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貼敷聯合心理治療對肺結核患者療效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觀察穴位貼敷聯合心理治療對肺結核患者療效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診治的肺結核患者90例,采取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應用穴位貼敷,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心理治療。治療后對比分析兩組的療效、肺功能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心理狀態的變化情況。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各項指標分別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且治療組治療后FVC、FEV1和FEV1/FVC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SAS 評分、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各項指標分別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治療組治療后FVC、FEV1和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SAS 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 結論 穴位貼敷聯合心理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肺功能水平,改善患者的負性心理,從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關鍵詞] 肺結核;穴位貼敷;心理治療;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09-008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oint patch combined with psychotherapy o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nly divided into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by randomized digital table method, with 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cupoint patch,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psycho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efficacy, the changes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lung function, and the changes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ung function indices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above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FVC, FEV1 and FEV1/FVC were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above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FVC, FEV1 and FEV1/FVC were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 Acupoint patch combined with psych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lung function levels of th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improve the patients' negative psychology, and thus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cupoint patch; Psychotherapy; Pulmonary function
近年來肺結核患病率逐年增加,且病程長、反復發作、遷延不愈[1],且服藥種類多、劑量大、不良反應多、易復發,復發后患者經濟負擔重,這些因素均導致肺結核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如悲觀、失望、抑郁等,其心理健康狀況和社會支持度也影響著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2]。因此,除了進行積極的藥物治療外,采取穴位貼敷及配合有效的心理治療,對于改善肺結核患者的負性心理、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中醫遵循“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的治則,運用中醫特色療法,從補肺、健脾、益腎著手,加強疾病的治療,以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3]。穴位貼敷在防治肺結核的治療方面取得一定的進展,且操作簡便、價格低廉、副作用少。田怡等[4]研究發現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貼敷療法治療穩定期COPD有利于減輕氣道局部炎癥反應,增強氣道黏膜保護的作用。但目前臨床關于穴位貼敷聯合心理治療對肺結核患者療效的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穴位貼敷聯合心理治療對肺結核患者療效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診治的肺結核患者90例,病例納入標準:均經影像學及病理學確診,無精神疾病者,排除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5]。將9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應用穴位貼敷,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心理治療。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基線資料比較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 2HRSZ(E)/4HR方案抗結核治療。
對照組予以穴位貼敷,吳茱萸、淫羊藿、附子、補骨脂、巴戟天混合,研磨成細末狀,加入鮮姜汁稀釋調和,并制成圓柱形濕藥餅,貼敷在肺俞、天突、大椎、腎盂、中府、膻中等穴,并用膠布固定好,每次2 h,每周5次,4 周為 1個療程,連續治療 2 個療程。
治療組聯合心理治療,宣傳結核病的相關知識及消毒隔離措施,糾正對治療及不良反應的正確認識。介紹各種不良情緒的控制方法及負性情緒宣泄的注意事項。保持病室的清潔與空氣新鮮,指導患者進行放松療法,盡可能消除患者存在的緊張與不適感。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融入音樂療法,以舒緩、溫馨的音樂緩解患者的心態,減輕壓力反應。針對排菌期間的患者,正確指導其隔離方法,切斷傳染途徑,并囑患者將痰吐入統一的痰回收袋中并焚燒,對癥狀有所改善患者進行鼓勵,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對患者提供無刺激性、營養成分合理的飲食方案,并進行飲食指導。
1.3 評價指標
1.3.1 療效評價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病灶完全吸收、鈣化現象消失、胸水完全吸收。有效: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或基本消失、病灶部分吸收、鈣化以及空洞縮小。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且病灶、胸水等無明顯吸收、空洞未縮小甚至有擴大的情況[5]。
1.3.2 肺功能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用力肺活量(FCV)、第一秒末呼吸容積(FEV1)、FEV1/FVC%的變化。
1.3.3 心理治療療效判定[6]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別在患者入院時、治療1周后進行測評,SAS評分和 SDS評分≥51分者分別界定為焦慮和抑郁。
1.4 觀察指標
治療后對比分析兩組的療效、肺功能各項指標及心理狀態的變化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6.0軟件對本文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各項指標分別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且治療組治療后FVC、FEV1和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治療前后心理狀態評價
