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P控制蔬菜農藥殘留危害分析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有效控制蔬菜種植中發生的農藥殘留危害,保障農產品供給質量安全,本文介紹了良好農業規范GAP的概念、歷史背景及基本原理,并通過把GAP引入到蔬菜種植的生產實踐中,分析其農藥殘留的危害,找出關鍵控制點,制定了評價辦法。
關鍵詞:GAP;農藥殘留;蔬菜;農產品質量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近期頻頻出現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問題引發的公共安全事件,如荷蘭“毒雞蛋”(氟蟲腈)、山東“毒大蔥”(甲拌磷)案例屢禁不止,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農藥殘留一旦超標,食用后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近幾年因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中,因農藥殘留的原因占比增加,由于直接或間接飲用農藥導致的中毒死亡人數占到了總中毒死亡人數的20%左右。雖然國內外各級政府加大力度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工作,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監控體系不斷完善,為控制農藥殘留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農藥殘留監控計劃和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限量值標準,但是因農業種植主要分散到合作社、種植大戶、一般農戶、貧困戶等進行生產經營,新的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少,種植過程中不合理使用農藥,導致農藥殘留超標問題依然突出。GAP的產生以及在蔬菜種植行業中的廣泛應用已成為必然趨勢。
近年來,畢節市大力推廣蔬菜種植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它已成為推動我市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老百姓脫貧致富的一項新興支柱產業。然而,我市的蔬菜種植基地初加工企業存在經營主種植規模普遍偏小、科技含量不高、質量安全管理水平低、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本研究著重討論良好農業規范GAP在蔬菜農產品基地控制農藥殘留污染的作用,為我市蔬菜GAP體系構建控制農藥殘留污染的應用提供參考。
一、良好農業規范(GAP)
1.GAP的概念
關于良好農業規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發布開發良好農業規范方法時的定義,是用以獲得綠色安全健康食用和非食用農產品進行的農業生產及生產后初加工的環境、經濟和社會的一種可持續發展。從簡易而言,良好農業規范是一套規定初級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可溯源全程質量安全控制標準體系。它主要是針對農業初級農產品,以通過制定和執行的標準操作規范,鼓勵和減少農藥及化學藥品的使用,關注農產品種植、養殖、采收、清洗、儲藏及運輸過程中有害物質的控制能力,同時關注動物福利、環境保護以及人員的健康、安全、福利,保證初級農產品供給質量安全的一套規范的標準體系。
2.GAP產生的背景
當今世界上,農業的繁榮和發展因其良種、農藥、化肥、農業機械、現代科學技術等相關要素的投入帶來了革命性改變。整個農業生產水平顯著提高,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已經實現。但是由于農業生產經營不當、生態資源過度開發,農田生態環境惡化、土壤肥力下降、農產品投入品增多以及農藥殘留超標日益嚴重等現象出現,導致農業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增產增質貢獻率趨減。199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召開了關于農業與環境會議,發表了著名的“博斯登宣言”,提出了“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概念,得到聯合國和各國的積極支持與認可?!翱沙掷m發展”成為新時代世界農業發展的要求?!白匀晦r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和“再生農業”,成為新時期世界農業生產的必然選擇。如何更好地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合理地整合資源各要素間配置,努力尋求發展綠色高效農業生產與生態資源環境保護之間的可持續發展。良好農業規范為我們實現這些遠景目標提供了一系列經濟實用的、可操作行強的標準化作業指導。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提出了GAP的框架,為各國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和實施本國的良好農業規范提供行動指南。不久以后,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巴西、新西蘭、烏拉圭等國家都相繼制定了本國良好農業規范標準或法規。
3.中國良好農業規范(CHINAGAP)
