本市場走勢有關。事實上,從最近發布的一些年報中能夠看到,包括永明金融在內的加拿大金融企業整體在危機中表現搶眼,遠遠好于其他發達國家。2008年,光大永明敏銳地覺察到市場變化,并推出了一系列舉措。比如在產品結構上,推出了多款保障型產品,同時在產品銷售中降低了躉繳比例,著力提高期繳比例。在渠道上,除了繼續發展代理人渠道、銀保渠道、高端理財外,還著力打造了以電銷為起點的直銷模式。團險方面,和光大集團旗下企業以及天津社保的合作都非常穩定,并且有所增長。在區域布局上,光大永明在2008年一年里,完成了廣州、重慶兩家分公司的籌建。2008年下半年,光大永明的股東又新增了3億元的注冊資本,總注冊資本達到12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300%,公司運營非常平穩。
經歷了危機洗禮之后,目前光大永明無論從資本金、產品結構、渠道設置,銷售管理、作業流程、技術平臺、員工隊伍等各個層面,都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健康、穩健。
談到未來的目標,張敬臣說,他希望光大永明能成為一家“令人矚目的壽險百年老店”,為此,他愿意與光大永明一起,風雨兼程、勇往直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41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