治療前,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SAS 評分、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各項指標分別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治療組治療后SAS 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肺結核是一種呼吸系統慢性傳染性疾病,主要由結核桿菌侵入人體肺部引起咳嗽、咳血、低熱等癥狀[7]。中醫認為,肺結核屬“虛勞”、“肺癆”的范疇,其病機為肺陰虛弱、氣陰兩虛、脾腎俱虧所致[8]。穴位貼敷療法是將中藥作用于腧穴,其原理與傳統中醫針灸相似,通過藥物作用于經絡繼而對患者身體功能進行全方位調整,通過經絡的傳導將所用藥物在相關的穴位上貼敷,使之發生經絡感傳而達到“氣至病所”,同時也利用藥物較強的刺激作用,將這種刺激導入相應的部位,特別是背俞穴,而至相應的內臟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最終起到緩解臨床癥狀及治愈疾病的目的[9-12]。與口服中藥比較,穴位貼敷中各種藥物免除了胃腸道的破壞,同時不經過肝的“首過效應”,通過皮膚直接進入循環系統并作用于人體?,F代藥理學研究顯示[13],穴位貼敷治療中藥物濃度曲線趨于平緩,避免了時間-血藥濃度曲線的峰谷現象,具有藥效強、作用維持時間長的優勢,從而增強身體功能及防御能力,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另外,肺結核因其具有傳染性,待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多數會產生自卑、恐懼、焦慮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與此同時,多數肺結核患者會因為巨大的心理負擔,產生心理障礙,如:悲觀和睡眠質量不佳等,且易被冷落和疏遠,與患者的接觸頻率明顯降低,使患者感受到生活范圍、社會關系等受到限制,且長期的治療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影響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14-15]。因此,對肺結核患者積極治療的同時,實施心理治療對于改善肺結核患者的負性心理、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也具有重要作用。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進行治療,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與信念。加強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耐心聽取患者的訴說,告知患者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治療方法等,告知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陪伴,必要時給予鼓勵和安慰,消除患者的自卑感和失落感。詳細講解抗結核藥治療的重要性和用藥原則,讓患者堅持長期用藥。與此同時,囑咐患者,按時服藥,并告知肺結核是可以治愈的,對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不會帶來任何影響[16-19]。
本研究對兩組的療效、肺功能指標及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上述各項指標分別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且治療組治療后FVC、FEV1和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SAS 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沈炎琴[20]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
綜上所述,穴位貼敷聯合心理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肺功能水平,改善患者的負性心理,從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參考文獻]
[1] 姚艷紅,李菁. 穴位貼敷聯合常規抗結核治療對復治性肺結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世界中醫藥,2015,12(11):2749-2750.
[2] 程虹. 武漢市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 醫學與社會,2013,26(9):77-78.
[3] 張明,曹子中,梁興. 環絲氨酸聯合心理輔導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探討[J].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5,26(9):77-78.
[4] 田怡,王蕾,劉瑞華,等.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帖敷對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3,54(10):943-945.
[5] 徐敏. 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健康宣教與心理干預效果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35):4478-4479.
[6] 陳大川. 肺結核診斷的研究進展[J]. 臨床肺科雜志,2016, 21(1):145-148.
[7] 楊茵,丁群. 臨床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心理與生存質量的影響[J]. 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12):120-121.
[8] 潘陳麗,徐九云. 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心理行為的質性研究[J]. 護理學雜志,2015,30(5):93-94.
[9] 李娟.心理護理干預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1,32(27):5827-5828.
[10] 李江,胡冠雄,程忠,等. 錢衛明. 中藥穴位貼敷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復發的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3,8(36):67-68.
[11] 黃惠珍. 我國肺結核流行的主要危險因素及干預措施研究進展[J]. 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1):162-164.
[12] 成君,張慧,李仁忠,等. 肺結核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4):389-391.
[13] 何曉燕,吳琍敏,曹日芳,等. 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況與服藥依從性的研究[J]. 浙江預防醫學,2014,26(3):229-230.
[14] 喻曉,石克華,王麗新,等. 咳喘散穴位貼敷對支氣管哮喘大鼠炎癥因子的影響[J]. 江西中醫藥,2010,41(325):63-65.
[15] 崔淑華,李娜,邢燕軍,等. 穴位貼敷不同皮膚反應對防治支氣管哮喘發作的影響[J]. 針刺研究,2014,39(3):222-223.
[16] 謝洋,余學慶.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作用機制探討[J].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3,15(6):1473-1475.
[17] 嚴鑫,郭秀君,孫敏芝,等. 穴位貼敷輔助治療對穩定期 COPD 患者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研究進展[J]. 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7):1580-1581.
[18] 李風森,同立宏,荊晶,等. 穴位貼敷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選穴及用藥規律研究[J]. 中醫藥信息學,2012,19(6):24-27.
[19] 徐乃軍,劉延波,陳煥玲,等. 穴位貼敷治療支氣管哮喘時間因素的研究概況[J]. 中國針灸,2010,30(2):173-175 .
[20] 沈炎琴. 綜合護理干預對國內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影響的系統評價[J]. 中國醫藥導報,2018,15(1):171-172.
?。ㄊ崭迦掌冢?018-08-02)[基金項目] 浙江省中醫藥科技計劃項目(2016ZB0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00585.htm