進入21世紀,我國的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面臨新機遇和新挑戰,特別是加入WTO,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越來越緊密。為改善我國農產品生產的現實境遇、增強市場消費者的信心、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農產品出口創匯、打破國外出口限制的技術壁壘,從2003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委員會,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兩家單位組織質檢、農業、認證認可行業專家,開展制定良好農業規范國家標準的研究工作,于2005年12月31日發布良好農業規范系列標準,即GB/T20014-2005,涉及11項種植和養殖內容。經過兩次標準修訂(GB/T20014-2008、GB/T20014-2013),補充和完善了相關條款和內容, 增加到了27項。
2005年5月23日,國家認監委與歐洲零售商協會簽署的《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與歐洲零售商協會技術合作備忘錄》。在歐盟良好農業規范(EUREPGAP)基礎上建立中國良好農業規范(CHINAGAP)系統評價體系,實現了CHINAGAP和EUREPGAP的互認,是我國GAP與國際其它國家良好農業規范互認工作的開端。
中國良好農業規范的制定遵守了國際標準要求的同時,充分考慮了中國農業國情,是我國農業領域重點推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標準,在鞏固農業部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成果和提高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的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實施CHINAGAP的意義在于有利于提高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擴大農產品的出口創匯增收。
4.良好農業規范控制農藥殘留的基本原則
?。?)對新鮮農產品的農藥殘留污染,其預防措施優于污染發生后采取的糾偏措施。
(2)種植者、包裝者或運輸者應在他們各自控制范圍內采用良好農業規范。 ?。?)在病蟲害防治方面,任何植物保護辦法尤其是對種植者或產地環境有害的物質,必須考慮其潛在的危害因素,要求充分掌握和配備相應的技術支持和 設備手段。
(4)為降低農藥化學品的風險監測閾值,必須綜合考慮對農產品種植基地生產率的短期和長期影響,確定其關鍵控制點。
(5)建立過程監控程序,把能夠控制風險發生的條件進行設定。
?。?)監控程序中,當設定的關鍵控制點與標準值相偏離時采取糾偏措施。
(7)需要驗證GAP體系是否有效地發揮其功能采取驗證程序。
(8)需要對農藥化學品的使用保持準確的記錄程序。
5.良好農業規范的優點
GAP最大的特點在于它是一個標準化、系統性強、結構嚴謹、限制項多、可操作性強而效益顯著、主要以預防為主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證體系。作為生產初級農產品良好農業規范標準,應用到實際的農業生產中,可以提供更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夠有效地減少因大量抽樣檢查增加的運行管理費用。GAP具有如下優點:
?。?)在出現問題前就能夠采取糾正措施,是積極主動的預防。
(2)通過圖表問答形式監控風險因素,可操作性強、反應迅速。
?。?)只要有需要就能采取糾偏措施和驗證程序。
(4)與常規的化學分析檢測方法比較,費用低廉。
?。?)關注環境保護、員工和動物福利,具有可持續發展動力。
二、GAP蔬菜種植基地控制農藥殘留污染的應用
1.蔬菜種植流程
農用物質(種子、農藥、化肥等)準備→農產品基地建設→大棚漂浮育苗→土地翻犁→地膜覆蓋→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
2.潛在農藥殘留危害分析
蔬菜種植過程中農藥殘留影響因素主要與產地環境、基地大田管理、蔬菜商品化處理等三個方面農藥污染有關。
(1)產地環境的農藥殘留危害是農產品基地選址建設靠近化學工廠或城市周邊帶來的土壤、污水、生活垃圾中被農藥化學品污染,基地在種植前茬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時遺留下的農藥,同時需注意生產環境的大氣和灌溉水可能含有農藥化學品污染源。
?。?)基地大田管理的農藥殘留危害是因病蟲害防治、除雜草、植物生長調節等操作時施用農藥化學品造成的污染。施用的農藥主要有百菌清、多菌靈、腐霉利、溴氰菊酯、馬拉硫磷、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樂果、聯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草甘膦、乙烯利等。如果開展植物保護工作時不按規定使用農藥、重復使用農藥或者使用國家已經禁用農藥,那么就會造成農藥殘留污染。
(3)蔬菜商品化處理的農藥殘留危害是殺菌、殺蟲等化學保鮮劑造成的污染。
3.建立危害分析關鍵點
?。?)農用物質準備:目前國內企業對農藥的使用、管理重視程度不高,安全意識不強,易引起農藥的隨意擴散。要求蔬菜種植基地初加工企業在進行農藥采購、入庫、登記時,應按照《農藥管理條例》規定,合理地規范使用制度,明確責任人員,同時要求在配藥用藥過程中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動態管理臺賬和農藥可追溯體系。
?。?)農產品基地建設:因選址不當的原因,未對農產品種植產地環境農藥殘留情況進行調查和風險評估,盲目地進行生產會嚴重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3)大棚漂浮育苗:蔬菜育苗是植株生長發育的關鍵。培養出好的壯苗,蔬菜生長期根莖粗壯,株型碩大,枝葉繁茂,開花掛果多,苗期病蟲害防治對蔬菜的品質有著重要影響。
(4)大田管理:大田施藥是造成蔬菜農藥殘留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種植基地要加強大田管理,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重點采用生物、化學、物理防治方法,推行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并舉,主要推廣綠色植保防控方法,嚴禁使用劇毒、高毒和已禁用農藥用于蔬菜種植生產,限制一般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數,正確輪換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降低蔬菜生長期農藥殘留污染。
?。?)采收:蔬菜采收時采收設備帶入了污染物,采后保鮮以及包裝材料使用了化學保鮮劑,都將造成農藥殘留污染。因操作不當或過量添加,也會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4.建立驗證GAP標準正常工作的評價程序
蔬菜種植初加工企業應對GAP體系實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進行驗證。
5.建立有效的紀錄保持程序
蔬菜種植初加工企業的GAP計劃書和各種文件表格記錄資料,必須按要求存檔在農業部門監督管理機構和企業專職管理部門。保留的所有記錄應能證明農產品種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好存檔管理工作確保原始記錄至少能夠保存三年。
三、結語
本文重點研究和討論GAP在農產品基地蔬菜種植過程中控制農藥殘留污染的應用。GAP體系提供了一套系統、科學、結構嚴謹、全程可追溯的管理手段。它在控制農藥殘留污染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蔬菜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在我市正迅猛發展,蔬菜種植初加工企業如果能夠按照GAP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科學化管理,那么一定能夠生產出綠色安全優質的農產品,將會為農副產品交易市場貿易流通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另外,本文只研究了控制農藥殘留危害問題對提高蔬菜產品質量水平,保障人們飲食安全,提升我市蔬菜類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意義。關于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金屬和有害微生物問題,本文未作相關論述。
參考文獻:
[1] 張名位.農產品GAP生產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8.
[2] 朱作為. GAP與農產品安全性控制[C].良好農業規范國際論壇優秀論文集.2010:52-55.
[3] 盧海燕,劉敏,劉賢金.蔬菜產供過程農藥殘留污染GAP控制關鍵點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5, 43(10):7-12. [4] 胡立峽.我國蔬菜農藥殘留問題探討[J].長江蔬菜.2010(23):49-50.
[5] 陳松,陳天金.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 (17):333-335.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良好農業規范(GB/T 20014-201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7] 湯曉艷,郭林宇,王敏等.歐盟農藥殘留監控體系概況及啟示[J].農業質量標準.2009 (6):41-44.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GB276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9] 牟少飛,朱彧,樊紅平等.亞太地區各國實施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AP)概況及啟示[J].農業質量標準.2007 (3):15-16.
[10] 何一鳴,董娟娟.從Eurep GAP到China GAP—談中國入世后的農產品進出口貿易[J].現代農業科技.2007 (10):165-168.
[11] 張東玲,高齊圣.良好農業規范(GAP)在蔬菜基地中的應用—基于面板數據和語言信息的農產品安全評價[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8,13 (6):105-110.
[12] 殷賀峰,殷譯菲.實施GAP標準,優化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建設[C]. 良好農業規范國際論壇優秀論文集.2010:1-4.
[13] 劉國強,陜方,郭曉嵐等.優質苦蕎GAP生產管理技術研究—以壽陽縣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1):73-77.
[14] 朱曉南,嚴懷.農業合作中導入GAP、GSP在出口農產品生產安全衛生控制中的作用及其例證研究[J].中國認證認可.2012,12(200):28-30.
[15] 李強,毛志方,唐小林.淺談GAP、ISO9000、HACCP及其關系[J].中國茶葉加工.2008 (1):3-5.
[16] 張東嶺,高齊圣.基于良好農業規范(GAP)的蔬菜種植地系統評價方法[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8,24 (1):1-6.
[17] 張東嶺,高齊圣,楊澤慧.基于良好農業規范(GAP)的蔬菜種植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008 (3):50-53.
[18] 肖明,韓燕.基于良好農業規范(GAP)與青海蠶豆種植控制要點分析[J].青海科技.2007 (1):13-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